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馆阅千年一云南省博物馆参观记(中)

郭宪

<p class="ql-block">走进博物馆的青铜器展厅,柔和的灯光下,一件跪坐持杯的女性青铜雕塑吸引了我的目光。她低眉顺眼,姿态端庄,仿佛在静心等待一场古老的宴饮。她的双手捧着一只杯,指尖微微用力,仿佛杯中盛满了岁月的沉香。我站在展柜前,仿佛能听见杯中泛起的涟漪,回荡着千年前的低语。</p> <p class="ql-block">继续向前,一件形似船只的青铜器映入眼帘,两端雕刻着牛头,线条流畅,造型独特。它静静地躺在玻璃展柜中,仿佛正准备扬帆远航,驶向那个祭祀与礼乐并重的年代。展柜上方的介绍牌告诉我,这是一件用于祭祀的礼器,承载着古人对天地的敬畏与祈愿。</p> <p class="ql-block">展厅的另一侧,几排青铜器整齐陈列,从酒器到食器,从礼器到兵器,种类繁多,用途各异。展柜上方的图文介绍详细地讲述了它们在古代生活中的角色,让我仿佛穿越回那个青铜为尊的时代。一旁的玉器与小型青铜器也各具特色,拓片图上的铭文更添几分历史的厚重。</p> <p class="ql-block">再往里走,展柜中陈列着箭镞、戈、矛等兵器,冷峻的金属光泽在灯光下闪烁,仿佛仍带着战场的寒意。每件兵器下方都配有详尽的说明,讲述着它们在古代战争中的用途与演变。一旁的陶鸡模型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会振翅啼鸣,为这片沉静的展厅带来一丝生气。</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一件牛形青铜雕塑格外引人注目,它昂首挺胸,神态威武,旁边还有钟与鼎等礼器,静静陈列。背景墙上的图文介绍着它们在古代祭祀与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不远处的展柜中,一枚枚铜钱整齐排列,旁边写着“摇钱树”的介绍牌,图文并茂地讲述着古人对财富的向往与象征。</p> <p class="ql-block">在另一个展柜中,箭矢、玉器、陶器错落有致地摆放着,左侧是锋利的箭簇,右侧是温润的玉璧与质朴的陶罐。每一件展品下方都标注了名称与编号,图文并茂地讲述着它们的用途与历史背景。我站在展柜前,仿佛看到了古人在林间狩猎、在炉前制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陈列着刀、斧、铲等青铜工具,还有盾牌与器皿,它们虽已锈迹斑斑,却依旧透露出古人的智慧与工艺。介绍牌上详细描述了这些器物的制作过程与用途,让我对古代社会的生产方式有了更直观的认识。</p> <p class="ql-block">陶器与青铜器并列展出,陶壶、陶罐与青铜器皿错落有致,展柜上方的图文资料讲述了它们的制作工艺与使用方式。我驻足细看,仿佛能触摸到那些被岁月打磨得温润的器壁,感受到它们承载的烟火气息。</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的文物种类丰富,有长颈瓶、铜盘、铜鼎等,每件都放置在白色展台上,标签清晰。背景墙上图文并茂地介绍了它们的制作工艺与用途。灯光柔和,气氛庄重,仿佛每一寸空气都弥漫着历史的沉香。</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有一件陶制的鸡形雕塑,颜色为土黄色,表面有斑驳的痕迹,造型生动,头部微微抬起,似乎在观察四周。</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陈列着玛瑙珠、玉器与青铜器,黑色陶罐与绿色玉器在灯光下泛着温润的光泽。背景墙上的图文介绍了玛瑙珠的排列方式与用途,让我对古代饰品的制作与象征意义有了更深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一块雕刻精美的木板吸引了我的注意,上面刻着凤凰、龙与龟,中央写着“南中称雄 东汉到初唐的云南”几个大字,背景为橙色,古朴典雅。一旁的壁画描绘了佛像与信徒,线条细腻,色彩丰富,仿佛将我带入了那个信仰与艺术交融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一只陶鸡静静陈列,旁边还有一块石头和一个小型雕塑。背景墙上有一段文字说明,可能是关于展品的介绍。</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一件陶制雕塑呈躺卧状,身体微曲,头部微微抬起,表面风化斑驳,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另一侧,几面铜镜整齐排列,镜面光滑,背面刻有文字与编号,旁边还有二维码可供扫码了解更多信息。不远处,一座石碑雕塑矗立,碑身呈火焰状,顶部写着“香国”二字,背景是雪山与湖泊,意境深远。</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角,一幅古代乡村的场景图映入眼帘,远处山峦连绵,河流蜿蜒,近处一头牛站在草地上,周围绿意盎然,右侧还有几座传统建筑,宁静古朴。一旁的展柜中,两个陶俑与一个陶盘静静陈列,背景墙上的介绍牌讲述着它们的历史与用途。</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两个陶制的人物模型,一个坐着,另一个跪着,旁边还有一个陶制的圆形物体,似乎是一个水车模型。背景墙上附有文字说明和插图,介绍这是“水田模型”。</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一张介绍“陶房子”的海报格外醒目,上面详细讲述了陶房子的用途与历史背景。展示台上,几个陶罐与陶制工具整齐摆放,旁边还有图文介绍,让我对古代居住方式有了更直观的了解。</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鼎、壶、盘等青铜器整齐陈列,每件都配有标签说明,背景墙上的图文资料讲述了它们的用途与历史背景。另一侧的展柜中,多面铜镜排列有序,旁边还有一张云南历史年表,记录了从东汉到初唐的云南大事,时间跨度清晰明了。</p> <p class="ql-block">展厅一角,一块介绍“孟学瑞碑”的海报吸引了我的注意,展台上是一块大型石碑,碑身雕刻精美,旁边还有几块展示牌,图文并茂地讲述着碑文的历史与意义。</p> <p class="ql-block">展柜中,一块古代石碑静静陈列,碑身刻有复杂的图案与文字,顶部还有一个圆形孔洞,神秘而庄重。另一块石碑则刻满了汉字,碑身平整,底座方正,旁边还有一件球形青铜器,深绿色的表面泛着岁月的光泽。</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文字的石碑立于一个方形底座上,背景为深色,石碑上的文字清晰可见,内容似乎是历史记载或碑文。</p> <p class="ql-block">一段关于爨氏统治的文字描述吸引了我的目光,内容涉及爨氏家族的历史背景、统治方式及其在南中地区的统治情况。文字详细介绍了爨氏家族如何通过通婚等方式融入当地,并在一定程度上“夷化”,成为南中的豪族和实际统治者。还提到了公元339年霍、孟二氏的火并事件,以及爨氏家族在这一时期如何崛起并延续统治。图片还描述了爨氏家族在东晋、南北朝时期的统治情况,以及他们如何通过“遥授刺史”实现名义上的统治,并由爨氏自己任命官员。最后提到爨氏家族在云南的统治时间长达400多年,且在多个世代中始终维护国家统一和多民族团结,从未出现过割据称王或改元称号的现象。</p> <p class="ql-block">展厅中央,一个透明玻璃罩内陈列着一件陶制器物,顶部有多个小孔,底部有一个圆柱形结构,背景墙上绘有龙与蛇的图案,旁边还有几块展示牌,图文并茂地讲述着这件器物的用途与象征意义。</p> <p class="ql-block">一组铜镜被放置在透明的展示柜中,每个铜镜都立在白色的底座上,底座上标有编号和二维码。铜镜表面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包括动物、植物和几何图形等,展示了古代工艺的精湛。</p> <p class="ql-block">一排整齐排列的古代铜镜和印章,每个铜镜和印章都放置在一个白色底座上,旁边有标签说明其名称和用途,背景为浅色,展示柜整洁有序。</p> <p class="ql-block">天花板上的装饰图案复杂而精美,中心是一个圆形光源,周围环绕着曲线与几何图形,还有动物与植物的象征图案,光线从上方洒下,营造出一种神秘的氛围。一旁的展柜中,陶器整齐陈列,背景墙上贴有示意图与文字介绍,另一侧的展柜则展示了云南省铜堆的分布图与相关文物。</p> <p class="ql-block">一幅云南省梁堆分布图前,三个玻璃展柜分别展示了青瓷罐、铜器和陶器。</p> <p class="ql-block">一张关于云南历史年表的表格,列出了从公元9年到公元313年的重要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