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高原

婉约婵娟

<h3>2025年6月15日,我们一行4人来到了内蒙锡林郭勒大草原。因为受台风影响,内蒙东部和东北都在下雨,索性直接开车从大连9.5小时到达锡林浩特市。</h3> <h3>第二天,这边果然是晴天,我们先游览锡林浩特市。贝子庙,是内蒙古四大庙宇之一,位于锡林浩特市北部。</h3> <h3>贝子庙是藏传佛教圣地。它的规模,历来被称为锡林郭勒盟地区第一大寺,是锡林郭勒盟佛教文化的一大宝库,享有“北国名刹”声誉。</h3> <h3>在锡林郭勒盟广袤草原上,有一个让人叹为观止的奇观,平顶山火山群。</h3> <h3>火山群由一万年前火山喷发形成,十来坐如被刀削的山,排列在草原上,宛如大自然的神来之笔。</h3> <h3>从平顶山出来,我们开启了这次旅程的草原之旅。第一站乌兰五台。</h3> <h3>西乌珠穆沁旗乌兰五台是佛教圣地五台山的五座大山之一,与山西五台齐名。传说佛祖释迦摩尼头顶上有五种颜色的头发,分别是蓝红白绿黄,而这五种颜色的头发会发光,发出的光照射的地方就要兴建五台,因为红色的头发照射在这里,所以形成了如今的“红五台”(乌兰五台:“乌兰”在蒙语中为“红色”)。</h3> <h3>16座宝塔</h3> <h3>成吉思汗-孛儿只斤·铁木真(1162年5月31日。蒙古族乞颜部人,生于漠北今鄂嫩河上游地区(今蒙古国肯特省)。世界史上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h3> <h3>天下第一大敖包。‌敖包是蒙古语,意为“堆子”,指由人工堆成的石头堆、土堆或木块堆,最初作为道路和境界的标志,后演变为祭祀山神、路神及祈祷丰收平安的象征‌。</h3> <h3>西乌珠穆沁旗 99号草原公路是近年自驾游的热门地标,沿线还设有多个景区和活动,如乌兰五台景区、成吉思汗瞭望山景区,蒙古汉城旅游区,遥鲁海日罕山景区。</h3> <h3>成吉思汗瞭望山,名称源自成吉思汗在此寻获失踪白骏马的传说,其陡峭山势构成独特的自然景观,兼具峻峭地貌与人文历史价值,成为草原文化的重要地标。</h3> <h3>锡林郭勒草原也是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创作地。</h3> <h3>草原雄鹰</h3> <h3>西乌珠穆沁旗是蒙古白马的故乡,此外还有乌马、索伦马等。</h3> <h3>当天我们在西乌穆珠旗住宿,感受到蒙古美食,次日,我们来到了赤峰市克斯克腾旗,阿斯哈图石林景区。</h3> <h3>阿斯哈图花岗岩石林位于克什克腾旗北大山,地处大兴安岭主峰黄岗峰北约40公里,其蒙古语意为“险峻的岩石”,是全球罕见的冰川花岗岩石林地貌。</h3> <h3>地貌形成于约1.5亿年前的晚侏罗世岩浆侵入及第四纪冰川侵蚀,经寒冻风化、水蚀等作用雕琢,形成高5-30米的塔状、笋状、人兽状石柱群,底部相连呈条状或方形,代表性景观包括方塔、石墙等。</h3> <h3>石林周边分布白桦林、草原及多种野生动植物。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h3> <h3>远眺阿斯哈图石林,蓝天映衬着苍茫的山川,清风追赶着缥缈的流云,山丘与草原在这里共生共存,桦林与石林在这里相依相伴,卓显自然灵秀,别有天作之合。</h3> <h3>石林在形态上与云南的路南石林、元谋土林、新疆的雅丹地貌和现代冰川上的冰林均有相似之处</h3> <h3>阿斯哈图石林是花岗岩地貌与石林地貌相结合的一个新类型,属花岗岩石林,是目前世界上独有的一种奇特地貌景观。</h3> <h3>石林丛中的白桦林</h3> <h3>雄鹰展翅</h3> <h3>从阿斯哈图石林出来,我们经过草原最美公路热阿线,来到了大兴安岭最高峰-黄岗梁。</h3> <h3>最美公路有多美呢?路线覆盖高山草甸、原始森林、湖泊等多样景观,沿途可看到牛羊群、云杉林等生态景象。非常适合自驾体验。</h3> <h3>黄岗梁是大兴安岭山脉最高峰,位于大兴安岭山脉南麓,海拨2029米。黄岗梁地区保存了第四纪冰川最完整的形态,且类型多样,是典型的山谷冰川。</h3> <h3>黄岗梁的美在于其‌独特的自然景观组合与四季分明的极致风光‌,是大兴安岭山脉中兼具壮阔与灵秀的代表性景观带</h3> <h3>主峰黄岗峰海拔2029米,为大兴安岭最高点‌。</h3> <h3>森林覆盖率55%,植被盖度94%,形成特有的疏林草地景观,这是山顶上的卫星通信装置。</h3> <h3>黄岗梁将大兴安岭的苍茫与克什克腾草原的柔美完美融合,既有冰川的冷峻,又有花海的绚烂,是摄影与徒步爱好者的天堂。</h3> <h3>站在山顶俯瞰,那片连绵起伏的云雾仿佛是一幅流动的画卷,时而轻柔飘渺,时而波涛汹涌。每一步都像是踏在云端之上,让人不禁感叹自己是否真的置身于人间仙境。</h3> <h3>这里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大自然最原始的声音——风穿过树林的低语,鸟儿偶尔掠过天际的鸣叫,以及脚下松软泥土散发出的清新气息。</h3> <h3>草原上还能看到一些不知名的小花盛开,它们虽不起眼,却为这广袤的山林注入了一抹灵动的色彩。</h3> <h3>这一刻,时间似乎静止了,所有的烦恼都被这片无边无际的云海轻轻拂去。</h3> <h3>从黄岗梁穿越到达达线,这是另一条草原风光路,白音敖包中沙地云杉林面积为1947公顷。主要保护对象是世界仅存的珍稀的沙地云杉林生态系统。</h3> <h3>达达线上的贡格尔草原,属蒙古高原的东部边缘,海拔1200—1500米,达达线两侧的景色很美,典型的内蒙风光,一望无际的贡格尔草原上,成群的牛羊和骏马悠闲地吃草,弯曲的河水映着蓝天白云。</h3> <h3>贡格尔草原之美,美在“野阔牛羊同雁鹜”。这里水草丰美,风光秀丽,景色宜人,雄浑壮阔,草原如茵似毯,野生动植物繁多,河流牵沼串泊,查干突河、贡格尔河绕贡格尔草原而过。</h3> <h3>这里绿草如茵,草丛中各色各样的小野花,把一片大草原点缀得如诗如画。</h3> <h3>草原公路,深色柏油路与黄实线本身就是一条美丽的风景,百里之间,道路因地势左右徘徊曲折,剧烈地跌宕起伏,静谧深远,仿佛通向梦的彼岸。</h3> <h3>达里湖也称达里诺尔湖,是达达线的终点</h3> <h3>达里湖是内蒙古第二大淡水湖,每年吸引大量候鸟栖息,丹顶鹤、野鸭等鸟类与人类和谐共处。</h3> <h3>东岸湿地芦苇摇曳,湖中可见斑头雁育雏、苍鹭捕食等生态场景,被称作“观鸟爱好者的天堂”。‌‌</h3> <h3>‌西拉木伦特大桥不仅好看,还因其独特的建筑设计和地理位置而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大桥横跨西拉木伦河,是世界上首座在风积沙峡谷区建设的高墩大跨径多矮塔斜拉桥。西拉木伦河在席慕容的诗歌《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中被赞颂为“母亲的河”。</h3> <h3>从经乌高速我们来到了乌兰布统草原。乌兰布统为蒙语,汉语的意思为红色的坛形山,实指大、小红山,原是木兰围场的一部分</h3> <h3>这里拥有草原、湖泊、白桦林等复合地貌,四季景观迥异且各具特色,叠加影视拍摄地、古战场遗址和蒙古族风情等元素。</h3> <h3>草原的天气变换莫测,一会下雨一会天晴。几里不同天。</h3> <h3>这里是野鸭湖,运气好可以捡到野鸭蛋。</h3> <h3>乌兰布统五彩山,秋天的景色五彩斑斓,被誉为上帝的调色板。</h3> <h3>五彩山层次分明的视觉效果:远观如“彩色金字塔”,近看则是一幅流动的油画,尤其在晨光或夕阳下,色彩更加鲜艳夺目。</h3> <h3>山林中有狼、鹿、狍等哺乳动物及30余种鸟类,是乌兰布统生态保护最完好的区域之一。</h3> <h3>山顶观景台可俯瞰草原与五彩林交织的壮丽景色,兼具辽阔与柔美。夏天五彩山就这样美,秋天一定会让人美哭了。</h3> <h3>乌兰布统影视基地,因为拍摄了许多影视剧而著名。</h3> <h3>这里保留了大量影视剧布景,如《还珠格格》中的蒙古寨子、《康熙王朝》的古战场遗址。</h3> <h3>木质栈道盘旋山脊,登顶后可俯瞰草原全景,晨雾或夕阳下宛如仙境,是摄影爱好者的天堂。</h3> <h3>这里是草原与森林结合,基地地处坝上地区,融合了欧式草原的辽阔与白桦林的秀美,夏季绿草如茵、野花遍地,秋季层林尽染,色彩斑斓如油画。</h3> <h3>将军泡子,康熙皇帝御驾亲征,打败蒙古噶尔丹叛军的战役发生于此,湖面开阔,四周环绕草原与山丘。</h3> <h3>当年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企图分裂复辟,领土扩张,直接威胁清王朝,迫使康熙3次亲征。</h3> <h3>清军配备红衣大炮和火枪,而噶尔丹以骑兵为主,处于劣势,清军围点打援,切断其补给线,使其在草原流串。最终噶尔丹兵败自杀。</h3> <h3>如今鲜花点缀草原,湖面波光粼粼,景色宜人。</h3> <h3>公主湖,湖水清澈见底,倒映白桦林与蓝天,蓝齐格格远嫁的传说为其增添人文色彩。</h3> <h3>据我考证,兰齐格格下嫁噶尔丹是作家二月河杜撰出来的。只是一个传说故事。</h3> <h3>这是我们在乌兰布统的最后一站,蟠龙峡谷,是滦河支流乌兰公河冲刷形成的河谷,蜿蜒如龙,集草原、森林、溪流、沟壑于一体,既有草原的辽阔,又有峡谷的幽深。</h3> <h3>我们在这里骑马6公里,沿着谷底沙土路沿途,感受原始生态的野趣。</h3> <h3>从乌兰布统景区出来,我们特意去塞罕坝林场。</h3> <h3>塞罕坝以世界最大的人工林场闻名,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将荒漠变成112万亩的林海,被誉为“地球绿宝石”。</h3> <h3>在塞罕坝机械林场,参观林场展览馆,了解“荒漠变绿洲”的治沙奇迹。</h3> <h3>从塞罕坝出来,我们选择了乡道,部分路段为砂石路或狭窄山路, 乡道风景优美,途径草原、林场、沙地等多样化景观,适合边走边玩。历时3.5小时,终于来到了赤峰市。</h3> <h3>赤峰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赤峰《日出红山》展示红山文化玉器,兴隆洼文化玉玦等史前文明, 赤峰玉龙沙湖出土的玉龙,佐证中国龙文化起源至少可追溯至5000年前,与中原龙形器物共同构成中华龙信仰的源头。</h3> <h3>红山,山体由红色花岗岩构成,日光照射下呈现赤红色彩,故名“红山”。红山是燕山的余脉,也是赤峰市名字的由来。</h3> <h3>红山文化是中国北方新石器时代晚期(约公元前6500—前5000年)的重要考古学文化,因1935年首次发现于内蒙古赤峰市红山后遗址而得名。其分布范围以辽河流域为中心,覆盖内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是探索中华文明起源的核心文化之一。</h3> <h3>参观红山博物馆。</h3> <h3>我们满身疲惫,从内蒙古高原回到家大连,<br>旅行的目的,就是让很多东西近在眼前,那是文字无法描述的美好,可以看到隔着屏幕无法体验的,身临其境。心里暗自窃喜,又一次视觉盛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