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茶悟道—一片树叶的故事(随笔)

逍遥牛爷

<p class="ql-block">【引言】:大千世界中的一片树叶,沐阳光雨露,汲天地之间山水之精华,在五千年化腐朽为神奇的演变过程中,留给中华民族子孙万代“一片树叶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中华民族是茶的故乡,是世界茶文化的发源地,相传远古时代神农氏发现茶叶的药用解毒功效…史书记载:在先秦时期王侯将相中开始饮用,至唐宋达鼎盛时期,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茶文化。中国茶和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穿越历史,跨过国界,为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古往今来,无论是王公贵族,达官显赫,还是黎民百姓,市井阶层,“茶为国饮,健康饮茶”的文化理念,深入人心,一脉相承至今,成为深受国人喜爱,“宁可一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相伴一生最为健康,最具特色,最有生命力的日常饮品…</p> <p class="ql-block">  作为中华传统文化中“八雅”之一的茶,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历史的积淀,早以走进千家万户,成为不可替代的饮品中的“上品”。</p><p class="ql-block"> 无论是日常生活中的待客接友,相逢聚会,洽谈交流,还是闲来独处,安神养生等,都融合在一杯清茶之中…此外,茶与器,还具有收藏、观赏,甚至是保值增值的历史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学习茶艺,品茶悟道,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是茶者的必读经典之作。这是一本与《论语》、《道德经》、《金刚经》等相提并论的经书,全书十章七千多言,概括归纳了“一片树叶故事”全部,没有经典,就没有茶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茶文化就是无水之源。</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冬去春来,春和景明,在和煦春风里,在雨露滋润的花季,伴随着沁人心脾,清雅诱人的明前茶香…笔者有幸在天津老年大学生活艺术系茶道养生专业的课堂里,聆听老师的讲解,比较系统地学习了中华传统茶文化发展历史沿革,以及和中华民族哲学思想、诗词歌赋,书画艺术,建筑美学的完美融合,形成博大精深,享誉中外的中国茶道,受益匪浅,从中也领悟到“人生如茶”,“人神合一”的思想内涵。</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担任授课及教学实践的陈琪老师,精明清秀,温婉端庄,举止温文尔雅,总是面带微笑,从容自信 ,与生俱来的淑女气质,再加上柔情似水般甜润的讲课声音,韵味十足的语言表达,恰如一盏清澈淡雅的茗茶,香飘肆意,回味无穷…被学员亲切地成为:琪琪老师,这是师从者发自内心的尊称…</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师的第一堂茶艺课,就是从“一片树叶故事”的起源开始,带领我们走进上下五千年,中国传统茶文化深远优美的意境中,习茶养性,品茶悟道,得道升华,感悟“致清导和,韵高致静”思想精髓,修炼成“一颗静心观世界,半盏清茶悟人生”的生活最高境界…</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师作为博大精深的中国茶道一代传承者,茶界脱颖而出的精英,创新发展的领军人物,生长在江南水乡的“茶花之女”,深受茶文化熏陶…历经不懈的努力学习和实践,具备一代茶师的专业理论知识,掌握堪称中国茶文化顶级水平的“功夫茶技法”,一片诚心致力于老年大学的教学工作,肩负起传播和光大中华民族传统茶文化的历史责任,难能可贵。</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师精心组织编写的一整套教学课件,包括:茶文化的发现起源,历史演变,形成发展,文化传播,传承创新等六大方面,在老年大学这一平台,为银发学子进行详细解读,从而使喜爱中国传统茶文化的老年朋友“学以致用,修身养性,有所收获”,在品味、兴趣、技法、知识、精神等方面得到一定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师进行〈茶叶种类与甄别方法〉专题讲解,包括:观、闻、品、色、泡等…</p> <p class="ql-block">  潮州功夫茶是中华茶道艺术的典型代表,是中华传统茶文化的巅峰杰作,包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儒释道易的精髓,“天人合一”,“上善若水”的哲学思想,体现在功夫茶道中…礼仪,规矩,尊敬,真诚,品德,情感,精神,境界等,突出功夫茶道“和”的主题思想,一席功夫茶道,品尝出“静、敬、淡、雅、尊”的人生大道至简…</p><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师以讲解和实践的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专题讲解〈潮州功夫茶技法和实践〉。</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师现场演示一整套潮州功夫茶的技法…茶席布局,坐姿端正,静心释然,一心茶念,全神贯注,后茶类选择,计量投放,水温掌控,醒茶温杯,斟茶出汤等,行云流水般动作娴熟,一气呵成,准确到位…此套行稳致远的“巅峰”操作,“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不经过日积月累的千锤百炼,很难通达!用琪琪老师的话讲:哪位茶师没有经历过开水烫手的过程?</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师现场进行一对一的指导…</p> <p class="ql-block">  学员动手模仿演练功夫茶的操作技法…</p> <p class="ql-block">  琪琪老师进行〈紫砂壶的种类及鉴赏〉讲解…</p> <p class="ql-block">  笔者非常喜欢中华传统茶文化,“一片树叶的故事”…从大千世界万物中被“遴选”的精品,历经千百万年时光的打磨,岁月的积淀,把茶、水、器的完美融合,终成流芳百世,传承千古的中华茶道,奉献给世界的中华民族绚烂瑰宝,养眼夺目,令人敬畏!…</p><p class="ql-block">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是茶文化的经典理念。其中的茶壶,在茶文化的历史演绎中,不断的融合文学、美学、艺术等,成为集品茶、收藏、观赏、把玩等的艺术精品…</p> <p class="ql-block">  这些年来,从不同渠道陆续“收集”的各种造型,不同材质的茶壶…当然,既不是专家学者,专业人士,也非追求增值,出自名人大师之手,完全凭个人兴趣爱好,自我欣赏,自娱自乐。…</p><p class="ql-block"> 这些“作品”中,有石瓢西施,提梁灯笼等“在谱”的试样,也有树桩瓜果,荷花莲藕,周正方圆等奇特造型…从材质来看,有“根红苗正”的紫砂,还有陶土、金属、玉器、木制等。</p> <p class="ql-block">  这把紫砂壶,为相识结交几十年的福建寿山石雕刻工艺美术大师的馈赠…壶底至顶盖钮高9CM,壶身长9CM,正印了自古九为尊,“盈满则亏”,人生难有十全十美的哲学思想。</p><p class="ql-block"> 按照我们尊敬的琪琪老师,在“紫砂壶的甄别鉴赏”主题课上的讲授:符合手工、材质、工艺等要素,此外,在出茶汤的流速和畅通方面,具备“优良”水准,是“雅、润、美、音、色、味”的上品。…</p> <p class="ql-block">  图为家中收藏的翡翠、寿山石材质的壶…</p> <p class="ql-block">  图为家中收藏的海南黄花梨(降香黄檀)材质的壶…</p> <p class="ql-block">  今年明前茶期,赴浙江丽水,福建霞浦旅游期间,经停江苏淮安,游览河下古镇,拍下的商家的“集壶”,集壶与“集福”同音,蕴含“积德纳福”的寓意…</p> <p class="ql-block">  轻煮生活慢煮茶…</p><p class="ql-block"> 图为:走完川西高原小环线,在成都修整期间,来到“客家文化”西迁保留最为完好的洛带古镇游览,在一家客家茶馆小息品茶…</p><p class="ql-block"> 方正四合庭院,满架紫藤,一院飘香,竹藤茶几,草编暖瓶,陶土茶器,白茶清欢,润喉清嗓,消除疲惫,如此意境,十分惬意!</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六年前来成都周边旅游…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黄龙溪古镇的一家茶馆品茶。</p><p class="ql-block"> 这个茶馆叫:复兴老茶馆,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老茶馆是清代木制二层楼阁,木制的桌椅板凳,长嘴铜制开水壶,炭火灶台,磁花盖碗,保留着原汁原味的地方特色…</p> <p class="ql-block">  老茶馆用浓厚纯正的地方口音,一遍吆喝,一边娴熟的为客人泡茶,和蔼亲切,很有“家和”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时春夏之交,按照品茶“天时地利人和”,“天人合一”茶文化理念,要上两碗当地最有名的“老三花”品尝,10元一碗,随时加水…</p><p class="ql-block"> 以茶相会,以茶交友,于是有了一段“一片树叶的故事”。</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六年后的今年,也是在茶花盛开的季节,我和夫人及同学好友一行走完川西高原小环线,回到成都修整期间,又专程造访这家复兴老茶馆…只可惜,六年前穿马褂,带礼帽,和蔼可亲的老茶官已经光荣退休,回家享受天伦之乐了…</p> <p class="ql-block">  新近相识的又一位茶师…</p> <p class="ql-block">  一个百年茶馆,新老两位茶师,两次专程的“打卡”,续写属于我们的“一片树叶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或许是聆听完琪琪老师关于白茶的专题讲座,深深为鲜少品尝的“白茶韵味”所吸引…一来北方,尤其是京津地区,茶饮都以茉莉花茶为首选,然后是绿茶、红茶。…</p><p class="ql-block"> 今年的南方之旅,特地安排至中国白茶,闽南茶文化诞生地,福建福鼎市,一来品尝正宗的闽菜,主要是感受白茶文化的底蕴,独特的魅力。</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感谢琪琪老师一个学年付出的辛苦,理应获得鲜花和掌声!…</p> <p class="ql-block"> 结束语</p><p class="ql-block"> 时值盛夏酷暑,骄阳似火…</p><p class="ql-block"> 闲来端坐八仙桌旁,按师者所授茶道,“天人合一”的自然规律,择一款六年太姥山白茶,伴一曲云水禅心,布局一人茶席,冲泡一壶,消暑解渴,消炎润喉,提神醒脑,男女老少,四季皆宜…品茶闻香,静观汤色,深浅变化,顿觉心神安然,回味无穷。</p><p class="ql-block"> 回想本学年校园课堂,随琪琪老师,以唐代茶圣陆羽《茶经》所说的“茶者,精行俭德之人”,于“茶花乐园”学艺悟道,品味人生,修身养性,乐在其中,留下一段值得记忆和珍藏的美好时光,此时,想起本学期最后一课,老师引用的一段很富哲理的话:世界的一切,都是遇见,冷遇见暖,有了风雨,春遇见冬,有了岁月,天遇见地,有了永恒,人遇见人,有了生命。于是,提笔写一随笔与友分享快乐!</p><p class="ql-block"> 感恩遇见!感谢老师…(完)</p><p class="ql-block"> 时2025年六月二十七日于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