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上个世纪的一九六九年,我十六岁。记得夏季的一天,突如其来的倾盆大雨,下了足有一整夜,到第二天中午才肯罢休。雨过天晴,阳光明媚,我正在河边观赏水位猛涨的大湾,忽听我的同龄人,在一旁声如洪钟地说:“你怎么还在这儿心闲无事地站着呢?听说于家坨桥旁的养鱼场被大水冲垮,鱼都跑到河里,有很多人都去捉鱼,咱俩也去?”</p> <p class="ql-block"> 我一听,觉得机会难得,哪有不去之理?于是,回家找了个装鱼的网兜,和我的同龄人,健步如飞地来到了于家坨大桥的北侧。立足未稳,看到捉鱼的人流如潮,我俩将网兜套在脖子上,然后,毫不迟疑地脱掉衣服,纵身跳进水里。由于夜里雨下得很大,以至河水猛涨,水已经和眼前的桥面持平。桥面没有护栏,站满了许多观看捉鱼的小孩。他们看到大人们将鱼一条条捉走,兴奋地连声喝彩!</p> <p class="ql-block"> 我和我的同龄人,都在河边长大,打鱼摸虾是拿手绝活,水上功夫更是“天下无敌”。因而,时间不长,我倆每人都捉了好几条活蹦乱跳的鲤鱼。桥上的小孩儿,看到我倆不费吹灰之力,轻而易举地就能把鱼捉到,看得眼花缭乱,简直入了迷。不幸的是,有一小个男孩儿,由于极度欣喜若狂,稍不留神,沿着没有桥栏的桥边,掉进河里。 </p> <p class="ql-block"> 这可急坏了桥上的其他小伙伴,他们焦急万分地高声呼喊:“有人落水,快救人呀!”听到喊声,我俩不约而同地向出事的地方望去。只见落水的儿童,头淹没在水里,裸露着胳膊拼命挣扎,桥上几个孩子急得跺脚挫手。救人,十万火急!我心急如焚地和我的同龄人说:“事不宜迟,快去救人!”“那捉到的鱼呢?”“扔掉,快,时间就是生命!”于是我倆摘下网兜扔在河里,迅速游了过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十六岁的我(后排中间)</span></p> <p class="ql-block"> 离桥十来米,一会儿就到。等我们到了近前,已不见孩子胳膊的踪影。两种不祥之兆立刻出现在脑海:一是沉入河底,二是波涛汹涌的河水冲向桥南,这可怎么办?事不迟疑,救人需争分夺秒。我首先一个猛子扎进两三米深的水底,结果没摸到孩子。然后迅速浮出水面,当机立断准备潜水过桥。因河底没发现孩子,那就很有可能被水冲到桥南,或是卡在桥中。</p> <p class="ql-block"> 正要过桥,我的同龄人一再嘱咐我:“你潜水过桥,头不见天,脚不沾地,还兴许碰到别的障碍物,可要当心啊!”“顾 不上那么多了,救人必须争分夺秒!” 我当机立断,看准了孩子可能被水冲走的桥孔,屏住呼吸,一头扎进桥底。在桥底 ,我一边细致入微地搜索着孩子,一边快速前行。照此游走,速度就会慢些,还好,练就了一身好水性,学会了憋气和换气,中途换了口气,有了用场。然后,继续搜索前行,一直坚持游到桥南。</p> <p class="ql-block"> 穿过桥后,换过的气实在难以憋住,本想抬起头来赶紧呼吸空气。没想到头抬的仓促,重重地撞在桥板的边缘,疼的我立刻捂住了疼处。疼就疼,紧要关头不管它,十万火急找孩子。孩子没在桥下能到哪呢?水流浪卷,如果孩子被冲到眼前的这片广阔水域,那就九死一生了。正在犯愁之时,忽然在我前方十来米外,发现水面有两只蠢蠢欲动的小手,一会消失,一会露出……</p> <p class="ql-block"> 无需多想,这无疑是溺水孩子的双手,这也足以证明他还活着,他还在拼命挣扎,此时的他,是多么渴望有人出手相救啊!时间就是生命,于是我竭尽全力向孩子游去。到了近前,突然不见了蠢蠢欲动的小手。这也许是孩子出现了窒息,或是已经死亡沉入河底。是否存亡,先打捞上来再做决定。于是我一个猛子扎向两三米深的河底,顺手拽住了孩子,把他拖出水面。然后将他面朝天,抱到河岸。</p> <p class="ql-block"> 河岸已经站满了很多前来观看的人,我的同龄人抢先跑到近前。见我满脸血迹斑斑,忙问:“你怎么受伤了,看你满脸的血。”这时我才想起,刚才磕在桥沿疼痛难忍,原来是磕伤了头部。我望了一眼全身青紫、已没有生命体征的孩子,忙和同龄人说:“别管我,我好说,先顾孩子,看看孩子还有没有救活的希望,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抢救!”</p> <p class="ql-block"> 河岸的人们,看到孩子已经淹死,我还想将他救活,纷纷投来鄙视的目光。并且七嘴八舌、冷嘲热讽。这个说:“人都死了,还救啥呀?”那个说:“要救去医院,一个乳臭未干的毛孩子懂什么?”甚至有的说:“别自做聪明,不知天高地厚了!”面对众人肆无忌惮的冷嘲热讽,我忍气吞声,全然不顾。急救知识我不是不懂,在生物课上早就学过:溺水不超过六分钟,如抢救及时,方法得当,就有起死回生的希望。而这个孩子,落水时间并没超过六分钟。</p> <p class="ql-block"> 我将孩子放在平坦的地面,迅速擦掉嘴上和鼻孔的淤泥,然后将孩子头朝下放在我的左腿,并让在一旁的同龄人,抬起孩子的双腿,使孩子形成头朝下脚朝上的垂直姿式。然后我伸出右手,接连不断地拍打孩子的腹部。大约过了几分钟,孩子呛在消化道、呼吸道的污水全部排出体外。然后我又将孩子平放在地上,开始做学会的心脏复苏。做了足有十分钟,孩子依旧如初。</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当年落水被救的刘建国</span></p> <p class="ql-block"> 在一旁围观的群众看到孩子依旧没活,闲言碎语又随之而来。其中一人说:“我说去医院,别让一个毛孩子瞎折腾了,结果咋样?”我的同龄人实在听不入耳,怒视着他,义愤填膺地说:“谁瞎折腾了,这不是在全力抢救吗?为了救活孩子,他舍身忘己,头被磕伤他全然不顾,你看不到他满面血光吗?面对你们的冷嘲热讽,他没吭一声。他这样做,图个啥,不就是为了保住这个幼小的生命吗?去医院十多里的路程,能来得及吗?你出言不逊,良心何在!”</p> <p class="ql-block"> 同龄人铿锵有力地质问,使他们顿时哑口无言。我听后,如同暗室逢灯,骤然增添了信心。虽然累的满头大汗,但仍乐此不疲。顷听之时,一刻也没停止抢救。因我知道,溺水患者,在不超过一小时的前题下,急救时间越长,存活率越大。照此说法,心脏复苏又持续了几分钟,忽然看到孩子的颈动脉有些微微博动,口唇、面部,由紫绀转为红润。种种迹象表明,心脏终于出现了跳动,心脏复苏成功了!</p> <p class="ql-block"> 见此情形,我高兴地露出了笑容,我的同龄人忙问:“救过来了?”我指着孩子的脸高兴地说:“有希望,你看不出来吗,他的脸色变成了红润。下一步再进行人工呼吸,肺功能复苏成功了,就算大功告成。”我在学过的生物课上知道,溺水的患者做人工呼吸,时间需要长些。当进行到半个小时,孩子突然“哇”的一声哭出声来。我高兴万分,清楚地意识到:孩子抢救成功,奇迹出现了!</p> <p class="ql-block"> 挽救了一条生命,我感到非常自豪。看到孩子微微睁开双眼,我低下头,贴近他的耳朵,低声细语地问:“小兄弟,叫什么名字?多大了?”他有气无力、断断续续地说:“我、我叫张建国,四岁了。”声音虽不大,但在一旁的观看者,也都听得清清楚楚。孩子救活会说话,他们都亲眼目睹,瞬间惊呆了。于是,完全改变了刚才冷嘲热讽的语言,纷纷伸出拇指,投来赞许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随后,他们接连不断地涌到我的身边,虽然还是七嘴八舌,但全是赞不绝口,有的说:“好样的,小小年纪;竞能救活一个溺水的孩子,简直是天下奇闻!”有的说:“有志不在年高哇……有一位老年人攥着我的手,有些忏悔悔地说:“侄子,刚才大爷说了些不三不四、伤你自尊心的话,你不忌恨我吧?”我望着这位憨厚朴实的大爷,连忙说:“不会不会,人遇到着急心窄的事情,说些过激的话,不足为奇。”</p> <p class="ql-block"> “建国,建国,我的儿子呀!”听到喊声抬头望去,只见从桥北,健步如飞地跑来一名中年妇女,跑到近前,看见躺在地上的孩子,她趴在身上,哭喊着儿子。孩子听出是妈妈的声音,睁开双眼含着眼泪吃力地说:“妈我没事了,您别难受了。”他抬起胳膊指着我说:“是这个大哥救了我。”在一旁还攥着我双手的大爷忙说:“孩子说的对,是他救活了你儿子,这是我亲眼目睹的。”说到这,他又指了指一旁的同龄人接着说:“还有他,也帮了不少忙。” </p> <p class="ql-block"> 中年妇女听明了一切,“扑咚”一声跪倒在地,哭泣着说:“恩人啊,叫我怎么感谢、怎么报答你俩的救命之恩呀!走,去我家,”我连忙将她搀起,客气地说:“大婶,别这样,快起来。不去你家了,出来好几个小时,家里会着急的。”“说得也是,那你告诉我,你是哪村的,叫什么名字?”我望了一眼躺在地上、面色苍白的孩子:“大婶您别问了,孩子还很虚弱,赶紧将孩子抱回家去,喝碗红糖水,暖暖身子……</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曾添了护栏的于家坨大桥</span></p> <p class="ql-block"> 时间好不经过,此事一晃过去半个多世纪了。就在盛夏时节的前几天,我徒步遛弯,不知不觉地遛到了于家坨大桥。站在桥上,放眼观望,除了大桥两侧新建了护栏,桥还是那座桥。故地重游,情深依旧。桥头救人之事不想再忆,可身不由己,还是涌上心头……这座老桥,承载着我青春的足迹,承载着我满满的回忆。它犹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抹去极难! </p> <p class="ql-block"> “嘀——,”汽车的鸣笛声,打断了我的冥想。只见停下来的卧车,风尘仆仆地走下一位中年男子。当走到面前我忙问:“这不是镇长刘建国吗?(一直保持联系)他握着我的手:“是我呀大哥,你怎么到这来了?”“遛弯遛到这了。怎么你也到这了?”他有些密而不露地说:“我不是要去县里工作吗,少数村子有些事情还需处理,这不,刚从韩家哨回来。””好哇,又进步了!”他凝视着河岸,感慨万千地说:“如果没有当年的你,哪有我的今天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文:心平气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自排</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