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文化园、凉粉文化园,——大同浑源游(3)

弓长张

<p class="ql-block">  在浑源游览期间,最明显看到的有两点。第一、满大街黄芪收售店。第二、比比皆是的凉粉吃食店。原来这里是我国著名的中药材黄芪之乡,还有号称“雁北第一小吃,云中绝味”之美名的凉粉。县里前几年建立了黄芪文化园、凉粉文化园,把小产品做成了大产业。</p> <p class="ql-block">  黄芪文化园占地面积32亩,总投资8000万元,总建筑面积11000多平方米,据城区有3公里,是全国首家黄芪文化园,也是浑源全域旅游中集黄芪文化体验、生产加工、康养休闲、研学旅游、民俗体验为一体的3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黄芪—— 豆科黄芪属。多年生草本,高50-100厘米。主根肥厚,木质,常分枝,灰白色。茎直立,上部多分枝,有细棱,枝干有白色柔毛。羽状复叶有13-27片小叶;托叶离生,卵形,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卵形。总状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花冠黄色或淡黄色。荚果薄膜质,稍膨胀,半椭圆形,种子3-8颗。 </p> <p class="ql-block">  中医认为黄芪的最大功效就是补气,被称为补气之王。黄芪的药用历史悠久,据记载,汉代《神农本草经》首次将黄芪(当时称“黄耆”)列为上品,至今已有2000年历史。</p> <p class="ql-block">  黄芪在现实中到底是长啥样呢?我觉得黄芪特别像槐树,叶子像,花也像,结的豆荚也像,不过比槐树矮太多了。↓</p> <p class="ql-block">  浑源黄芪被称为“金盏银盘菊花心”。</p> <p class="ql-block">  这是2021年在县农业局举办的恒山黄芪大赛中荣获了状元芪称号。芪龄50年以上,生长于官儿乡黄崖村张熊沟。↓</p> <p class="ql-block">  这是黄芪大赛上获得榜眼、探花的老黄芪!↓</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有古代著名的诗词大家的涉及黄芪的诗作。有唐朝王维、白居易、宋朝的苏轼、晁补之。</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几个黄芪菜谱。有养生黄芪炖家鸡,黄芪养生汤,黄芪嫩豆腐,黄芪养生鸡肚煲,黄芪花蔬菜丸,黄芪煎羊肉。↓</p> <p class="ql-block">  二楼是黄芪的销售与体验馆。↓</p> <p class="ql-block">  如今浑源黄芪种植面积28万亩,其中规范化种植面积23万亩。共有黄芪种植加工销售的企业、合作社、个体工商户297户,从业人员超1.5万人。黄芪全产业链年产值达5亿元,加工产值达15亿元,带动了许多农户脱贫脱困,发展前景非常不错。</p> <p class="ql-block">  二、凉粉文化园</p><p class="ql-block"> 凉粉文化园在黄芪文化园的南侧,项目总投资5400万元,总建筑面积8270平方米。</p><p class="ql-block"> 一层为凉粉文化展馆,设有凉粉博物馆,全面展示浑源凉粉的历史渊源、发展传承、制作工艺等文化内涵。二层是浑源凉粉美食体验区。形成了从土豆种植、淀粉加工到凉粉生产、销售及文化旅游的全产业链发展模式。</p> <p class="ql-block">  凉粉,素有“雁北第一小吃,云中绝味”之美名。我和老伴也吃了两次当地的凉粉,感觉味道不错,老板认为是因为我们一点不能吃麻与辣,味道打了折扣。问起当地人夏天天热吃凉粉,冬天这里比北京冷许多还能吃吗?当地人回答说,冬天也吃,放上辣椒也不冷。</p> <p class="ql-block">  文化园中关于凉粉的起源、凉粉的演变、凉粉的传承有比较详细图文讲述。</p><p class="ql-block"> 凉粉起源于北魏时期:当时管粮官和军厨为解决粮草不济问题,用莜麦、荞麦、豌豆等磨成粉,加水和面,在热锅中搅拌成糊状粉坨,划成条状,配以盐水、葱花等调料,让士兵充饥,这便是凉粉的雏形。↓</p> <p class="ql-block">  清朝时期原料改进:清朝乾隆年间,引入土豆种植,土豆丰收后,浑源人逐渐用土豆淀粉取代莜面和荞面制作凉粉,并不断改进,形成了如今配料丰富、味道香美的浑源凉粉。土豆是银白色的,莜面与荞面微黄如金,所以人们把凉粉亲切的称为“金裹银”。</p> <p class="ql-block">  电石灯下吃凉粉。过去的凉粉摊主就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挑担上有一个长条桌,两条长板凳,桌上摞着几个粗瓷大碗,旁边放几个调料罐。点燃电石灯,南来北往的人聚在凉粉摊子周围,吸溜吸溜一碗美味的凉粉,聊着家长里短,透着一股乡情的亲切。↓</p> <p class="ql-block">  过去商贩制作凉粉过程中的一个绝活,就是把手掌当案板来切凉粉。据说这样切出来的凉粉沥水更干净,还有切粉坨的时候不直接切到底,可以形成较大的切面,可以挂汁丰满入味,这个图片就是演示的这一片段。↓</p> <p class="ql-block">  浑源凉粉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全县从事凉粉的企业和个体户有200多家,夏季凉粉摊点达800多家,从事凉粉产业经营及辐射的劳动力达1万余人,近三分之一的农户从中受益。研制出专用的生产设备与技术,让浑源凉粉走出了国门。研制创新出了新的种类,包括小杂粮系列凉粉、水果凉粉等。</p> <p class="ql-block">  谢谢观看。</p><p class="ql-block"> 拍摄时间:2025.5月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