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一章:纺织厂的灯光</p><p class="ql-block">九十年代初的纺织轻工学院工厂车间,昏黄的灯光下,林秋月伏在一台老式缝纫机前,手指灵巧地穿梭在布料之间。她不是普通工人,而是厂里的技术骨干,负责校服设计和制作。二十六岁的她已经在这家工厂工作了八年,从一名普通缝纫工成长为技术员。</p><p class="ql-block">"秋月,又在加班啊?"车间主任王师傅推门而入,手里拿着一叠图纸,"这是下周校庆的服装设计图,校长点名要你负责。"</p><p class="ql-block">林秋月抬起头,额前的碎发被汗水打湿,眼睛却亮如星辰:"没问题,我明天就能出样衣。"她接过图纸,指尖轻轻抚过那些线条,仿佛已经看到成品在眼前展开。</p><p class="ql-block">那时的林秋月还不知道,这次校庆服装设计将成为她人生的转折点。当她穿着自己设计的藏青色校服,站在主席台上接受校长表扬时,台下教育工会的一位老师悄悄记下了她的名字——肖萌萌,当时的女工委员会干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二章:舞台上的光芒</p><p class="ql-block">"下一个节目,《纺织姑娘》,表演者:林秋月等八人。"</p><p class="ql-block">舞台灯光亮起,林秋月身着淡蓝色工装,手持纺锤,随着音乐翩翩起舞。她的舞姿既有工厂女工的朴实,又不失艺术的美感,台下掌声雷动。这是1995年学校文艺汇演的现场,也是林秋月第一次在全校师生面前展示她的舞蹈才华。</p><p class="ql-block">演出结束后,一位戴着黑框眼镜的中年女教师拦住了她:"小林,你的舞蹈很有感染力,有没有考虑过参加市里的职工文艺比赛?我是工会的肖萌萌。"</p><p class="ql-block">林秋月愣了一下,她从未想过自己这个工厂技术员会与工会产生交集。肖萌萌温和的笑容和鼓励的眼神让她放松下来:"我...我很喜欢跳舞,但只是业余爱好。"</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有闪光点,重要的是被发现和培养。"肖萌萌递给她一张名片,"下周三下午三点,工会活动室,有个舞蹈兴趣小组,欢迎你来。"</p><p class="ql-block">那天晚上,林秋月躺在宿舍的小床上,望着天花板,心里翻腾着复杂的情绪。二十六岁的她,工厂技术员,二十九岁前必须结婚的"工厂规矩",还有父母对她的期望——这些都像无形的绳索束缚着她。但舞蹈,那是她唯一的出口,是她灵魂的语言。</p> <p class="ql-block">第三章:工会的新星</p><p class="ql-block">1998年春天,林秋月坐在工会办公室里,手里拿着刚打印好的任命书:"女工委员会副主任"。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这份她通过公开竞聘获得的职位,来得如此突然又如此珍贵。</p><p class="ql-block">"紧张吗?"肖萌萌——现在的工会主席——端着茶杯走进来,脸上带着意味深长的笑容。</p><p class="ql-block">林秋月点点头:"有点。我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做管理工作。"</p><p class="ql-block">"管理不是控制,而是服务。"肖萌萌在她对面坐下,"你最了解女工们的需求,因为你曾经就是她们中的一员。记住,工会不是发福利的地方,而是解决问题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句话像一盏灯,照亮了林秋月心中的迷雾。她开始走访每一个车间,与女工们谈心,了解她们的困难与梦想。她发现,很多女工和她一样,有着被压抑的才华和梦想——有的爱唱歌,有的会画画,有的梦想学习更多技能。</p><p class="ql-block">"我们要办一个女工才艺展示会。"林秋月在第一次女工委员会上提出这个想法时,所有人都愣住了。</p><p class="ql-block">"这...这合适吗?"一位委员犹豫地问。</p><p class="ql-block">"为什么不呢?"林秋月的眼睛闪闪发亮,"展示才艺不仅能丰富女工们的生活,还能增强她们的自信。这是我们工会应该做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第四章:爱心与责任</p><p class="ql-block">2003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袭击了学校附属幼儿园的一位年轻女教师。林秋月得知后,立即组织女工委发起募捐,并亲自到医院探望。</p><p class="ql-block">"秋月姐..."病床上的李老师虚弱地睁开眼,看到林秋月手中的捐款箱和一束鲜花,眼泪夺眶而出,"我只是个普通老师,不值得大家这么..."</p><p class="ql-block">"别这么说。"林秋月握住她的手,"我们是一个大家庭,互相帮助是应该的。"</p><p class="ql-block">那段时间,林秋月几乎每天都要去医院,不仅带去物资,还带去歌声和笑声。她组织女工们轮流陪伴李老师,甚至排练了一个小节目在病房里表演。李老师的笑容渐渐多了,病情也奇迹般地好转了。</p><p class="ql-block">这件事后,"爱心女工委"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学校。林秋月却谦虚地说:"这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是大家共同的心意。"</p> <p class="ql-block">第五章:荣誉与成长</p><p class="ql-block">2008年春天,林秋月站在河南省教育工会的领奖台上,手中捧着"十佳工会工作者"的奖杯。台下掌声雷动,她却看到了第一排肖萌萌欣慰的笑容。</p><p class="ql-block">"这个奖不是给我一个人的。"她在获奖感言中说,"是属于每一个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女工,属于我们这个温暖的工会大家庭。"</p><p class="ql-block">回到学校后,林秋月将奖杯放在工会办公室最显眼的位置,旁边是历年女工活动的照片墙。她常对年轻的女工说:"荣誉属于过去,未来还有更多事等着我们去做。"</p> <p class="ql-block">第六章:退休与新征程</p><p class="ql-block">2018年春天,林秋月正式退休了。退休仪式上,校长亲自为她颁发荣誉证书,学生们表演了她最爱的舞蹈《纺织姑娘》。那一刻,她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秋月 我们一起去新疆吧。"丈夫张明提议道,"我在那边有医疗援助工作,你也可以继续跳你爱的舞蹈。"</p><p class="ql-block">就这样,林秋月带着对豫城的不舍和对未来的期待,踏上了前往新疆的列车。在乌鲁木齐,她遇到了一位名叫阿依古丽的著名舞蹈家。第一次见面时,阿依古丽看着她的舞姿,惊讶地说:"你的舞蹈里有故事,有灵魂。"</p><p class="ql-block">经过严格考核,林秋月被破例收为弟子。每天清晨,她都会在乌鲁木齐的广场上练习基本功;夜晚,她在阿依古丽的舞蹈工作室学习新疆舞的精髓。两年后,她获得了新疆舞蹈家协会颁发的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第七章:舞动的晚年</p><p class="ql-block">回到豫城后,林秋月没有选择安逸的退休生活。她在社区开设了舞蹈培训班,免费教授新疆舞和各类健身舞。每周三下午,社区活动中心总是挤满了人,有年轻人,也有老年人,大家都被她热情洋溢的舞姿感染。</p><p class="ql-block">"秋月老师,您为什么这么热爱舞蹈?"一个年轻学员问道。</p><p class="ql-block">林秋月笑了笑,目光望向远方:"舞蹈是我的语言,是我表达情感的方式。它让我在工厂里找到了自信,在工会工作中连接了人心,在困难时刻给予了力量。舞蹈不仅仅是动作,它是生命,是爱,是永不熄灭的火焰。"</p><p class="ql-block">在她的带领下,社区舞蹈队多次在市里比赛中获奖。而林秋月,这位曾经的工厂技术员,工会工作者,如今的老艺术家,依然保持着那颗年轻的心。每当音乐响起,她就会忘记年龄,忘记时间,只专注于舞动的每一个瞬间。</p><p class="ql-block">就像她常说的那样:"人生如舞,不在乎你跳的是什么舞,而在乎你怎么跳。只要心中有热爱,就永远不会老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