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三峡大坝及岸上景观。</h1><h1> 本文为继上文《乘坐游轮逛三峡》(游轮上的活动) 后呈上的另一篇拙文,从本文开始将正式涉及“ 长江三峡 ”的相关內容。本文全称为《乘坐游轮逛三峡》微型连环画(小人书),第二部分(拦河大坝与船闸、长江三大峡谷、三峡之巅及神女溪)第一小部分(拦河大坝与船闸),简称则为:《乘座游轮逛三峡》(拦河大坝与船闸)。 希望朋友们喜欢。 </h1><h1> 本文主要內容就是与朋友们分享三峡枢纽工程中的拦河大坝、升船机和船闸这些建筑的相关信息。</h1><h1> 注:由于本次三峡之旅的游轮方并没有安排通过拦河大坝的行程,同时也由于拦河大坝的管制規定,因此本文中的图片和视频有部分来自网络。</h1> <h1> 三峡大坝雄姿。</h1><h1> 三峡拦河大坝为混凝土重力坝,浇筑的混凝土总量达到了2,807万立方米。三峡拦河大坝长度为2309.475米,坝底总长度为3,335米,设计的蓄水位为175米,库容蓄水量393亿立方米,相当于2800个西湖水量。</h1><h1> 三峡大坝于1994年12月动工建设,2020年整体竣工验收全部程序。</h1> <h1>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长江三峡航运。</h1><h1> 那时,长江三峽段的航运基本上都是吨位较小且无动力的木质船只。船只下行主要靠水流的自然力,上行则完全靠纤夫的人力来拖动(少部分船只也有张帆借助风力的)。</h1> <h1> 上个世纪四十年代的三峡纤夫。</h1><h1> 过去,船只上行时, 一艘普通船只都需要十几到二十个壮男纤夫的相互配合、竭尽全力才能确保其正常航行。</h1> <h1> 建设三峡大坝之前的三斗坪。</h1><h1> 三斗坪位于中国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西南部,地处长江西陵峡中段南岸,黄牛岩北麓。具体位置信息如下:</h1><h1> 三斗坪镇是宜昌市夷陵区唯一江南乡镇,东接点军区桥边镇,南接点军区土城乡,西交秭归县茅坪镇,北与乐天溪镇、太平溪镇隔江相望;</h1><h1> 东经110°52′30″至110°11′15″,北纬30°42′30″至30°52′30″,镇域面积约178平方公里;</h1><h1> 长江南岸,沿江分布,可俯瞰长江与三峡大坝。 黄牛岩,镇北的自然山体,可乘坐缆车或徒步登山,是观景最佳点。三峡人家、三峡大坝为邻近的两个5A级旅游景区,可近距离感受工程成就;</h1><h1> 1985年置镇,因三峡工程选址而闻名,现为“ 三峡坝首第一镇 ”,拥有石牌要塞、大江截流园等特色景点。</h1> <h1> 远眺雾中的三峡大坝。</h1><h1> 清晨薄雾中,三峡大坝若隐若现,混凝土巨墙在晨曦中显露巍峨轮廓,涛涛江水在坝下涌流,形成了一幅动静结合的天然画卷</h1> <h1> 三峡大坝雄姿。</h1><h1> 三峡拦河大坝建成后长江回水660公里至重庆,大坝水位由62米升到175米。</h1> <h1> 三峡大坝由拦河大坝、发电厂房、泄洪坝段和通航建筑四大部分组成。网络视频</h1> <h1> 三峡大坝。</h1><h1> 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以185米高度身躯拦住393亿立方米洪荒之力,展现人类驯服自然的壮举。</h1> <h1> 三峡大坝。</h1><h1> 宜昌东站到三峡游轮码头距离67公里,驾车需要1小时20分钟,途径三峡大坝、坛子岭。没有公交汽车直达,但可以转车或包车前往,商务车价格约500元。</h1> <h1> 三峡大坝冲沙操作。</h1><h1> 三峡大坝用它那钢铁般的脊梁撑起防洪、发电伟绩,成为中华民族水利工程的巅峰之作。</h1> <h1> 航拍三峡大坝。网络视频</h1> <h1> 三峡大坝雄姿。</h1><h1> 平湖蕴藏无尽的势能,为未来的奔涌蓄足动力,象征生命不息的循环。</h1> <h1> 从游轮房间阳台看三峡大坝(大坝内侧)。</h1><h1> 江水涌流如脱缰之群马,浪涛拍打岸边发出“ 哗哗 ”声,远处的群山在云雾中若隐若现,这一切恰似一幅流动的山水画。</h1> <h1> 三峡大坝冲沙泄洪。</h1><h1> "雾霭中若隐若现的巨坝,如银河闪烁,展现神秘而震撼的美感"。</h1> <h1> 泄洪中的三峡大坝。</h1><h1> 曾杀机暗藏的礁滩乱石 ,如今,千年险滩沉入高峡平湖,古人惊叹的伟力被驯服于人类智慧。</h1> <h1> 壮观的三峡大坝泄洪。</h1><h1> 蓄势静如渊,泄洪奔如虹,诠释自然与人类力量的和谐共生。</h1> <h1> 三峡大坝和升船机。</h1><h1> "大坝横江擎日月,平湖映宇锁龙虬",描绘其雄伟姿态与长江的壮阔。</h1> <h1> 三峡大坝升船机。</h1> <h1> 三峡大坝夜景。</h1> <h1> 三峡大坝夜景。</h1><h1> 三峡大坝的景色融合了自然生态的灵动、历史文化的厚重与现代工程的雄伟,通过光影、声音和动态景观,呈现出一幅跨越时空的壮美画卷。</h1> <h1> 三峡大坝夜景。</h1><h1> 夕阳余晖洒在大坝上,金红色光辉映照其雄伟身姿;夜晚灯光亮起,如同璀璨星辰,与江面波光交相辉映。</h1> <h1> 三峡大坝夜景。 </h1> <h1> 三峡大坝的三大主要作用:防洪、通航和发电。网络视频</h1> <h1> 三峡大坝、升船机和双向五级船闸的相互位置图示。</h1><h1> 从这张图片上的 三峡大坝、升船机和双向五级船闸相互位置来看,升船机和船闸位于大坝的左侧离拦河大坝主体比较远。若乘坐游轮由升船机或船闸来通过大坝,在此过程中乘船者对三峡大坝的观览效果的确大打折扣,远不如在大坝的右下游处的近距观览点更佳,原因如下:</h1><h1> 首先,由于蓄水的原因三峡大坝的主坝体在上游方向只露出水面很少部分,展现在眼前的仅仅是一个巨大的湖面而已,对拦河大坝来说几乎没有什么较大的观览价值。而只有大坝的下游方向才可以比较完整的观览到三峡大坝整体的全貌;</h1><h1> 其次,通过升船机或船闸越过大坝的船只在其过程中,对于船舶和游客来说完全是一种处于较封闭的状态。当越过大坝后还必须顺引航道向下游行驶相当远的距离才进入长江主航道。此时的此位置对于完整的观览整个大坝来说已经意义不大了;</h1><h1> 其三,船只通过升船机或船闸越过大坝并不是即来即走的,先要报备,再进行依序安排(2018年1月游轮过坝优先权被取消)。加上船舶过闸的实际耗时,船只越过三峡大坝少则一天以上,多则三、两天也是有可能的。这样的耗时,一般游轮方和船上的游客对此估计也是难以被接受的。</h1><h1> 最后,从升船机或船闸越过三峡大坝的游轮虽然亲自体验到了越坝的奇妙感觉,但是大概率是不会再安排前往大坝右岸下游近距观览大坝了。这样虽然亲自体验到了过坝的快感,但是,却失去了近距观览大坝全貌的绝佳机会,这样看来,还是觉得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h1><h1> 从上面这几方面来看,三峡游轮将起、终点设在大坝上游,然后在游览中增加一个近距观览三峡大坝项目,这样的设置完全是比较明智的选择。作为游客来说,只要详细了解相关的信息后也会予以充分理解并接受的。</h1> <h1> 大多数三峽游轮都将起始或终到点都设置在三峡大坝的上游方,其原因也让人感觉到很无奈。网络视频</h1> <h1> 在专设的近距观览点看三峡大坝。</h1><h1> 晨曦的薄雾中,大坝巍峨轮廓在雾霭中显现,混凝土巨墙撑起新的天地,涛涛江水的涌流见证了人类改造自然的坚韌决心。</h1> <h1> 这个三峡大坝观览点还真不错。</h1> <h1> 与三峡大坝同框。</h1> <h1> 三峡大坝近距观览点。</h1> <h1> 在此景点近距观览三峡大坝的确不错。</h1> <h1> 与三峡大坝近距同框。</h1> <h1> 与三峡大坝近距同框。</h1> <h1> 与三峡大坝近距同框。</h1> <h1> 与三峡大坝近距同框。</h1> <h1> 与三峡大坝近距同框。</h1> <h1> 与三峡大坝近距同框。</h1> <h1> 与远离的三峡大坝同框。</h1> <h1> 三峡大坝、升船机和船闸。</h1><h1> 从这张图片来看,乘坐:游轮通过大坝升船机或船闸来对三峡大坝的观览效果的确不如在大坝的右下游处的近距观览点好。</h1> <h1> 三峡大坝、升船机和船闸。</h1> <h1> 三峡大坝、升船机和船闸夜景。</h1> <h1> 三峡大坝、升船机和船闸夜景。</h1> <h1> 三峡大坝和升船机。</h1> <h1> 大坝施工曾用过的工程机械。</h1> <h1> 大坝施工曾用过的工程机械。</h1> <h1> 大坝施工曾用过的工程机械。</h1> <h1> 大坝施工曾用过的工程机械。</h1> <h1> 四面体。</h1><h1> 大坝施工中曾用于长江截流的四面体,为坚硬的花岗石,呈三角形、四个面,每个重约28吨。</h1> <h1> 水轮机螺旋桨。</h1> <h1> 水轮机样品。</h1> <h1> 在三峡大坝体验升船机。</h1><h1> 垂直升船机工作原理很简单,就和电梯差不多,只不过因为是船坐电梯,所以得有水。承船厢的作用就是相当于一个大盒子,里面装上水,将船只驶入承船厢,通过机械驱动,将船升至上游,或降至下游。</h1> <h1> 三峡大坝升船机。</h1><h1> 三峡大坝升船机是三峡工程的标志性工程。</h1><h1> 升船机 位于三峡大坝左岸双线五级船闸南侧,是三峡工程永久通航设施之一,主要用于3000吨级客轮、旅游船及部分货船的快速过坝;</h1><h1> 它是全球最大、技术难度最高的升船机之一,采用齿轮齿条爬升式设计,总长约5公里,提升高度113米(约40层楼),承重达1.55万吨;</h1><h1> 船舶进入承船厢后,通过两侧齿轮与固定齿条啮合,由动力系统驱动齿轮转动,带动承船厢沿塔柱垂直升降。此方式比传统钢丝绳卷扬式更安全可靠;</h1><h1> 船舶定位后,液压系统将船体提升至目标水位,单程过坝时间约40分钟,相比传统船闸效率提升约1/5-1/6;</h1><h1> 填补了国际升船机技术空白,推动全球水电工程技术发展;</h1><h1> 首次在国内应用齿轮齿条爬升平衡式垂直升船机技术,攻克了超大吨位、高水位变幅等世界级难题,标志着我国在大型装备制造领域取得重大突破。</h1><h1> 三峡大坝升船机的船厢有效尺寸为长120米、宽18米,正常水深为3.5米。这些尺寸决定了能够通过升船机的船舶的最大尺寸。升船机的最大提升高度为113米,最大提升重量为1.55万吨,能够容纳3000吨排水量的船舶。以上参数确保了升船机能够安全、高效地提升和运输符合尺寸要求的船舶过坝。</h1> <h1> 三峡大坝升船机。</h1><h1> 为让更多船舶安全坐上“电梯”,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首先展开适航船舶审验工作。该局通航指挥中心通过“三峡升船机航运调度系统船舶基础资料库”,对近年来通过三峡大坝的船舶进行梳理,筛选出符合条件1000多艘船舶,通过电话、GPS短信、通航信息播发等多种方式通知船方及相关航运企业,要求他们提交所属船舶首部线型图资料,以便升船机设计部门核验,取得过机资格。</h1><h1> 据悉,三峡通航管理局已经收集到800多艘船舶的首部线型图资料,253艘船舶通过了升船机设计单位的适应性核验,其余500多艘船舶正在核验中。</h1> <h1> 三峡大坝升船机。</h1><h1> 三峡大坝升船机将过坝船舶提升113米(约相当于40层楼高度)方能越过拦河大坝,整个过程仅需 10分钟。</h1><h1> 核心参数。提升高度 :113米(约40层楼) ;单程耗时 :约10分钟;最大承载量 :15500吨(约20万人的重量)。</h1> <h1> 三峡大坝体验升船机。网络视频</h1> <h1> 三峡大坝升船机。</h1><h1> 三峡大坝升船机主要服务于3000吨级以内的客轮和旅游船,单程过坝总时长约40分钟。升船机通过垂直运输实现快速过坝,10分钟即可完成113米高度的提升,显著优于传统船闸。</h1> <h1> 2016年9月升船机试通航。</h1><h1> 三峡升船机被誉为“巨型电梯”,适航船舶驶入升船机船厢后,按相关设计资料,以每分钟12米左右的速度垂直升降,翻越三峡大坝上下游百米左右的水位高度,相较于三峡五级船闸的一级级地“爬楼梯”,过坝时间大大缩短,是船舶快速过坝通道。</h1><h1> 三峡升船机对过坝的船舶有很严格要求。《三峡升船机试通航实施方案》明确,试通航第一阶段可通过的船舶须满足相关条件:装载普通货种,平面主尺度总长不超过105米,总宽不超过16.8米,水面以上高度不超过18米,吃水暂按2.65米控制,排水量不超过3000吨,经升船机设计部门核验符合防撞装置的船型。其他阶段允许通过升船机船舶的限制性条件根据试通航情况逐步调整优化。</h1> <h1><p> 三峡大坝双向五级船闸。</p><p> 船舶通过三峡五级船闸的过程包括准备工作、船舶进入、水位调整、船舶离开和船闸复位等环节,实现船舶安全高效过坝。全过程采用先进技术,由全计算机控制系统精确协调操作。</p><p> 准备工作,在船舶进入船闸之前,操作人员会进行全面检查,确保所有设备正常运行。这包括检查闸门、阀门和液压系统等,以保证船闸的安全性和可靠性。</p><p> 船舶进入船闸,船舶驶入上游的船闸,上游阀门打开,允许船舶进入。进入后,上游阀门关闭,以维持船闸内的水位稳定。</p><p> 水位调整,如果船舶从上游向下游行驶,船闸会通过打开下游阀门和关闭上游阀门来充水,使水位逐渐上升,直到与下游水位相同。如果船舶从下游向上游行驶,船闸会通过打开上游阀门和关闭下游阀门来排水,使水位逐渐下降,直到与上游水位相同。</p><p> 船舶离开船闸,当水位调整完成后,船舶可以顺利通过船闸。到达另一端时,船舶离开船闸,操作人员会再次检查设备,确保一切正常。</p><p> 船闸复位,船舶通过后,船闸关闭并准备迎接下一艘船舶。这可能包括排空船闸内的水,以便进行下一次升降操作。</p> 三峡五级船闸的设计和建设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如全计算机控制系统,提高了运行效率和安全性。船闸的升降通过水力系统实现,确保了水位的精确控制。整个过程需要精确的协调和操作,以确保船舶的安全和船闸的高效运行。</h1> <h1> 三峡大坝双向五级船闸。</h1><h1> 作为扼守长江“黄金水道”的关键节点,三峡枢纽通航建筑物由三峡船闸与三峡升船机组成。通过三峡大坝的大船,须从三峡五级船闸“ 爬楼梯 ”过坝,小船则通过垂直升船机“ 乘电梯 ”过坝。</h1> <h1> 三峡大坝双向五级船闸。</h1><h1> 三峡大坝五级船闸是集世界之最技术成就与生态智慧于一体的水利工程杰作,其核心设计通过逐级水位差实现船舶安全过坝。</h1><h1> 三峡双线五级船闸全长6.4公里(含引航道),主体段1.6公里,是世界上规模最大、技术最复杂的船闸系统,曾入选世界纪录;</h1><h1> 位于大坝左侧坛子岭外侧,采用双线设计(上下行各一条航道),每线由6个闸首和5个闸室组成,每个闸室长280米、宽34米;</h1><h1> 通过控制相邻闸室水位差(单级落差22-30米),船舶逐级“爬楼梯”过坝。例如,从下游到上游需通过5级闸室,水位落差113米,最终实现船舶升船;</h1><h1> 采用24扇巨型“人字门 ”(单扇宽39.5米、高38.5米),总重850吨,合拢缝隙仅0.2毫米,承担单向水头并具备超强密封性;</h1><h1> 通过注水和放水系统逐级调整闸室水位,避免单级承受超1130吨/平方米的水压,显著降低结构安全风险;</h1><h1> 采用PLC控制系统实现远程操作,涵盖闸门启闭、输水调节等全流程自动化;</h1><h1> 枯水期可减少至四级或三级运行,优化通航效率;</h1> <h1> 三峡大坝双向五级船闸,此为第一级闸。</h1> <h1> 三峡大坝双向五级船闸,闸门正在开启。</h1><h1> 三峡船闸的工作原理就是连通器原理。</h1><h1> 三峡船闸共有五级船闸,当船行使到最低一级船闸时,船闸的进口会关闭,这时开始充水,当水位涨到一定高度时,(与第二级船闸高度齐平)。船进入第二级船闸,又开始充水,以此类推,到达第五级船闸,最后到达上游,利用的是水的浮力和连通器原理。</h1> <h1> 三峡大坝双向五级船闸,闸门正在开启。网络视频</h1> <h1> 三峡大坝双向五级船闸,船只正在驶出船闸。</h1><h1> 船闸是克服河流上建坝(或天然)形成的集中水位差的一种过船建筑物,它是由上下闸首、闸门、闸室等组成。闸室灌水和泄水,使水位升降,象一种特殊的水梯,但它不象普通电梯和升船机那样靠电力升降。船闸的闸首、闸室都是固定不动的水工建筑物,由闸首、闸门、闸室围成固定不动的闸厢,起挡水作用。船舶过闸时,由廊道和阀门构成的输水系统向闸室灌水,闸室水位上升;闸室向外泄水,闸室水位降落。停在闸室的船舶靠水的浮力,随闸室的水位升降,与上游或下游水面齐平,达到克服水位差的目的,通常称过坝建筑物。因船舶过闸是由水的浮力来升降的,因此,营运费用比较低,是过船建筑物中的一种主要型式。</h1> <h1> 三峡大坝双向五级船闸,货船已进入船闸。</h1><h1> 三峡水库设计最高蓄水位175米,也是船闸工作的上游最高水位,下游工作最低水位62米,上下游水位落差为113米,大约相当于40层楼的高度。三峡大坝的船闸位于大坝左侧的坛子岭外侧,是双线五级连续梯级船闸,上水下水船只可同时进行,相当于双向车道,互不影响。每个闸室长280米,宽34米。</h1> <h1> 三峡大坝双向五级船闸,船只入闸口。</h1><h1> 五级船闸每级一个闸室,两端有人字形封水门,船只经一级一级地通过闸室,即可翻越大坝。船闸工作原理是使用物理学中连通器的原理,以上水为例,船只驶入第一个闸室,关闭两端封门,向闸室注水,水涨船高,水载着船只升高,当水位升至和第二个闸室中水位相同高度,打开一二闸室之间的封门,船闸驶入第二闸室。</h1><h1> 然后相同操作下逐级向上,直至驶出最后一级闸室,船只就过了三峡大坝。下水和上水类似,只不过是逐级放水,将水位降至和下一级闸室水位相同。</h1><h1> 因为船只要经过五级船闸,有点像上下爬楼梯的感觉,注水放水都需要时间,所以翻越大坝花费时间相当长,一般情况下,大概需要四个小时左右。</h1> <h1> 三峡大坝双向五级船闸,船只正在进入船闸。</h1><h1> 为保障三峡坝区和长江干线通航安全有序,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将控制三峡枢纽近坝河段待闸船舶数量,安排过坝船舶沿途分区有序锚泊待闸。其中,近坝水域待闸总数按不超过600艘,其中上游、下游均不超过300艘。三峡南线船闸原则上48小时换向一次。</h1> <h1> 三峡大坝双向五级船闸,船只已进入船闸。</h1><h1> 自2018年1月起海事部门取消了所有三峡豪华游轮的优先过闸权,即过三峡大坝的所有船舶都得按顺序排队过闸。这样,因行程时间的原因大部分游轮都取消了过三峡大坝的五级船闸,而将游轮的启、终点设置在了大坝上游的宜昌秭归港。</h1> <h1> 三峡大坝双向五级船闸。</h1><h1> 2025年1月1日,长江三峡通航管理局发布数据显示,2024年三峡枢纽通过量达1.59亿吨,连续三年突破1.5亿吨大关。其中,三峡船闸运行10000余闸次,通过量1.54亿吨;三峡升船机运行4700余厢次,同比增长5.1%。</h1> <h1> 体验三峡大坝升船机的途径。网络视频</h1> <h1> 当年, 建设中的双向五级船闸(旧照)。</h1> <h1> 已获批准的三峡大坝第二船闸及引航道位置。</h1><h1> 三峡大坝第二船闸及引航道计划修建在第一船闸的北面,上游的太平溪港和下游的大象溪之间。为了与新船闸的过航能力配套,同时将拆除下游38公里处的葛洲坝三号船闸,在此新建双向船闸。三峡大坝第二船闸和葛洲坝配套船闸共计约投入760亿人民币资金,工期预计十年。</h1> <h1><p> 三峡大坝第二船闸及引航道修建计划。网络视频</p><p> 三峡第二船闸的最新方案旨在解决现有船闸运力不足的问题,采用双线连续五级船闸设计,通航船舶吨级为10000吨级,并引入智能化技术、环保措施及配套工程。以下是方案的核心内容:</p><p> 建设规模:新船闸位于三峡船闸北侧,全长约6680米,采用双线连续五级船闸设计,通航船舶吨级为10000吨级。这将显著提高船闸的通行能力。</p><p> 技术创新:引入智能化技术,实时监控和调度船只通行,提高运行效率并减少拥堵。</p><p> 环保措施:采用环保建材和设计理念,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并推广绿色航运,鼓励使用清洁能源船舶。</p><p>配套工程:葛洲坝船闸将拆除三号船闸并新建两线船闸,设计通航船舶吨级同样为10000吨级。</p><p> 工程进度:项目已正式获批,招标工作正在进行中,具体建设时间表尚未最终公布。</p> 该方案的实施将提升长江黄金水道的运输能力,促进长江经济带的发展。</h1><h1> 本拙文《乘坐游轮逛三峡》(拦河大坝和船闸)就到此介绍结束。下期将呈与朋友们分享的是美篇《乘坐游轮逛三峡》微型连环画(小人书)第二部分(拦河大坝与船闸、长江三大峡谷、三峡之巅及神女溪)中的第二小部分(滩险流急的西陵峡)。简称:《乘座游轮逛三峡》(滩险流急的西陵峡)。 希望朋友们喜欢。 </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