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30日下午,我在浏览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群网页时突然发现该网计划在十堰举办“不朽的军魂《人物风采卷(续)集新书发布会》”的讯息,立即与郑建平主任沟通,迫切要求参会,在得到郑建平战友的回复后并被拉进“情漫襄渝”大群后,心情特好并作相关准备。</p> <p class="ql-block">(和郑建平战友的微信沟通截图)</p> <p class="ql-block"> 铁道兵会战襄渝铁路,从1968年开始便部署了铁1师、铁2师、铁6师、铁7师、铁8师、铁10师、铁11师、铁13师等8个师及6个师属团和2个独立团等24万来自天南海北的雄师,配属陕西、四川、湖北近59万民兵、民工、学兵在巴山蜀水的崇山峻岭中拉开大幕。铁道兵们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顺利完成了工程,全线有716座桥梁和405座隧道,工程任务艰巨,但铁道兵们通过艰苦卓绝的努力,最终完成了任务。</p><p class="ql-block"> 襄渝铁路东起湖北襄樊,西止重庆。我当年在四川达州段铁7师31团服役,虽然也随连队分别在洲河大挢、大巴山火车站、安康大桥参过战,但是十堰却从冇去过。这次机会难得,虽然年老体弱,但参加这样全国规模,而且是后铁道兵时代的一次老铁集会就非同小可了。</p> <p class="ql-block"> 为了参加这次有特殊意义的新书发布会,我特邀了熊瑞华老战友同行,他是我2019年为参加铁道兵战友网举办的一次文学创作大赛而以“款款铁兵心,浓浓战友情”为题写的一篇人物报道并获优秀奖,估计这次出版的铁道兵丛书里肯定能刊用,带他赴会定有特殊意义;同时我又以“情牵襄渝、整装待发”为题在朋友圈发了一个美篇作品,岂料这个美篇讯息被身在十堰的小老乡捕捉到并及时给我联系。</p> <p class="ql-block"> 这次参加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6月6日在十堰举办的“情漫襄渝”——《不朽的军魂.人物风采卷(续)》新书发布会,因我有腰疾,不能参与7号以后的活动,准备8号返回通山,预留7号一天满足小老乡的盛情意愿。</p> <p class="ql-block"> 6月5号早上我和瑞华二人乘网约车从通山岀发,11点在汉口火车站坐高铁,下午1点在十堰东站便遇到了多年未见的涂廷保老乡接站。让我非常暖心非常感动!</p><p class="ql-block"> 涂廷保的网名称阿宝,他和我当年都是乡镇企业负责人,关系很铁,他是77年恢复高考,在十堰上学,并在(二汽)东风技师学院工作退休的高级经济师,他爱人熊丽波祖籍是罗田,岳父是支援大三线建设的退休老干部,他们一家子都是新十堰人。</p> <p class="ql-block"> 阿宝是湖北汽车工业学院的讲师,高级经济师。1985年他被公派至德国学习职业教育,回国后从事德国双元制模式理论教学工作,历任学院理论教研室副主任、主任等职,并参与学院lS0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兼任该体系秘书长,并被学院派往广东湛江和江苏昆山筹建分校并担任校长一职,曾获湖北省职业教育特殊贡献奖。</p><p class="ql-block"> 1985年春节期间,阿宝从德国学习回老家过年,被我知道后,我在文化站专门为这位留洋回乡探亲的小老乡举办了一期座谈会。那个年代在我们这个偏僻的山区里竟有个老乡能岀国学习可是件不得了的新闻,我特别重视并和阿宝商量,邀请他母校的老师、同学及横石当地部分青年人听其讲述出国留洋的故事及国内改革开放所带来的新气象,令他终生难忘。这次阿宝在车上谈及,我还深感意外,亏他还记得我的这次举动。</p> <p class="ql-block"> 6月7号,其他人都上武当山去了,阿宝8点准时开车来皇冠酒店接我俩,车上问我这一天怎么安排,我说听他指挥,于是我们在十堰市内一天游便从参观十堰汽车博物馆开始。</p> <p class="ql-block"> 进入博物馆前,在广场上遇见某一学校组织“探寻“马灯”精神,致敬车城建设者”的小型活动,儿童们在老师的协助下,每人手提一盏当年铁道工人常用的小马灯,一面进行传统教育,一面诉说着十堰及襄渝铁路的前世今生,看着这幅场景令我深为感动,这就是十堰,这就是十堰人在潜移黙化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东风汽车博物馆,首先是感到这个博物馆的规模很大,里面对“二汽”最早的提出、规划、实施,第一辆东风牌卡车下线到批量生产,还有多种多样军用车辆及各种型号的大型货车的研发、生产应有尽有,从历史文献、照片、视频及实物展示,内容十分丰富。</p> <p class="ql-block"> 参观馆内展览时,看到这几幅展版的图片及说明,我顿感亲切和眼熟,1971年3月,为庆祝襄渝铁路湖北段通车到十堰,镜头里展现的几乎都是军人——也就是我们那一代铁道兵们。而上面反映的仅湖北段铁道兵1师牺牲官兵就达196名,如今他们都留在了老营烈士陵园。</p> <p class="ql-block"> 十堰别称车城,因东风汽车而繁荣并享誉中外,一百多万人来自五湖四海,是一个典型的移民城市。来十堰不参观这个博物馆是个遗憾的事,于是在这块厂牌前留影是值得纪念的。</p> <p class="ql-block"> 离开博物馆,我提出想去黄龙古镇看看,阿宝便开车直奔黄龙镇,岜料我在网上搜索关于黄龙镇旅游渡假区古色古香的情景竟然没找到,很扫兴!于是阿宝提出去品尝当地著名的“黄龙鱼头”。</p><p class="ql-block"> 中餐,我们点了一份红烧鱼头,两个小菜,两瓶冰冻啤酒(阿宝因开车不能饮酒),没想到这个鱼头做的有特色,特别好吃,我对阿宝说,这是我退休十几年来品尝到最合味口的鱼头,没白来黄龙镇一游,真的,值得点赞!</p> <p class="ql-block"> 下午,因大雨,我们便没去其他地方,由阿宝安排直接入住酒店。晚上他以家宴接待我俩,阿宝爱人熊丽波夫人热情地准备了一大桌丰盛酒菜,同时请来我们通山燕厦老乡夫妻俩作陪。男老乡是大学毕业后直接分配到东风汽车厂工作的高级工程师,他爱人是某一学校的支部书记。</p><p class="ql-block"> 老乡见老乡,乡音乡情就特别亲切。席间,我将这次新书发布会发的《不朽的军魂.人物风采卷(续)》新书赠送给主人,气氛特别和谐!</p> <p class="ql-block">(阿宝住的“阳光蓝山郡”是十堰张湾区的高档社区,这里高楼林立,一派现代化城市景象让人另眼相看)</p> <p class="ql-block"> 6月8日是我们的返程日,因为我们预订的十堰——汉口的高铁票是上午11点,时间充足,于是阿宝9点多就开车来接我俩,从蓝山郡假日酒店出发,走车城路——北京路——十堰东站,一路上边看沿线风景边听阿宝的解说,一路领略十堰风光,一路陶醉于车城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 路上,阿宝说,没有铁道兵修建襄渝铁路,就不会有十堰这座城市,十堰人心里永远都感恩你们铁道兵呢!</p><p class="ql-block"> 多谢了!我的老朋友阿宝及熊丽波夫人,谢谢你们在异乡这么热情款待通山老友!</p><p class="ql-block"> 谢谢十堰,让我们见识了车城新景象!</p><p class="ql-block"> 谢谢这次新书发布会的组织者“铁道兵战友网文学创作中心”提供了这次的十堰际会! </p><p class="ql-block"> 谢谢以姚尚明处长为首及十堰当地老兵志愿者的热情接待及无私奉献!</p><p class="ql-block"> 同时也应谢谢这次“十堰遇乡音”机会,让我的这个美篇作品面世!!!</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