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的双刃剑——我的《天问》第十二节

独孤行

<p class="ql-block">今天展示我的长诗《天问》的第十二节,主要是对科技对人类影响的追问。我的长诗《天问》是一首现代版的《天问》,是我于1998年学习屈原将我心中对宇宙、人类、人生、社会及人类结局,用追问的形式表达出来。该诗收录于我出版的第一本诗文集《风中尘埃》中。该书2010年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出版。</p> <p class="ql-block">12</p><p class="ql-block">人类将自然之物制成生活用品,</p><p class="ql-block">只是改变了物质元素的分子组合结构,</p><p class="ql-block">并未增加或减少地球上的物质,</p><p class="ql-block">为何会造成地球环境的污染?</p><p class="ql-block">人们创造需求刺激消费扩大生产的活动,</p><p class="ql-block">是否会加速资源的浪费和环境的破坏?</p><p class="ql-block">科学技术能否让污染的环境复原?</p><p class="ql-block">科学技术能否让灭绝的物种重生?</p><p class="ql-block">基因物品的使用是否会使人类自身发生变异?</p><p class="ql-block">人的各种怪病以及疯牛疯羊病的产生,</p><p class="ql-block">是否源于人类对科学技术的滥用?</p><p class="ql-block">已温饱的我们是否会有一天突然面临饥荒?</p><p class="ql-block">各种树木花草是否也会流传什么绝症?</p><p class="ql-block">森林鸟兽是否会有一天突然弃绝我们?</p> <p class="ql-block">科学技术也是一把双刃剑。</p><p class="ql-block">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物质财富的丰富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但同时也提高了人们对自然索取的能力,也带来环境的快速恶化,进而也威胁到了人类的生存。</p><p class="ql-block">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一些作家记录江南水乡的文章,那时流过村庄的小溪小河都是清澈的,人们在岸边洗衣洗菜取水都无问题,水流是完全能够自净的。然而不过百十年,江南水乡的小溪小河已经变稠变臭了,有几条还能取水洗菜洗衣了?</p><p class="ql-block">太湖,在宋代词人的眼中无异于大海,如今已变成了五类水质,那里产的鱼还能吃吗?昆明滇池在清代孙冉翁笔下是那么壮阔,如今也成三类水质,蓝藻泛滥。过去人们生活在水边湖边,上千年也没造成湖水河水的污染,如今不足百十年就成了这个样子。</p><p class="ql-block">甚至八十年代前,我生活在农村,从未喝过开水,那时的井水打上来就能喝,现在不要说喝生水,就是煮开了喝,也不敢保证安全。因为很多地方的地下水都被污染了。尤其是一些化工厂的周围,癌症高发。</p><p class="ql-block">所以,今天科学技术的发达,使我们的物质生活极大的丰富了,可以说我们普通人都享受到了过去富人,甚至皇帝都没享受过的生活:吃的常有肉蛋奶,穿的体面暖和,冬有暖气夏有空调,出行有汽车火车飞机,全球任何地方,一天之内基本都能够到达。</p><p class="ql-block">同时,科技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环境的破坏和人类毁灭的危险。科技的发展是人类改变大自然,向大自然索取的能力增强了,很快就能炸平推平一座山,这比愚公移山的能力要厉害的多了。过度的开发矿产,造成地下水水位急剧下降,地面河河水断流:提取冶炼,又造成水资源污染,空气污染,导致各种癌症喷发。</p><p class="ql-block">核能的利用,核废料的处理与核废水的排放,对世界的影响将使致命性的。海洋虽然广阔,但随着人类不断而且越来越强的废水排放速度,几十年几百年后,它会变成什么样呢?会不会发生质的变化,进而影响人类的生存呢?</p><p class="ql-block">尤其是核武器的研发,现存的核武已可以把地球炸几遍了,还有不少国家还在持续谋求研发核武。人类将来会不会被自己的科技毁灭呀?</p><p class="ql-block">这是我对人类过度滥用科学技术的忧虑,也是我写这节诗的初衷。</p><p class="ql-block">2025.6.27</p> <p class="ql-block">独孤行,男,生于大饥荒之末,经历文革与改革两个时期,获得经济与法学两种文凭,喜欢哲学与文学,有诗云:“哲学,是阳光,照亮我的人生;文学,是雨露,滋润我的生命。”已出版有诗文集《风中尘埃》、新诗集《苍茫独行》和叙事诗《中国神话史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