<p class="ql-block"> 中医闺蜜的叹息和中药苦涩的汤药,成了她苍白世界里唯一的背景音。那条灰蓝色的、未完成的男式围巾,被她带到国外,塞进了衣柜最底层,像埋葬了一段不堪回首的爱情往事。</p><p class="ql-block"> 然而,男友并未真正从她的生命中消失。他离去时那疲惫而清醒的眼神,如同烙印,灼烧着她的心。更让她意想不到的是,几天后,闺蜜带来了一个厚厚的牛皮纸文件袋,上面是李景和熟悉的、工整的字迹:“给薇薇——若你愿意看。”这是男友通过闺蜜转寄给微微的。</p><p class="ql-block"> 文件袋沉甸甸的,像一块墓碑。薇薇犹豫了许久,终于在某个失眠的深夜,颤抖着打开了它。里面不是情书,不是道歉,而是……一叠叠打印整齐、密密麻麻写满批注和心得的资料。</p> <p class="ql-block"> 下面转录一下李景和的“苦研”成果:</p><p class="ql-block"> 资料的第一部分,标题赫然是:《当代西方激进女权、彩虹性别理论与环保极端主义:源流、主张与解构》。薇薇的心猛地一沉,指尖冰凉。她以为他会指责她,控诉她的偏执,却没想到他选择了最笨拙也最艰难的方式——深入虎穴。</p><p class="ql-block"> 李景和的字迹冷静而克制,却透着一股抽丝剥茧的执着。他梳理了这些思潮的哲学源头:从后现代主义对宏大叙事的解构,到福柯的权力话语分析如何被极端化利用;追溯了第二波女权主义之后的激进分支如何将“父权制”塑造为无所不在、不可调和的绝对压迫源,将两性关系本质化为压迫者与被压迫者的永恒战争。</p><p class="ql-block"> 分析了“彩虹理论”中某些流派如何无限解构生理性别与社会性别,将“流动”推向极致,甚至否定生物学基础的客观存在,制造概念迷宫;更剖析了某些极端环保主义如何将人类活动本身视为“地球之癌”,鼓吹反智、反发展的“原始回归”。</p> <p class="ql-block"> “二元对立陷阱: 将复杂的人类社会关系、两性互动简化为‘压迫/被压迫’、‘受害者/加害者’的永恒二元对立,彻底否定了合作、互补、温情与爱的可能性。此非解放,而是将所有人囚禁于敌意的牢笼。”</p><p class="ql-block"> “身份政治的迷思: 无限细分身份标签(LGBTQIA+…),以‘边缘’自居并谋求特权话语权,实则制造新的隔阂与等级。‘受害者身份’成为道德资本,批判本身成为目的,解构一切却无力建构。‘我是谁’的困惑被无限放大,掩盖了‘我能做什么’、‘我应承担什么’的实质问题。”</p><p class="ql-block"> “反人类情理道义的核心:其荒谬性在于彻底否定人性中恒常的、普遍的价值——如家庭纽带、生育传承的责任与喜悦、对共同体(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责任。将母爱污名化为‘生育绑架’,将家庭解构为‘压迫场所’,将人类繁衍视为‘原罪’,将历史与传统视为必须彻底砸碎的‘枷锁’。这本质上是虚无主义,抽空了人之为人的根基,导向的是个体的原子化、社会的撕裂与文明的衰败。”</p><p class="ql-block"> “背后的操弄: 绝非单纯的思想探索。其传播与激进化背后,有清晰的意识形态推手和资本利益驱动。利用青年人的理想主义和对现实的不满,将其引向对自身文明根基的仇恨与破坏。‘文化战争’是表象,深层目的是瓦解特定文明共同体的凝聚力、历史记忆和未来信心,服务于地缘政治的‘分而治之’。其恶毒在于,它利用‘自由’、‘平等’、‘进步’的华丽外衣,包裹着摧毁人类基本情感纽带和社会结构的毒药。”</p> <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资料的第二部分,标题更为宏大:《“非此即彼”的诅咒:西方二元对立思维与战争灾难简溯》。李景和并非历史学家,但他以工程师的严谨,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脉络:</p><p class="ql-block"> 宗教战争:唯一真神”信仰下的绝对排他性,“异教徒”非人化,为大规模屠杀提供了“神圣”借口。十字军东征的残酷,宗教裁判所的烈火。</p><p class="ql-block"> 殖民扩张:“文明/野蛮”的二元划分,为掠夺、奴役和种族灭绝披上“教化”的外衣。印第安人的血泪,非洲大陆的创伤。</p><p class="ql-block"> 意识形态冷战: “民主/集权”的绝对对立,世界被拖入代理人战争和核恐怖阴影。朝鲜半岛的分裂,越南丛林的焦土。</p><p class="ql-block"> “反恐战争”: “自由世界/恐怖主义轴心”的简单标签,导致中东泥潭、人权沦丧和文明的更深撕裂。</p><p class="ql-block"> 他在结尾处沉重地写道:“这种‘非黑即白’、‘非敌即友’的刻板偏执思维,是西方思想基因中深藏的病灶。它追求绝对的‘纯粹’,无法容忍模糊、复杂与调和。当这种思维模式与强大的力量(无论是宗教狂热、殖民武力还是意识形态霸权)结合,带来的往往是灾难性的‘圣战’——以消灭‘邪恶’为名,行摧毁之实。历史殷鉴不远!</p><p class="ql-block"> 今日某些极端思潮的‘政治正确十字军’,其内在逻辑何其相似?不过是‘圣战’披上了新的时代外衣。”</p> <p class="ql-block"> 薇薇一页页翻看着,指尖冰凉,后背却渗出冷汗。李景和没有愤怒的控诉,只有冷静到近乎残酷的分析和铁一般的历史证据。他像一位手持解剖刀的外科医生,精准地剥离了那些曾让她热血沸腾、奉为圭臬的理论表面华丽的伪装,露出了其内里逻辑的荒谬、后果的可怕以及背后可能存在的冰冷算计。 </p><p class="ql-block"> 她感到一阵强烈的眩晕和恶心,仿佛自己曾经珍视的珍宝,被证明是沾满毒液的赝品。那些曾让她理直气壮地刺伤母亲、推开爱人的“信条”,此刻在李景和冰冷的理性光芒下,显得如此幼稚、可悲,甚至…愚蠢。</p><p class="ql-block"> 离开他是否是一个荒唐的任性?我就这样失去了他吗?他会再找我吗,还是很快再新女友?</p><p class="ql-block"> 带着这份沉重和混乱,薇薇再次走进了闺蜜的中医诊所,那间弥漫着药香的温馨小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撰文:艾迪(中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配图:威廉·佩德森 (丹麦)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15px;">配乐:塞巴斯蒂安•巴赫(德)《G弦之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