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精神的旋律与时代的回响

杜晓飞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愚公移山:精神的旋律与时代的回响</b></p><p class="ql-block"> <b>作者:杜晓飞</b></p><p class="ql-block">在岁月的悠悠长河里,总有一些故事与旋律,宛如熠熠生辉的星辰,穿透历史的迷雾,照亮我们的精神苍穹。《愚公移山》,便是这样一首意义非凡的歌曲,它自古老传说的幽深处翩然而来,携带着坚韧不拔的磅礴力量,巧妙融入现代音乐的奔腾潮流,铸就了永恒不朽的经典。</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回溯至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辽宁岫岩那连绵深山里,农民韩永久每日都需耗费一个多小时,艰难翻越穆家岭,方可踏上外出之路。巍峨大山如无情壁垒,横亘眼前,生活的重重艰辛如影随形。然而,正是这困境,如一把钥匙,开启了韩永久内心深处的灵感之门,《愚公老伯》的初稿于这般情境下应运而生,那是他对生活的呐喊,对困境不屈的抗争。1996 年,怀揣着对音乐的炽热执着与对梦想的笃定追求,韩永久带着历经多次精心修改的歌词,毅然决然地踏上了前往北京的列车,宛如一位无畏的勇士,向着心中的音乐圣地进发。</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抵达北京后,韩永久四处辗转,终于寻得作曲家卞留念。卞留念,这位在音乐领域造诣非凡、声名远扬的艺术家,犹如拥有一双慧眼,能洞察每一个音符的灵魂。他以敏锐至极的音乐感知和独树一帜的创作风格,为这首质朴无华却饱含深情的歌词,注入了鲜活灵动的生命。他依照歌曲创作的精妙规律,对歌词精心雕琢,细致入微地修改,再巧妙绝伦地配上旋律。刹那间,《愚公移山》的雏形宛如破土而出的新芽,崭露头角。那一刻,仿佛古老的愚公故事,在现代音乐温暖而有力的怀抱中,重获新生,焕发出崭新的光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选择江涛来演唱这首歌,绝非偶然之举,而是一次心有灵犀的完美契合。韩永久与卞留念从江涛身上,清晰地捕捉到一种阳刚豪迈之气。他长相憨厚质朴,为人踏实诚恳,恰似从歌曲中走出的人物,与歌曲所蕴含的坚韧不拔、矢志不渝的愚公精神相得益彰,完美融合。江涛本人对这首歌亦是一见钟情,犹如伯牙遇见子期,心灵瞬间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不禁联想到自己从一名普通铁路工人,历经无数艰辛与磨难,一步一步成长为知名歌手的奋斗历程,这不正是现实版的“愚公移山”吗?当他第一次目睹这首歌的歌词时,内心深处的情感如火山喷发般瞬间被点燃,他深知,这便是自己寻觅已久、梦寐以求的歌曲,是命运赐予他的珍贵礼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起初,这首歌还被命名为《老愚公》,但江涛凭借对歌曲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认为“愚公移山”这一故事早已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用它作为歌名,更能精准体现歌曲所蕴含的深邃内涵与强大精神力量。他的这一建议,得到了同样眼光独到的卞留念的高度认可。于是,歌曲正式更名为《愚公移山》。这看似简单的改动,却犹如画龙点睛之笔,不仅让歌曲的名字更加朗朗上口,易于传唱,更让它所承载的伟大精神,如同春风化雨般,深入每一个人的内心深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江涛以其独具一格的演唱风格,将《愚公移山》中“任凭那扁担把脊背压弯,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面对着王屋与太行,凭着是一身肝胆”所蕴含的坚韧精神,演绎得淋漓尽致,入木三分。他的歌声,仿佛是一股澄澈甘甜的清泉,缓缓流淌在人们的心间,滋润着每一寸心田,让人们真切感受到了愚公精神的伟大与无穷力量。凭借这首歌,江涛成功跻身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乡村民谣流行”的代表人物之列,而《愚公移山》也如同一颗璀璨流星,迅速风靡大江南北,成为无数人心中永恒的经典,在华语乐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愚公移山》的成功,远不止于音乐层面。它宛如一座桥梁,巧妙地将古老的愚公移山故事与现代音乐完美融合,以通俗易懂的歌词和激昂向上、振奋人心的旋律,向人们生动传递了坚持不懈、勇于奋斗、永不言败的伟大精神。在那个特定的时代,这首歌宛如一盏明灯,成为了人们奋斗路上的动力源泉,激励着无数人在面对困难与挑战时,如同英勇无畏的战士,勇往直前,绝不退缩,永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当然,这首歌也并非十全十美,毫无瑕疵。有人曾提出,歌词中“任凭那脚板把木屐磨穿”的表述,在“愚公移山”这个经典典故的情境里,存在不太准确之嫌。然而,这小小的瑕疵,恰似白璧微瑕,并未影响它在人们心中的崇高地位。因为它所传达的精神力量,早已超越了歌词本身的细微局限,升华为一种永恒的价值追求,一种激励着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支柱。</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值得一提的是,《愚公移山》的 MV 更是独具匠心,令人眼前一亮。它由中央电视台戏曲音乐部等单位携手精心制作,不惜耗费 10 万余元人民币,足见其制作之用心。MV 采用新颖独特的创作手法,生动展现了“愚公”从崎岖大山与广袤荒漠,一步步走向繁华大都市的艰辛历程。在 MV 中,有这样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画面:“愚公”从一处偌大的显示屏中,目睹了中国各地大桥飞架南北、铁路纵横交错等交通设施的飞速发展。这一画面不仅象征着中国在时代浪潮中的蓬勃发展与巨大进步,更寓意着愚公精神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延续,如同火炬传递,永不熄灭。观众们透过 MV,仿佛看到了愚公以及千千万万如愚公般挖山不止的农民们坚毅的身影,深刻感受到了中国人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强大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时至今日,《愚公移山》依然在岁月的长河中悠悠回响,它所承载的伟大精神,如同一座灯塔,依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奋勇前行。每当我们聆听这首歌,心中便会油然涌起一股强大的力量,让我们坚信,只要秉持坚持不懈的信念,勇于为梦想奋斗,就没有无法逾越的艰难险阻,没有无法实现的宏伟梦想。它不仅仅是一首歌曲,更是一种精神的崇高象征,深深铭刻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相传,永放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