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捉鱼趣事》是一篇质朴动人、散发着泥土芬芳和水汽清香的回忆散文。作者以细腻的笔触和真挚的情感,为我们徐徐展开了一幅幅上世纪特定年代里,乡村孩童与自然亲密接触、充满野趣的捕鱼生活画卷。文章不仅是对童年欢乐时光的深情回望,更是对一种消逝的乡村生活方式和淳朴人情的诗意记录。</b></p><p class="ql-block"><b>文章最突出的魅力在于其场景描写的生动性与画面感。作者深谙细节描写的妙处,将四种不同的捕鱼场景(水沟戽鱼、稻田捡鱼、秋夜耙鱼、冬日干塘)刻画得栩栩如生:</b></p> <p class="ql-block"><b>水沟戽鱼:“阳光,在水面上流动闪烁”、“小鲫鱼哗啦啦地往水流上面窜”、“簑衣鱼惊慌地躲在水草里”、“泥鳅...打着旋儿躲进了泥巴里”、“螃蟹...横冲直撞,样子很是吓人”……一连串精准的动作描写和拟人化手法,将水渐干时鱼儿的慌乱情态、孩子们争先恐后的兴奋以及捕捉不同生物时的手感体验(鲫鱼“得劲”、簑衣鱼“刺人”、泥鳅“狡猾”、螃蟹“吓人”)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充满童趣和现场感。</b></p><p class="ql-block"><b>稻田捡鱼: “白花花的阳光直晃眼”、“田里的水热乎乎的烫脚”、“小鲫鱼翻着白肚皮漂在水面上”、“大鲫鱼醉汉般在水中无力游动”、“黄鳝...探出尖尖的脑袋,吐着白色的泡沬”……烈日炙烤下的特殊“捡鱼”场景,鱼类的不同垂死状态,以及误捉水蛇、偶遇腐鱼的细节,都极具夏日午后的独特氛围,既写实又带着一丝荒诞的趣味。</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秋夜耙鱼: “月光朦胧,野外一片寂静”、“流水缓缓,月光浅浅”、“秋虫无声,夜色寂寂”……开篇便营造出宁静神秘的秋夜氛围。祖父的智慧(选点、筑坝、开沟、置篓)、祖孙的默契配合(堵口、赶鱼)、以及远处屠户的声响和晨曦的到来,构成了一幅静谧而富有生活节奏的乡村夜景图,充满了劳动的智慧和收获的喜悦。</b></p><p class="ql-block"><b>冬日干塘: “晨雾迷濛,寒意萧萧”、“鱼罩乱舞,泥水四溅”、“小鱼飞窜”、“塘基上又一片混乱嘈杂”……寥寥数笔,将集体干塘时紧张、热闹、甚至带点混乱的场面生动呈现。队长指挥、妇娘子冲锋、孩子助威、小六子落水、九婶藏鱼等细节,充满了人间烟火气和乡邻间的鲜活互动,是乡村集体生活的生动剪影。而“偷藏硬币”的秘密,更是点睛之笔,将孩童的狡黠与那个物质相对匮乏年代里的小小幸福刻画得入木三分。</b></p> <p class="ql-block"><b>文章通篇流淌着温暖、怀旧与感恩的情感。</b></p><p class="ql-block"><b>童趣的纯粹:“泥猴子”般的忘我、“开心极了”的满足、“雀跃着”的兴奋、“期待过节”的焦灼,无不传达出童年游戏带来的纯粹快乐。这种快乐与物质无关,源于与自然的亲近、动手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b></p><p class="ql-block"><b>亲情的温暖:母亲“不骂”的宽容、忙着焙鱼干的辛劳、满足孩子们期待的用心;祖父深夜带孙儿耙鱼的慈爱和智慧;共同劳作的姐弟情谊……家庭的爱与温暖是这些趣事背后坚实的底色。</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乡情的淳朴:“捞上的草鱼鲢鱼和鲤鱼,要归公哈”的集体规则,以及九婶偷偷藏鱼的小心思,展现了特定年代乡村的朴素人情和微妙的生存智慧,真实而耐人寻味。</b></p><p class="ql-block"><b>对往昔的眷恋: “时光流淌,岁月留香”、“流逝在岁月深处的捉鱼时光”、“自然纯真、温暖感人”等语句,直接抒发了作者对那段逝去时光的深切怀念和珍视。这些记忆已然成为作者精神家园中宝贵的财富。</b></p><p class="ql-block"><b> 文章结构清晰,以“题记”点题,四个小标题分述不同场景,结尾以抒情议论收束,形散而神聚,紧紧围绕“捉鱼趣事”展开。语言风格质朴平实,自然流畅,带有乡土气息(如“得劲”、“妇娘子”、“嘈嘈切切”等方言词汇的运用),却又不失文采。善用比喻(簑衣鱼“宛如农村人雨天中披在身上的簑衣”、河水“宛如羞涩少女”)、拟人(鱼儿“惊慌”、“狡猾”、“醉汉般”、“焦躁不安”)等修辞,增强了文章的生动性和感染力。</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捉鱼趣事》是一曲献给逝去童年的田园牧歌。它没有宏大的叙事,却于细微处见真情;它描绘的是平凡的生活片段,却因浸透了作者真挚的情感和敏锐的观察而熠熠生辉。</b></p><p class="ql-block"><b><span class="ql-cursor"></span>那些在田埂水畔、月光晨曦中跳跃的鱼影,那些沾满泥巴的笑脸和期待的眼神,连同那份与自然、与亲人、与乡邻紧密相连的纯真与温暖,都如作者所言,“现在忆起来,依然是这样地自然纯真、温暖感人”。它不仅唤起了作者个人的记忆,也足以勾起一代人对相似乡村童年的共鸣,提醒我们在现代生活的喧嚣之外,那些根植于土地、流淌于时光河流中的质朴情感与生命乐趣,永远值得珍藏与回味。</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