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积极心理暗示》</p><p class="ql-block"> 放学后儿子告诉我他的英语小练全做对了,得了A+。替他高兴的同时,我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告诉我,有一次做题他做错了一道题,老师没有批评他,反而悄悄鼓励他下次力争全做对,还说他有这个实力。这次全对得了A+,他说老师说的果然没错。</p><p class="ql-block"> 小孩子是很受夸奖的,尤其是老师对他的夸奖和认可。你想让他怎么做?你就夸奖他哪一方面,正向激励孩子。这种做法其实是一种积极的心理暗示。</p><p class="ql-block"> 积极心理暗示被称为罗森塔尔效应,亦称“皮格马利翁效应”或“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这种现象由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通过实验发现的。</p><p class="ql-block"> 1968年的一天,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p><p class="ql-block"> 这个实验证明了积极的心理暗示可以显著影响人的行为和自我认知。赞美、信任和期待具有一种能量,它能改变人的行为,当一个人获得另一个人的信任、赞美时,他便感觉获得了社会支持,从而增强了自我价值,变得自信、自尊,获得一种积极向上的动力,并尽力达到对方的期待,以避免对方失望,从而维持这种社会支持的连续性。</p><p class="ql-block"> 既然积极心理暗示有这么大的作用,那我们平时就不要吝啬对孩子的赞美,经常给予他们鼓励和信任。相信孩子们会越来越好!</p><p class="ql-block"> 2025年1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