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河驿坎儿井源

闲人抱一

<p class="ql-block">5月19日,早餐后我们驱车前往坎儿井,行程10公里,于9:40来到了交河驿坎井源景区。门票40元, 满65周岁以上免票。</p> <p class="ql-block">交河驿站,是中国古代供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人或来往官员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驿馆体制对于稳边固疆、政令下达起到了巨大的历史意义。</p> <p class="ql-block">交河驿,是大唐时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据《新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朝时期在新疆设有十多个驿站,交河驿站便是其中之一的重要驿站。</p> <p class="ql-block">交河驿景区内功能设置:驿馆议事大厅、驿丞宅、马帮、烽燧、地下坎儿井源、晾房博物馆、葡萄长廊等。</p> <p class="ql-block">初至交河驿,仿佛踏入了一条时光回廊,将我带回千年前的丝路盛景。这座有着3000多年历史的古老驿站,曾是丝绸之路上至关重要的节点。</p> <p class="ql-block">彼时,驼铃声声,商队络绎不绝,满载着中原的丝绸、瓷器,以及西域的香料、珠宝,在这里短暂停歇。驿馆议事大厅里,或许曾进行着关乎</p> <p class="ql-block">贸易兴衰的重要商谈;驿承宅中,又不知迎来送往了多少怀揣使命的旅人。马帮的雕塑栩栩如生,仿佛下一秒就能扬起尘土,踏上新的征程;</p> <p class="ql-block">高耸的烽燧虽历经风雨,却依旧坚毅矗立,静静诉说着往昔传递军情、守望和平的岁月。我们沿着蜿蜒小径,我来到了坎儿井源。</p> <p class="ql-block">这被誉为“地下长城”的伟大水利工程,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的超凡智慧,是干旱地区的生命奇迹。景区内的“可契克·阿吉”坎儿井,</p> <p class="ql-block">已有570多年历史,宛如一位沧桑却矍铄的智者,默默见证着吐鲁番的沧海桑田。站在坎儿井井口,一股清凉之气扑面而来,仿佛在召唤我探寻它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乘坐观光电梯深入地下50米,眼前的景象令人震撼。幽暗的地下,竖井、暗渠、明渠和涝坝相互连通,构成了一个庞大而精巧的水利网络。</p> <p class="ql-block">从天山雪山地下河而来的流水湍急而富有激情,流水声在耳边哗哗作响,似乎在诉说着当年开凿时的艰辛与不易。古代工匠们仅凭一锹一镐一篓,</p> <p class="ql-block">在坚硬的土地中挖掘出这绵延数十公里的地下运河,将天山的冰雪融水引入绿洲,滋养了这片干涸的土地,让沙漠变成了生机勃勃的绿洲。</p> <p class="ql-block">在相邻两口竖井的井口正中间各悬挂一条井绳,井绳上绑一头削尖的横木棍,两个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两个竖井之间最短的直线;</p> <p class="ql-block">或者在竖井的中线上挂一盏灯,掏挖者背对油灯,始终掏挖自己的影子。这些看似简单却充满智慧的方法,让我对古人的创造力肃然起敬。</p> <p class="ql-block">据了解,全疆有1784条坎儿井,总长度达5272公里,吐鲁番地区历史上更是有1237条,虽现存有水的坎儿井仅有214条,但它们依旧是</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农业灌溉的命脉。正是因为有了坎儿井,这片酷热少雨的“火洲”,才得以成为瓜果飘香的“绿洲”,孕育出吐鲁番古老而灿烂的绿洲文明。</p> <p class="ql-block">走出坎儿井源,我回望这片土地,心中满是感慨。交河驿(坎儿井源),不仅是一处旅游胜地,更是一部生动的史书,承载着丝绸之路的商贸传奇与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展现着古代水利工程的卓越成就。它让我深深领略到人类在面对自然挑战时的智慧与坚韧,也让我对这片土地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的敬畏与热爱 。</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观赏和点赞!</p><p class="ql-block">编于2025年6月27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