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6日,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主办的幼教教研员工作坊暨践行课程项目二期研修活动(七)在我园举行,来自石家庄各区县、邢台幼教同仁及石家庄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老师们参加了此次活动。</p> <p class="ql-block"> 我园以“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多维度视角”为核心,围绕阅读兴趣激发与能力提升的教学策略展开深度研讨,通过绘本阅读、折纸游戏、语言表达等多元场景,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与经验共享之旅。</p> <p class="ql-block"> 袁倩倩老师《他到底是怎么了》大班阅读活动,以绘本为载体,聚焦人物情绪线索的解读,引导幼儿通过观察画面中人物的表情神态、肢体动作及场景细节,识别快乐、悲伤等常见情绪。活动中,孩子们化身“情绪小侦探”,不仅能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人物情绪,还在自主阅读环节展现出出色的观察力与逻辑思维能力。整个课堂充满互动与思考,孩子们在趣味中收获成长,实现了从“看图”到“读心”的能力进阶,为语言表达与社会情感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p> <p class="ql-block"> 郑玉英老师《我和图画书做朋友》,以绘本为桥梁,和小小班的小朋友聚焦“探索图画书中的重要信息”这一核心要素开启观察与发现之旅。活动中,孩子们化身“小小发现家”,通过自主观察图画书中丰富的画面,敏锐捕捉人物、景物以及角色行为等关键信息。在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大家共同梳理、分类观察所得,逐步感知不同图画书里的共性元素。</p> <p class="ql-block"> 刘慧颖老师带来的中班折纸活动《折一折,比一比》,以“解读折纸示意图与精准比对作品”为核心,引导幼儿在动手实践中解锁折纸的奥秘。孩子们通过观察示意图上的数字、线段、符号等关键元素,逐步理解数字既代表步骤数量又指示操作顺序的双重含义。在折纸过程里,孩子们熟练掌握调整纸张边角方向的技巧,学会通过比对长边、短边、角的形状与位置,自主发现作品与示意图的差异,并尝试修正折纸偏差。整个活动将数学认知、空间感知与精细动作发展巧妙融合,让幼儿在“看图示—动手—找差异—再调整”的循环实践中,不仅提升了观察能力与动手能力,更培养了严谨细致的思维习惯,实现了从“模仿折纸”到“自主纠错”的能力进阶。</p> <p class="ql-block"> 王永利老师带来的讲解活动《我们的小区是怎样的》,以“社区构建与表达”为核心,通过专注观看视频,认真倾听他人讲述,不仅学会了提取社区介绍中的关键信息,还在模仿与借鉴中积累语言表达经验。整个活动将空间认知、逻辑思维与语言发展深度融合,孩子们在“动手构建—总结要素—表达分享”的过程中,既锻炼了综合实践能力,也为清晰、有条理地表达复杂信息奠定了坚实基础。</p> <p class="ql-block"> 姜晓艳园长在“从观察起步,向自主阅读生长”的讲座中,深入探讨了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多维度路径。讲座以“观察”为基石,强调幼儿早期阅读并非单纯识字,而是通过对图画、符号、情境的细致观察,构建理解文本的基础能力讲座结合科学的阅读指导策略,提出以“提问引导—互动讨论—实践应用”为框架的培养模式,助力幼儿在循序渐进的观察与思考中,实现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探索的阅读能力跨越,真正让阅读成为幼儿自主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成长阶梯。</p> <p class="ql-block"> 在最后的研讨交流环节,思维的火花在碰撞中迸发,阅读教育的智慧持续生长。河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李军老师以深厚的理论积淀与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依托,与在场教师围绕“如何从多维度夯实幼儿阅读能力培养根基”展开热烈探讨,通过剖析典型案例、回应教师困惑,为阅读教学策略优化提供新思路。</p> <p class="ql-block"> 石家庄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王燕玲老师以高屋建瓴的视角,带领全体教师梳理活动精髓,总结提炼出“观察渗透实践、表达深化理解、多元拓展体验”的幼儿阅读能力培养核心路径,强调将阅读融入生活、游戏与探索的每个环节。</p><p class="ql-block"> 这场充满深度与温度的交流与总结,不仅为此次研修活动画上圆满句点,更为在场教师点亮了未来阅读教育实践的前行灯塔,指引大家在幼儿阅读能力培养的道路上且行且思、深耕不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