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6月24日,骄阳似火。又到老年大学暑假放假时,古典诗词班的初、中级班学员汇聚一堂,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茶話会。有朋友会说,茶话会再普通不过,不就是喝喝茶、聊聊天吗?错了,诗词班继去年春季期末成功举办“红色经典咏流传”毛泽东诗词朗诵会后,本期末又精心组织了一场丰富多彩、激荡人心的精神盛宴,不信,请看:</p> <p class="ql-block"> 其一,纪念抗战胜利八十周年拉开帷幕。根据学校党支部的部署,诗词班把纪念活动作为茶话会的主题。背景墙是陈礼勤老师制作的抗战胜利八十周年的幻灯片。陈老师开场白:“当我们在敞亮、凉爽的教室里吹着空调,喝着热茶,尝着糕点的时候,远隔万里的中东却是战火纷飞,伊朗百姓正遭受以色列一轮又一轮的轰炸。一位来中国访问的伊朗妇女面对记者镜头表达有家难归的悲愤,对比战争下的残垣断壁、死伤无数的儿童妇女,华夏人民,生活安定,何其有幸!然而,八十年前,旧中国同样遭受过日本鬼子的铁骑蹂躏,这段屈辱历史,我们千万不能忘记!”</p> <p class="ql-block"> 接着,班级党员同志上台,激情澎湃地唱起了《游击队之歌》,全班同学起立跟唱,有的还情不自禁打起拍子。党小组长林建德即席发言,他说:今天上午十点,党中央将要发布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的一系列活动安排,我们今天以这样的方式响应各级党组织的号召,意义重大。他深情地讲起了学习毛主席光辉著作《论持久战》的体会,并朗读了“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日本鬼子)这匹野牛就非烧死不可”的精彩论述。</p> <p class="ql-block"> 最后,全班同学在陈老师的带领下,豪情满怀地背诵了毛泽东诗词《念奴娇·昆仑》“……安 得 倚 天 抽 宝 剑 , 把 汝 裁 为 三 截 ? 一 截 遗 欧 , 一 截 赠 美 , 一 截 还 东 国 。 太 平 世 界 , 环 球 同 此 凉 热 。”歌声、诵读声冲破时空,久久地回荡在学校宽敞的楼层中。</p> <p class="ql-block"> 其二,功夫在诗外。同以往的座谈会一样,陈老师都会别出心裁地准备一个好节目,给同学们带来意外惊喜,就像年末那次,他给大家讲的是怎么写春联,让同学们在春节即可学以致用。几周前他给大家预告,他的讲座一定会让大家喜欢,同学们深信不疑。果真,这次带给大家的是“怎么欣赏画、让画更有意思?”的主题,民间早有诗画同源的说法。陈老师从中国画与西洋画的发展史、流派、风格、特点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同时晒出多幅中外名画供大家欣赏。陈老师以自己的视角、深思熟虑回答了长期困扰书画界的“像”与“不像”的问题:我觉得画画最关键的问题不在于怎样画。不在于采用“逼真”“神似”还是“抽象”,而在于你为什么要画画。简单地说就是画画是有目的的,画什么是由你的思想决定的。有目的,有思想的画才有意思。</p> <p class="ql-block"> 其三,尊师重教,其乐融融。茶话会得益于班主任和班委们的精心组织、充分准备,座谈会开始前,赵惠萍、杨彤、唐碧芳、刘安娥、廖伟春、许小玲等几名热心人早早把各色糕点、花生、小番茄摆上桌台;能歌善舞的沈玉美主动承担起为大伙泡茶续水的任务,忙的不亦乐乎;有摄影写作爱好的张宁、林建德抓紧摄像和素材的收集......</p> <p class="ql-block"> 当滚烫的开水注入茶壶的那一刻,满屋飘起大红袍的芳香,玉美把头泡茶用茶盘托着,分别敬上陈礼勤老师、班主任林远慧老师以及为全班付出辛勤劳动的班长陈娟娟同学。从上午九点到十一点,教室内充满时而放歌的热烈,时而倾听讲座的寂静,时而发自内心的鼓掌与欢笑。时间不知不觉过去,班主任林老师激动的对大家说,“我同时担任多个班级的班主任,但我依然要感谢班干部和志愿者,是你们帮我分担了很多工作,做你们古典诗词初、中级两个班的班主任深感荣幸”!</p> <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我忽然想起,原准备参加歌咏的《抗日军政大学校歌》(因为背景墙没有解码器无法投放),这次茶话会的成功举办,不正是歌词中“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真实写照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林建德 写于2025年6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