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乐巴拿马游之三

Lei

<h1>这一天,我们就要离开巴拿马,前往哥斯达黎加了。去飞机场之前,我们还有小半天的时间,按照行程安排,我们去逛巴拿马老城(Casco Antiguo,英文Old Quarter)。它和巴拿马旧城(Panama Viejo)一起,在1997年列为世遗。巴拿马总共有五个世遗,这是我们此行能看到的唯一的一个。</h1> <h1>巴拿马旧城据说除了一个残存的教堂钟楼和一些废墟,也没什么了。所以它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正式名称是巴拿马旧城考古遗址(Archaeological Site of Panama Viejo)。不过它见证了17世纪英国海盗对西班牙人的困扰。西班牙人1519年8月15日建立了巴拿马城,152年之后却呆不下去了。英国海盗亨利·摩根(Henry Morgan,1635-1688)从1655年起参与了对西班牙殖民的加勒比海地区的大肆侵扰,包括1655年从西班牙人手中夺取牙买加变为英国殖民地的远征,一度占领过古巴的卡马圭,抢掠过有要塞保护的巴拿马港口城市波多韦罗(Portobelo),还成功袭击过西班牙在委内瑞拉沿岸一个富有的定居点。1670年8月,摩根率领2000海盗和36支船,出发进攻巴拿马城,迫使西班牙总督在他到达之前,于1671年1月将全城付之一炬,从而留下成为废墟的巴拿马旧城。摩根却在英国封爵。(网图)</h1> <h1>两年后的1673年,西班牙人在旧城东南7.5公里外的一个小小半岛上重建巴拿马城,就是现在的老城,世遗名录称其为巴拿马历史区(Historic District of Panama)。它是欧洲殖民者在美洲太平洋沿岸一直占据下来的最老的定居地,保留了旧城的网格化街区格局,而它的18到20世纪的建筑融合了晚期殖民风格、加勒比风格、墨西哥湾沿岸地区风格、法国风格、新古典主义等不同风格,更是独具特色。</h1> <h1>咱也不懂这些风格,就是觉得老城的街道和建筑很有味道很耐看。清晨,街上空空荡荡,只有我们这十几人在游逛,挺享受。</h1> <h1>邓导先带我们走到埃雷拉广场(Plaza Herrera)。这是19世纪晚期建的一个小广场,原来叫胜利广场(Triumph Plaza),后来为了纪念曾当选新格拉纳达共和国联邦议员并长期领导巴拿马独立运动的民族政治家托马斯·埃雷拉(Tomas Jose Ramon del Carmen de Herrera Perez Davila,1804-1854),在1904年改名为埃雷拉广场。</h1> <h1>广场上立着埃雷拉将军骑在马上的铜像,很是威风。</h1> <h1>大名鼎鼎的圣荷西教堂(Iglesia San Jose,Church of San Joseph),是旧城的同名教堂烧毁后,1673年在老城重建,1675年建成。它的名气主要是教堂内的黄金祭坛。据说当时从旧城逃跑时来不及搬走教堂内的宝物,一位神父急中生智将这祭坛全部涂黑,骗过了摩根海盗,过后把祭坛安放在重建的教堂内。可惜我们去的太早,教堂还没有开门,我们也没时间等,未得一见。</h1> <h1>巴拿马的第一所大学,圣哈维尔皇家和教皇大学(La Real y Pontificia Universidad de San Javier),1749年建立,仅仅32年之后,它的最大建筑耶稣会修道院和教堂就在1781年毁于一场火灾。</h1> <h1>100年之后的1882年,一场大地震彻底摧毁了这座高等学府,从此再也没有重建,只留下这看来仍然辉煌的断壁残垣。上帝的学府,怎么也如此命运多舛?</h1> <h1>独立广场(Independent Square)是老城必去的一个景点。它不仅仅是一块宁静美丽的绿地,也是巴拿马1821年摆脱西班牙殖民统治和1903年脱离新格拉纳达两次宣布独立的地方。</h1> <h1>广场上立着1903年巴拿马从新格拉纳达/哥伦比亚独立后的第一任总统曼努埃尔·格雷罗(Manuel Amador Guerrero,1833-1909)的半身像。</h1> <h1>广场的一边是巴拿马城主座大教堂(Metropolitan Cathedral of Panama City),1688年动工,108年之后的1796年才建成。两侧白色的钟楼不是很对称,配上木门,却很显古朴。教堂正面外墙有十二使徒的雕像。</h1> <h1>顶端十字架下则是巴拿马女保护神桑塔玛丽亚(Santa Maria La Antigua)的雕像。</h1> <h1>独立广场的另一角的三层小楼,原是一位法国商人在1874到1875年建的当时巴拿马最豪华的大酒店,后来成为法国人开挖巴拿马运河的指挥部。美国人接手运河工程后,也占用此楼作为指挥部,直到1910年搬到靠近运河工地的地方。此后巴拿马政府买了这栋建筑作为办公楼,1997年将它改为巴拿马运河博物馆(Panama Canal Museum)。现正闭馆整修。</h1> <h1>这里还有巴拿马市政厅,也是殖民时期的建筑。</h1> <h1>离开独立广场,邓导带我们到了又一片残垣断壁的遗址,圣多明各教堂和修道院(Church and Convent of Santo Domingo)。</h1> <h1>它建于1678年,毁于1756年的一场火灾,以后这废墟就一直这样留了下来。</h1> <h1>这个废墟最吸引游客的是它的平拱门(Flat Arch)。这个拱门高10.67米,跨度将近15米,弧度极小,没有任何支撑却屹立了300年。</h1> <h1>据说在选择巴拿马还是尼加拉瓜开挖连接太平洋到大西洋的运河的争议中,这个平拱门还被用来证明巴拿马城抗震的稳定性。</h1> <h1>不过这平拱门还是在2003年倒了,之后经过重修把它又立在那儿,好像什么都没发生一样。</h1> <h1>在这里应该合个影。</h1> <h1>临近老城的商业街,有一个闹中取静的小花园,卡洛斯五世广场(Plaza Carlos V)。</h1> <h1>小花园中立着西班牙国王查里五世(Charles V,1500-1558)的半身像。西班牙就是在他的统治时期成为海上霸主的。</h1> <h1>邓导带我们去商业街的巴拿马帽店。原来众口相传的巴拿马帽,其实原本应该叫厄瓜多尔帽。</h1> <h1>做巴拿马帽所用的托奎拉草(toquilla straw)是厄瓜多尔特有的一种植物。之所以被广泛地误称为巴拿马帽,是因为1904年美国总统老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1858-1919)来到巴拿马,戴着这样一顶草帽巡视了运河建设工地。他戴着这种帽子的照片风靡了美国,大家都称这种样式新奇的草帽为“巴拿马帽”,这错误从此再也无法纠正了。哪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2年将厄瓜多尔托奎拉草的传统编织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还是被称为巴拿马帽而不是厄瓜多尔帽。</h1> <h1>这家高档的巴拿马帽店展示了制作巴拿马帽的原料和流程。</h1> <h1>这家店最贵的一顶巴拿马帽,要价1.2万美刀。</h1> <h1>还有他们家的一个获奖产品,只展览,不出售。</h1> <h1>逛街的时候碰到一群巴拿马孩子,大家又一起高兴地合影。</h1> <h1>在老城的最南端,是俯瞰着巴拿马湾(Panama Bay)的法兰西广场(French Square)。这是为了致敬法国人为开挖巴拿马运河所做的牺牲与贡献而将原来的一个军用广场改建的,1921年建成。</h1> <h1>广场上耸立着一个18米高的方尖碑,碑顶上立着高卢雄鸡,象征的意义很明显。</h1> <h1>碑座四周是法国主要工程人员的半身像。</h1> <h1>碑前正中的是斐迪南·德·雷赛布(Ferdinand, viscount de Lesseps,1805-1894),法国外交家和实业家,以主持开挖苏伊士运河(Suez Canal)而闻名。1799年,74岁的雷赛布接受了开挖巴拿马运河的委托,但最后却身败名裂。1789年,他为开挖巴拿马运河组建的公司遭到清算,后来还险些被判刑。但是这个纪念广场和雕像表明,他晚年的失败并没有影响人们对他的才华的承认和对他为社会所作的杰出建树的尊敬。</h1> <h1>工程师雕像后面的廊道里,用十面大理石碑刻录了开挖巴拿马运河的历史。</h1> <h1>另外专门有一个纪念碑,刻录了发现黄热病是由蚊子传染给人体的古巴传染病学家卡洛斯·芬莱的事迹,向他致敬。</h1> <h1>广场上立着巴拿马第五任总统帕布洛·阿罗塞梅纳(Pablo Arosemena,1836-1920)的全身像。</h1> <h1>广场一边是法国驻巴拿马大使馆。</h1> <h1>另一侧,过去是司法部,一溜黄色的房子是监狱。如今,司法部大楼已成为文化部的所在地,监狱则成了商店。</h1> <h1>登上法兰西广场的露台看老城,早上濒临太平洋的巴拿马湾退潮,裸露出大片滩涂。</h1> <h1>再看看三连岛。</h1> <h1>从这里登车去机场,又匆匆瞥到玻利瓦尔宫(Bolivar Palace),现在是巴拿马外交部所在地。这是在拉美赫赫有名的西蒙·玻利瓦尔(Simon Bolivar,1783-1830)在1826年主持召开大会,讨论统一哥伦比亚、墨西哥和中美洲的地方。事情没有做成,但是建筑却成为历史文化遗产得以保留。</h1> <h1>在巴拿马机场办好登机手续准备登机前,忽然看到一位机场工作人员披挂绶带还戴着大花,一身打扮十分抢眼。我们好奇地上前问她这是什么制服?</h1> <h1>她非常高兴地告诉我们,她已经在机场工作了26年,明天她就要退休了,今天是她最后一天上班,所以刻意这样打扮,来值她的最后一班岗。前一天,办公室的同事还为她开了派对,欢送她。说着,她掏出手机,给我们展示她在派对上欢快跳舞的视频。</h1> <h1>退休还这么有仪式感,这还是我第一次所见。这心态,真赞!</h1> <h1>从头到尾,巴拿马给了我们满满的新鲜感,令我们惊喜不断。</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