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到延安,已是夜幕降临,一天饥饿略显疲惫,陕北话好懂,交流容易,“大碗面”筋道,西北汉子粗犷豪放性格与想象当中不同,也许岁月沉寂了“黄土坡人”内敛温和与对革命历史的敬畏。</p><p class="ql-block">在旅馆门口溜一会,没有喧嚣繁华吵闹,城市内涵素质体现尤为突出。</p><p class="ql-block">对“名山大川、”风景不怎么感兴趣,有哪些革命历史,“你哩,”先到那里,后到那里,不绕道,“对话”简单,不拖泥带水,“颇有“见个面容易,拉话话难”不一样生活习惯,但不矫情。</p><p class="ql-block">刻骨铭心,情感表达埋于内心的不会有太多负面情绪。</p><p class="ql-block">让人惊喜,延安并不是“一望无际”黄土沙层,植被环绕与沟壑纵横“交相辉映,”形成陕北独有的地域特色、文化特色,沧海桑田、历史烙印,革命先辈奋斗历程有希望“开花结果。”</p><p class="ql-block">延安人民生活工作稳定,住旅馆可“夜不闭户,”基层治理能力可见一斑,让“历史说话”的民族,知道什么是“迎客”之道,而不是排外和岐视。</p><p class="ql-block">延安坐公交方便,几分钟一趟,革命纪念馆、枣园等革命旧址,一代伟人毛主席、朱德(注:朱德四川人)、刘少奇等领导人窑洞生活用具,件件革命文物,记载红军长征伟大精神,记载一代伟人艰苦朴素的精神,历史故事与现代“声、光、电,”立体展现无数共产党人的理想信仰与人民安危共担为民情怀,记载一代中央集体文韬武略、运筹帷幄“大手笔。”</p><p class="ql-block">驱车上百公里,南泥湾大生产纪念馆,馆内收藏中央红军在延安时期开展“生产自救”的工业、粮食生产、纺织业、新闻出版等革命文物,实事求是也是“南泥湾大生产”精神所在,过去“烂泥湾,如今旧貌换新颜”是南泥湾真实写照。</p><p class="ql-block">延安是革命的延安,是人民的延安,是牢记历史,不忘初心的延安。</p><p class="ql-block">以“宝塔山下留记忆,革命故事传后人”作本文结束语!</p><p class="ql-block">水平有限/不到之处欢迎批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