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国父游公园

德信

<p class="ql-block"> 前 言</p><p class="ql-block">北京天安门西侧有一公园叫中山公园,是专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建。孙中山(1866年11月12日-1925年3月12日)是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的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帝反封建的旗帜,终结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所以被国人尊为“国父”。其革命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思想影响深远。‌‌全国包括台岛建有中山公园约70座,北京的中山公园初称中央公园,是当时北京城内第一座公共园林。民国十七年(1928年)改名为中山公园。园内有辽柏、社稷祭坛、中山堂、保卫和平坊、兰亭碑亭、格言亭、蕙芳园、唐花坞等著名景观。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等党和国家领导曾来园内参加大型游园活动。</p><p class="ql-block">我每到天安门广场,少不了要到中山公园游览一番,只因为孙中山先生是我敬重的伟人之一。这不,2025年6月25日上午,我再次踏入中山公园。</p> <p class="ql-block">公园南门</p> <p class="ql-block">一进公园第一眼看到的是银白色碑坊,正中有“保卫和平”四个金黄色大字,前面便是掩映在松柏树中的孙中山铜像。</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铜像</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历史地位与影响</p><p class="ql-block">他被尊为“国父”,其革命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思想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1925年病逝于北京,葬于南京中山陵,遗言“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成为激励后人的精神遗产。‌‌</p> <p class="ql-block">山门</p> <p class="ql-block">山门前的石狮</p> <p class="ql-block">石狮</p><p class="ql-block">此对石狮是1918年河北大名镇守使王怀庆和统领李阶平发现并捐献给公园的。二狮重8800余斤,为蹲坐式,直背挺胸,姿态雄伟。1956年经考古专家鉴定"为宋代遗物,距今已有千年历史"。20世纪60年代,为保护石狮,公园职工将其埋藏,直至1971年才得以重新与游客见面。</p> <p class="ql-block">孙中山的思想与贡献</p><p class="ql-block">‌三民主义‌:民族独立(反帝反封建)、民权自由(建立共和)、民生改善(土地改革)。‌‌</p><p class="ql-block">‌《五权宪法》‌:主张行政、立法、司法、考试、监察五权分立。‌‌</p><p class="ql-block">‌著作‌: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为近代中国政治理论奠基。‌‌</p> <p class="ql-block">格言亭始建于1915年,原刻有八则中国古代先贤格言,后因历史原因被磨去,现为公园内具有文化意义的景观建筑。</p> <p class="ql-block">长廊</p> <p class="ql-block">中山堂</p><p class="ql-block">在园内最北面</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始建于一四二一年(明永乐十九年)原名"社稷坛拜殿"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时休息或遇风雨在此行礼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座精美壮观的明代木结构大殿,建筑内部不做天花吊顶,所有梁架全部外露,"金砖"墁地,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品,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一九二五年孙中山先生在北京逝世后,将此殿作为灵堂,停灵吊唁和公祭孙中山先生为纪念我国这位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一九二八年将此殿正式更名为"中山堂"一九四九年以后,中山堂由北京市政协管理如今,这里已成为国家纪念孙中山的重要场所。</p> <p class="ql-block">社稷祭坛</p><p class="ql-block"> 社稷祭坛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按《周礼》"左祖右社"的营国定制建造于故宫午门之外、阙右门西侧,是中国现存唯一的封建帝王祭祀社稷神的国家祭坛。社,为土神;稷,为谷神。祭坛位于内坛核心区,正方形、三层,青白石砌筑,高0.96米。上层按东青、南红、西白、北黑、中黄,铺设五色坛土,俗称"五色土",象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坛台中央立"社主石"、亦称"江山石",上锐下方,表示"江山永固"。明清两朝皇帝每年的农历二月、八月上戊日例行在此举行祭祀仪式,祈求五谷丰登、国泰民安。占地面积3921平方米。</p> <p class="ql-block">神厨、神库</p><p class="ql-block"> 神厨神库为社稷坛附属建筑,神厨在北,神库在南,各5间,均为悬山黄琉璃瓦屋面,金龙枋心旋子彩画,建筑面积651.2平方米。神厨为制作祭品、存放各种厨具的处所;神库用于安放太社、太稷、后土句龙氏、后稷氏神牌、神龛及各种陈设、祭器等物品。</p> <p class="ql-block">馆史园</p> <p class="ql-block">石雕兽头</p> <p class="ql-block">施从云烈士像遗座</p> <p class="ql-block">铜壶</p> <p class="ql-block">习礼亭</p><p class="ql-block">习礼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原址位于正阳门内兵部街鸿胪寺衙门内,是明、清两代专供官员及使臣演练朝觐礼仪的场所。1915年迁建至中中山公园),位于南坛门南侧。建筑为黄琉璃瓦六角形亭阁,现存状态为关闭,该建筑曾被19世纪外国记者誉为"北京城最迷人的景致之一",其艺术水准被认为超越紫禁城角楼。</p> <p class="ql-block">蕙芳园</p><p class="ql-block">蕙芳园原址是公园的育花温室区,1988年为弘扬中国兰花文化,将此区域改建为观赏兰花为主的蕙芳园,1990年9月正式对外开放。</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仙人承露台石座</p><p class="ql-block"> 原位于圆明园之绮春园涵秋馆景区,建于清嘉庆年间,其上原有承露仙人铜像,1860年圆明园罹难后铜仙人不知去向。为圆明园文物免遭盗毁,石座于1925年运至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保护,先置于南门内广场为石灯台基座,1952年拆除,后分体陈放于筒子河畔,2024年8月移置于此处。</p> <p class="ql-block">宋庆龄(1893年1月27日—1981年5月29日),孙中山夫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国家名誉主席,伟大的爱国主义、民主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举世闻名的二十世纪的伟大女性。她青年时代追随孙中山,献身革命,在近七十年的革命生涯中,坚强不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始终坚定地和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站在一起,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为妇女儿童的卫生保健和文化教育福利事业,为祖国统一以及保卫世界和平、促进人类的进步事业而殚精竭力,鞠躬尽瘁,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中国人民、海外华人华侨的景仰和爱戴,也赢得国际友人的赞誉和热爱,并享有崇高的威望。1</p><p class="ql-block">1981年5月29日,宋庆龄因病在北京寓所逝世。</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p><p class="ql-block">靳德信,大同阳高人,退休教师,喜欢文学,爱好书法,乐于文艺活动,作品散见于阳高《杏苑》、《九九文学》及网络平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