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光荣的成长》(39)•不动镇的一夜

老马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打小就见过《光荣的成长》这本书。为发扬我军的光荣传统,解放军零九三六部队即26军于1957年8月1日编印了这本文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拿到近70年前有些泛黄的《光荣的成长》这本书时,真想一口气读完,这是26军战争年代艰苦奋战的真实事件。阅读了它,会让人想起:26军部队是怎样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经历了旷古未有的各种艰险,战胜了多少难以忍受的困难。有多少英雄的战士,以非凡的勇敢与智慧,为战争的胜利创造了奇迹;有多少人民的优秀儿女,为国家解放民族独立贡献出自己的鲜血和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文集中有26军前辈,时任26军前身部队8纵68团指导员陈长凯《不动镇的一夜》的文章,我仔细阅读了英雄前辈的回忆文章,深受鼓舞和教育。</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华野8纵(26军前身部队)莱芜战役中不动镇等地区的战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47年2月20日凌晨,8纵按预定部署进入阵地。10时许,由博山南进之敌整编第77师先头部队1800余人进至杨家横,其后尾部队脱离了青石关。鲁中军区警5团立即将青石关占领,切断了敌之退路。11时,8纵第22师、23师向敌发起攻击,第64团由上下兰子向杨家横南山进攻,第65团由王家庄向北麻峪方向进攻,第66团由东杓村沿五里桥、财神庙向东进攻,第67团由东见马庄、龟山向东北进攻,第68团、69团向凤凰山、不动镇地区进攻。遭8纵突然打击之敌,一面仓皇应战,一面迅速将主力撤至和庄,不动镇地区。16时许,8纵将敌压缩于金山、燕子山、凤凰山、不动镇附近地区。18时,8纵各师向不动镇为中心的外围据点发起攻击。第65团迅速夺取了燕子山,继续向不动镇发展进攻中,在不动镇以南高地同敌人发生激战,歼敌步、炮兵各一个连。第66团、69团先后夺取了金山、凤凰山及其北侧诸点,残敌被迫退缩至不动镇固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1时,8纵集中兵力向不动镇守敌发起总攻。经2小时激战,第69团在炮火支援下首先从正东突入镇内,第68团也由正南突破敌之防御,迅速将敌分割为几个孤立点。敌仍进行顽抗,在猛烈的火力支援下连续向我军反扑。8纵攻击部队同敌展开逐屋争夺的巷战。第68团指导员陈长凯率全连在攻击敌人的途中,突然被敌隐蔽着的两挺机枪压制住。战士邵士祥挺身而出,奋不顾身地穿过敌人的火力网,用手榴弹消灭了敌机枪射手,打开了前进的道路。第69团副班长刘沿山在担任爆破任务时,重伤不下火线,坚持把30斤重的炸药包送上去,炸开了突破口,消灭了敌人。不少班、排在暂时失去指挥的情况下,大胆向敌阵穿插,继续勇猛战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不动镇战斗激烈进行时,第67团以一部兵力迅速控制了不动镇和南侧高地,对敌形成夹击之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1日拂晓前,8纵打垮了不动镇之敌的最后一次反扑。敌人向东北方向逃窜,8纵乘胜追击,将敌大部歼灭,俘敌副团长以下500余人。少数残敌逃至青石关,被鲁中军区警5团全歼,师长田君健被击毙。至此,8纵与9纵同敌激战一昼夜,将敌整编第77师全歼,攻占了和庄、不动镇,切断了李仙洲集团北逃博山的道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此同时,华野各纵队经两昼夜战斗,将李仙洲集团指挥机关及第73军主力和第46军全部包围于莱芜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陈长凯《不动镇的一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全连隐蔽在离敌人只有一百多米的山沟里,我趴在七班长的身旁,焦急地等待着攻击的命令。</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约九点多钟,我们一百多双眼睛所久久渴望的信号终于出现了。我激动地拔出插在胸前的匣子枪,大声说:“同志们,我们盼望的时间到了!冲啊!”我的声音还未落,三排长王廷浩一跃而起,“三排跟我来!”便一阵风似的扑向突破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攻入后,要向敌人的西南纵深发展,我们前面正是一片开阔地,敌人占着民房。照明弹像数十盏汽灯高挂在空中,犹如中秋的月亮将大地照得通明。我只得命令三排向村中靠拢,沿着浅浅的圩沟刚运动到一个被打毁的破屋边,就遭到敌人的火力封锁。这是三间东屋,敌人从它的后墙挖了三个枪眼,两挺机枪不住地向我们射击,九班一连被打伤两名战士,我着急地被迫趴在一个墙角下,头也不能抬,正想派人去炸掉它,忽然七班邵士祥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叫我,周围枪声震耳,我始终没有听清他说的话,最后不得不胡乱地点点头。他以为我答应了,便一手拿着两颗手榴弹,借着一棵树荫的隐蔽向嘟嘟的机枪爬去。不大一会便是轰隆!轰隆!两声巨响,怪叫着的机枪顿时哑巴了。我连忙挥手命令大家前进,随着我低沉的声音,一个个敏捷地冲了过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沿着倒塌的墙壁边,正在着火的房檐下,向村的西南插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小镇也和其他村镇一样,大部分都是低矮的草房,每隔几户人家就有个小巷子。较大的房屋和要道口都被敌人按上了火力点,走不几步就得和敌人纠葛一阵。在一百多米的途中,我们就走了一个多钟点,摧毁四处敌人的火力阻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全部攻击部队已投入了战斗,零乱而又激烈的枪声、手榴弹声响遍了大街小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憋着一肚子火的七班长带领最前面的七班运动得最快,转眼就不知他们的去向了。我和三排长交代了几句,便去追赶他们。刚跑到一个半人多高的石头厕所边,碰到七班战士刘亮,他兴奋的对我说:“指导员,我们班包围一所大院子,班长问你要死的还是要活的?〞我回答:“放下武器一律优待,拒不缴枪坚决消灭。”说着便随着小鬼跑过去。这个今年才18岁的小伙子,鲁南战役还有些害怕,现在却如此谨慎、自在地出入于这枪弹横飞的战场上,他弯着腰飞快地消失在浓烟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一个离房子不远的大树轱辘(树干)旁边找到了七班长。这时院内敌人并没有发现被围,只是更加紧对我原来突击方向的戒备,机枪不时助威地向那被炸开的一个小口的鹿柴扫射。七班长推推我:“干吧!指导员!〞“别急!你先告诉大家准备好手榴弹〞我随即用手做个话筒,大声对院子喊着:“蒋军官兵们!你们被包围了,赶快缴枪吧!谁敢顽抗小心脑袋!”敌人被这突然的一叫便混乱起来,乌乌鸦鸦的不知讲些什么?我想敌人也许动摇了,可是等了一会却没有回声。我想再来一次政治攻势,可是七班长不耐烦地咕噜开了:“跟他啰嗦什么,这些家伙不打不拉屎,两排子手榴弹,保管他乖乖的缴枪!〞我想说你这个猛打猛冲的毛张飞作风总是改不了,还没说出口,一阵子手榴弹扔了出来,接着是“咣!咣!〞的几声爆炸,顿时把我们埋在烟雾里,我连忙抬起头,打掉头上的泥土,周围什么也看不见,浓烈的火药味呛得人发呕,面前这棵老粗的树干还在摇动着。我心话:好小子先下手为强,你倒想逞强了!我牙一咬大喊一声“打!〞一排手榴弹飞向院子,红光一闪接着是轰隆!轰隆!一连十几声巨响,敌人的惨叫也被连续的爆炸声淹没了,一股股黑色烟柱直往上冲,院内一阵混乱之后机枪又叫了起来,我看敌人真没有缴枪之意,便命令大家匍匐向樯壁靠紧,从枪眼里扔手榴弹。小鬼刘亮巧妙地从喷着火花的机枪眼里一连投</p><p class="ql-block">进去两个,这下比刚才的效果遗大,不但炸毁了敌人的机枪,而且连敌人的指挥官也炸死了。里面的士兵连声告饶:“我们投降!我们缴枪!长官,别开枪,我们早就不想打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我们由敞开的大门进去时,满院子横七竖八躺着敌人死尸,在一个角落里有十来个侥俸活着的士兵,高举着颤动的双手,整齐的跪在那里,旁边乱七八糟地丢了一堆步枪,他们好像刚从煤炭堆里扒出来的一样,在微弱的月光下连鼻子眼睛都分不清。李士太端着刚微获的冲锋枪走过去说:“别跪啦,起来走吧!”“是是是!”他们胆怯地连忙应道,中间一个湖南口音的士兵好像有些幸灾乐祸地说:“我就知道这回不打死非当俘虏不可!”听他说话的口气,好像是个具有专门被俘经验的老兵。齐锦标顶他一句:“你这个聪明的笨蛋,知道要做俘虏,为什么早不缴枪!”他连忙解释:“同志,兄弟早就想投降,只是当官的督战太凶,没有机会……。〞边说边走了下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迅速跟踪追击着溃退的敌人,零乱的房屋给我们增加不少困难,有时我们明明追扑着一帮逃跑的敌人,可是两个弯一拐就找不到了,搞不巧闯到敌人怀里,这里打枪那里扔手榴弹。上了刺刀的步枪几乎完全失去了作用,全是用手榴弹,自己带的打光了,就用缴获敌人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就这样一间房子一个巷子的争夺着,逐渐逼进了村中心的公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时一营已在剧烈的枪声中攻克了北门,消灭守敌一个多连。八连和九连也快逼近公路了,眼看路东的半个镇已被我们占领,残余的敌人都被压缩在路西的院子里进顽抗。机枪、步枪、手榴弹从路西的墙角下、窗口里、土堆上止不住地向这边打。不要说越过公路就是爬到路边的房子里也很困难,所有通往公路的小巷都在敌人的火力封锁之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月亮偏西,已经半夜了,天空一片片淡灰色的浮云,不时遮住不很圆的月亮,使大地呈现一片幕黑色。敌人的机枪不断地吐着火舌,照明弹仍是此起彼落地挂在公路上空,乳白色的光照着趴在我周围的数十副迸得很紧得战士的面孔,他们焦急地等待我的攻击命令,这时只要我自己说“冲!”他们会像老鹰扑小鸡一样不顾一切地冲上去的,可是尽管我和他们一样的急躁,而我却没有这样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知道,在紧要关头的时候,指挥员尤其需要冷静、沉着,绝不能让战士们做无谓的牺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茫然地环视一下周围,忽然发现在我们卧着的墙里面,有几张老百姓的破桌子,我高兴得几乎跳起来,连忙命令战士去搜集这些被打坏的破烂桌椅,战士们本以为我要下冲锋命令,可却意外的叫他们去搬桌椅,一个个都怀疑的睁着大眼,但是命令也只得服从,他们便撅着嘴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不宽的小巷子很快就堆满了很高的桌子、椅子、门板之类的东西,敌人也知道了我们的意图,拼命用机枪扫这个“木碉堡〞,但却怎么也打不塌它,手榴弹又扔不到,只得发疯似的打一阵机枪算啦!我们趁着空隙,借着桌椅的掩护很快地逼近到公路最边缘的一个屋框里,随即向对面扔了一排手榴弹,趁着烟雾便冲了过去,飞快的分头奔向两处各有两挺机枪组成的交叉火力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兄弟连队也在猛烈的火力掩护下冲过公路,只听杀声四起,枪声震天。敌人再也沉不住气了,有当官的在时还撑一阵,没有当官的在,便不顾一切的四散逃命,真是“王八吃西瓜,滚的滚爬的爬。〞一个家伙边跑边向后看着,却没注意,前面有口井,他跌跌冲冲的跑到跟前,就听哎呀一声掉了下去,看了真是好笑。战士们边追边高声叫着:“别跑啦!解放军优待俘虏!〞一个当官模样的家伙想翻墙逃跑,听后面一叫,心慌的扑通一声掉了下来,嘴里还不住地叫着:“救命!救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和齐锦标沿着小菜园的一条干水沟往西北跑,忽然一个十分粗暴的声音向我喝道:“站住!你是哪一部分的?〞我以为是兄弟部队的,急忙趴下,一看,原来是个穿着皮靴的敌人,我很快明白了,这个敌人军官把我们当成他逃跑的士兵。我机灵地说:“长官,过来吧?自己人。〞他本来已吓得不知向哪选才好,经我一说连忙催促他后面一个提东西的士兵,慌慌张张的向我走来,嘴里还不住地咕噜:“都是些怕死鬼,还没看见八路是什么样的,就跑光了,回去咱再算账!”我心想,恐怕你跑得比谁都快,想得还不错呢!这个账你是算不成了。他走到离我几步远,大概发觉了我的枪口正对着他的脑袋了,突然哇的一声掉头就跑,可是刚跑了两步,像是又觉察到自己已经跑不掉了,又猛地转回来,扑通一声跪在我的面前,连声求饶道:“我缴枪!我投降!我是排长!没有做过恶……”真是嗑头如捣蒜,一面说一面讨好地挺着挂枪的肚子,让我去拿枪,其实手枪早吓得不知丢到哪里去了,腰里只有个空枪盒,他看自己没有枪缴,又连忙伸出两只都带着手表的胳膞:“长官!任你挑吧!小意思!〞我又好气又好笑地看着他这副狼狈相,不由得啐了他一口:“谁要你的臭表,真熊包,把他带下去。”“是是是!我混蛋。〞说着,连忙给我行个军礼跟着齐锦标走了下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方发白,全部敌人都被压在镇西北角了,最后敌人上至团长下至火伕都高举着双手当了俘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刚找到连长,想和他说说一夜的战斗情况,忽然教导员走来,他紧握着我的手,和露的说:"祝贺你,陈长凯同志!你们打得很好,攻得快,抓得多。任务完成得很出色!〞他向我靠近一步,态度由和蔼转为严肃,“现在还有个大庙未拿下来,营里决定由八连完成,你们立刻撤出休息,准备总攻莱芜。”我一听总攻莱芜,心里真是不知说什么好,我连忙挣脱教导员的手,感激地说:“我们保证完成任务!〞慌忙敬个礼,就和连长一起去集合队伍去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黑猫警长评论:这篇文章以珍贵的军史文献为依托,通过详实的战斗纪实和生动的个人回忆,展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壮烈图景。作者巧妙地将宏观战局与微观叙事相结合,既有对莱芜战役的战略分析,又通过陈长凯指导员的亲历视角,还原了惊心动魄的巷战细节。文中"桌椅搭建木碉堡"的战场智慧、"手榴弹雨中穿插"的英勇场景,以及敌我双方鲜活的对话描写,让历史有了温度与呼吸。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在严谨的史料考证基础上,用文学笔触再现了革命军人"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内核,使红色记忆焕发出震撼人心的当代价值。这种兼具历史真实性与文学感染力的写作,是对革命传统最生动的传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老马</p><p class="ql-block">2025.6.27</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