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0年,一紙《中俄北京條約》將曾經的故土伯力變成了如今的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

L菜农

<p class="ql-block">通過安檢,算是出境了!</p> <p class="ql-block">姐妺三人前往曾經的故土(伯力)現俄羅斯哈巴羅夫斯克一遊</p> <p class="ql-block">入境後第一個景點:金頂大教堂</p><p class="ql-block">金頂大敎堂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東正敎堂之一,以其金色洋蔥形穹頂和拜佔庭風格著稱,建築裝飾使用了3噸紫金。</p> <p class="ql-block">偶遇一對新人</p> <p class="ql-block">這面牆上刻著俄羅斯上世紀的每一次戰爭,1969便是他們入侵我們珍寶島的戰爭,我們這一代人都清清楚楚的記得。</p> <p class="ql-block">敎堂富麗堂皇的穹頂無緣拍到,因要尊重宗敎習俗,我沒帶頭巾出門,又不願使用敎堂提供的公用物品,只好把風衣籠在頭上,無法仰頭拍照……</p> <p class="ql-block">街頭藝人</p> <p class="ql-block">飡廳偶遇美女</p> <p class="ql-block">幹杯</p> <p class="ql-block">快樂的週末</p> <p class="ql-block">靑年廣場與鴿子和諧共處</p> <p class="ql-block">哈巴羅夫斯克(伯力),唐代設勃力州,遼代五國部節度使管轄,明代設巴忽魯衛,清代成為達斡爾族聚居地與邊疆重鎮,名稱源自滿語“博和哩”(碗豆)因盛產豌豆得名,清代官方稱“伯力”。</p><p class="ql-block">1858年沙俄建立軍事哨所,以17世紀侵略黑龍的哥薩克頭目葉羅費.哈巴羅夫命名“哈巴羅夫卡”,1860年借《中俄北京條約》正式割佔,1883更名為哈巴羅夫斯克。</p> <p class="ql-block">清政府遺留在哈巴羅夫斯克的大炮</p> <p class="ql-block">請仔細看,炮筒尾部依稀還能看到“金陵機器乃改造”字跡。</p> <p class="ql-block">哈巴羅夫斯克火車站是俄羅斯遠東地區最大的鐵路樞紐之一,建於1897年,現為西北利亞大鐵路上的重要節點,提供前往俄羅斯各主要城市的列車服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在阿穆爾河(黑龍江)畔,佇立著一座莊嚴肅靜的藍頂大敎堂——聖母升天。</p> <p class="ql-block">前蘇聯最早的拖拉機</p> <p class="ql-block">異域風情</p> <p class="ql-block">哈巴羅夫斯克槍店,在俄羅斯只要有持槍證,就可以在槍店買至長短各式槍械及彈藥。</p> <p class="ql-block">快樂的寶貝</p> <p class="ql-block">森林裏的城巿!</p><p class="ql-block">——攝於所住酒店傍</p> <p class="ql-block">晨曦</p> <p class="ql-block">最後一程前往逛俄羅斯超市</p> <p class="ql-block">逛逛看帶點什麽回家</p> <p class="ql-block">很驚呀,寵物也能逛商場?</p> <p class="ql-block">江灘上的日光浴</p> <p class="ql-block">離岸後船上遠眺</p> <p class="ql-block">返途中,望著這座以沙俄侵略軍在黑龍江的侵略頭目,哈巴羅夫的名字命名的城市遂漸消失在視野中,陷入深深的沉思……</p> <p class="ql-block">小姑娘,這是你第一次去中國嗎?</p> <p class="ql-block">黑龍江上逆水行舟4小時,上岸已是夕陽西下時</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