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尖下的哈佛(再见哈佛)(原创钢笔画🖋)(10)

皖儿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012 年秋,在经历了八年的等待之后,终于走进了哈佛大学的课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那天,我选了肯尼迪学院的“公共管理”课程,想一睹哈佛大学的风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哈佛没有让我失望,离开课还有几分钟,圆弧形小教室已座无虚席,我庆幸自己来得早,抢了个好位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课堂气氛是轻松互动的,学生发言很踊跃,时不时有学生提出各种问题和教授探讨,就像开研讨会,我原本紧张的神经也松弛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虽然是初来者,却也有些亲切感,一堂课下来,哈佛大学的神秘感似乎消失了很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喜欢这样的课堂氛围,喜欢那些年轻,充满活力,思维敏捷的学生,和他们在一起,世界也变得充满希望,生机勃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些年轻的学子,他们是人类的未来和希望,他们的今天就是人类的明天,他们的使命感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兴衰成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以“国家富强,民族兴亡”为己任,应该是青年人最优秀的品质,正如肯尼迪所说: “不要问你的国家为你做了什么,而要问,你为你的国家做了什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