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时间:2025年6月</p><p class="ql-block">地点:甘肃兰州市</p><p class="ql-block"> 建党104周年,送变电离退休同志活动中心将组织退休同志开展各项纪念活动,活动中心首先考虑到退休同志年事已高,不适应高难度的文体活动,为了安全,健康生活。举办首次网上书法美术交流,希望全司离退休老同志积极参与!</p> <p class="ql-block">楊逸耘先生</p> <p class="ql-block"> 书法,中华文明的精髓。</p><p class="ql-block"> 书法,心灵深处的乐章。</p><p class="ql-block"> 书法,心灵情感的对话。</p> <h3>邓建民先生</h3> <p class="ql-block"> 有时,我闲下来常想,不仅仅研习书画者能延年益寿,就是经常观赏书画也能延年益寿,也是养生之道,因为观赏书画,心情自然就好,心情好了,就有助于延年益寿。</p> <h3>法博悦先生</h3> <h3>尹桂芝女士</h3> <p class="ql-block"> 书写的本来是一种工具,可是文字一旦成为书法就化蛹成蝶,蝶变成仙,成就了一生的华美。</p> <p class="ql-block"> 秦汉以前,能够掌握文字或接受经书礼教的不外乎贵族群体或民间知识阶层,书法是这些官僚文人必备的书写技能。到了魏晋六朝时期,因为政治上出现了某种高压态势,使得一部分知识阶层明哲保身回避矛盾,相对采取了较为隐晦的文学创作手段,其中的代表人物即是竹林七贤。这些文人自视清高,不愿与当权者合作,他们的诗歌文章多用书法形式来表现,如严子陵陶渊明就是最有个性的文人隐士。</p> <h3>蔺述新先生作品</h3> <p class="ql-block"> 一幅书法展开了,灵动的文字间似乎有编钟的余音袅袅传来,没法不让人想起悠悠的历史。</p> <h3>魏永泰先生作</h3> <p class="ql-block"> 一张柔和的宣纸,一片飘动的白云,在白云上舞动的是松的魂灵,还有千年历史的回声。</p> <h3>王万钥先生作品</h3> <p class="ql-block"> 我经常在探索,假如”每天早晨起床看一看墙上的字画,再投入一天的工作和生活,会不会给你这一天带来愉悦的心情;假如每天晚上回家看一看客厅挂的字画,一切无端的烦恼会不会抛之脑后,就会把喜悦留下,老同志们不妨大家都来试试如何😄 。</p> <p class="ql-block"> “书以养性,书以养神”,它不仅可以提高人们的审美情趣和精神情操,而且也可以达到增强体质,保持和增进健康的目的。</p> <h3>張玉琳女士作品</h3> <p class="ql-block"> 自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书法界经历了一系列运动式的嬗变__从文化普及式的征文征稿大赛,到文化机构裙带垄断式的展览推介,直至如今权力寻租金钱铺路式的炒作包装,都从一个个侧面反映出文人书法的没落,一个高调吹捧财富炫富的书法时代已经来临。朋友,您做好准备了吗?</p> <p class="ql-block"> 经常欣赏书画,能陶冶情操,使人高雅;能消除烦恼,使人健康;愿我们尽情地欣赏书画,并寄情于书画,以欣赏书画为乐,自得其乐,自得寿康。</p> <p class="ql-block"> 朱复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