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鲁朗湖)</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6日,换乘大巴从“藏王故里”波密向鲁朗小镇出发。鲁朗号称“东方小瑞士”,有人说:如果你到不了瑞士,那就来鲁朗吧!可想而知,鲁朗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有多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沿着雅鲁藏布江的最大支流帕隆藏布江向西出发,这时江面非常开阔,河岸绿树丰茂。走了一段后,帕隆藏布江折向北面,我们的车子也向北而行,但是河面较窄,水流也湍急起来。岸边山上不时地有水流汇入,江水更加丰沛。山上从低到高阔叶树、针叶树层次分明,郁郁葱葱。雪山、树林、水流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体系,而帕隆藏布江却像一条翠色的丝带,将沿线的村庄、桥梁等连成一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段路上,第一处景观是通麦特大桥。大桥坐落在通麦镇,这里是帕隆藏布江和易贡藏布江两江会合处,左边是帕隆藏布江,右边是易贡藏布江,通麦大桥横跨于易贡藏布江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座新型现代桥梁,在中国江河之上,并不算什么,在川藏线上也并不罕见,而在这里却并排着三座桥梁:一座铁索桥,一座钢结构桥,一座是新的单塔斜跨通麦特大桥。铁索桥是当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一边进军一边建桥的产物,但是被易贡乡特大山体滑坡摧毁。为了尽快打通G318通往拉萨的咽喉要道,保障汽车通行,于2000年8月修建,当年12月完工,可是使用寿命只有8年。这座桥上面的木板早已朽烂,换上厚重的钢板,在土质疏松、泥石流频发的“通麦天险”,显然不适应交通运输的需要,于是在2012年开工修建新的大桥。新的大桥也只250多米,看上去并不壮观,但是在当地恶劣的地质环境中,修建这样的大桥,更显示了中国基建的实力,展示了建设者“让高山低头,让河水让路”的“人定胜天”的英雄气概。</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三桥并立,不仅是G318通麦段的一道景观,更是中国人民一段建桥史的实物展览。它见证的是新中国的发展速度,见证的是中国老百姓不断上升的幸福生活指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跨过通麦大桥,好像油门一踩便进了隧道。也的确是这样,在这泥石流、塌方等地质灾害频发之地,在这“通麦天险”之处,紧挨大桥的就是飞石崖隧道,以及接下来的隧道群。过了这些桥梁隧道,鲁朗就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初入鲁朗地界,眼前一片美丽风光。蔚蓝的天空、轻盈的白云、苍翠的青山、碧绿的草地,清澈的河水,静卧在开阔地带的藏族村落,还有沿路的小饭店、小商铺等等,人气大增,和昌都境内的景色大不一样。大巴车及各种私家车驶向同一方向,还有骑行的旅人不停地前行。鲁朗,我们也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车子把我们带到了一个地方,融合了藏族风格的建筑色彩鲜明,或成排、或独立,各式门牌店招非常醒目。原来这里是美食文化广场。时间也已11:00多,索性吃点东西再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吃什么呢?看看每一家的店招,都写着“石锅鸡”。石锅鸡是波密一带的特色美食。石锅是一整块石头掏空而成的,造型呈圆桶状,但体量较矮。精致的石锅外面雕刻有花纹,材质看似青石。波密大街上有很多商店售卖,一摞一摞的。到了林芝的专卖柜上,一只石锅有的售价竟达几千元。石锅鸡,石锅炖鸡是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进了一家面积挺大的店,里面有一桌人吃得热火朝天,我们仨也选了个桌子坐下来,原来是涮锅!侍者端上来的石锅里,有汤有鸡块,汤是乳白色的,鸡块不算多。还有一种食材不认识,吃起来味甘甜,粉糯糯的,口味不错!问了店家说这叫鸡爪菌,因其形似鸡爪。其它的配菜只有一盘白菜叶子,另加五个小馒头。这么点量价格298元。我们又要了三小碗米饭,一碗5元,另外一小碟辣椒酱也另收费,5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样连汤带水的饭食,也适合我们的需要,差不多都吃了。这是我们进藏以来第一次品尝当地风味,算得上适口,但性价比不算高。最后结账时还多收了10元,被我发现后退回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吃过饭,我们到附近逛逛,原来这地方有一个湖。我们赶紧穿过草地间的小路,来到湖边。湖面狭长,水质清澈,湖边有木栈道。或凭栏而眺,或环望四周,树木葱茏,植被丰茂,翠色可掬;山头雾霭笼罩,岚气缥缈;山脚草甸开阔,游人点点。湖心有一白塔,天光水光相映,更显圣洁;另一红色门状建筑,不知象征什么,只是看它矗立湖中,稳固不倒,心中亦暗暗称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漫步在湖边,一边是充满民族风情的各种建筑,一边是波光粼粼的水面,如此清幽、宁静之地,真让人流连忘返。往前走着,才发现湖是人工湖,拦截河水形成。敬畏自然、顺应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利用自然、改造自然,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需要。</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从鲁朗出来,很快就到了色季拉山观景台,这里正对南迦巴瓦峰和拉加白垒峰,是最佳观景点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22px;">汽车一进停车场,却发生了一件令人不愉快的事。一位女士不知怎么就坐在了我们车前,坐在司机后面的我看到她时,她正撩着裤脚看她的腿,据说我们的车撞倒她了。我很怀疑她是碰瓷的,停车场上,人来车往,车开得那么慢,司机会这么不小心?真不可思议。最后以司机赔偿800元解决了问题。可叹这位李师傅,接我们第一天就赔了800元,我都替他有所不甘。</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一片喧天的音乐声中,在冰冷的急雨中,我们出色季拉山垭口,继续前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车行很顺,一路上或连绵的山峰,或开阔的草甸,从车窗外掠过。树木呈现不同的绿色,从山脚到山头密不透风。一直往北,渐渐有石头山裸露着山体,显出些苍凉,但是各种杜鹃花却绵延了几十千米。山上树木之间,路旁草甸边,即使在一些树木稀少的山上,它们也能倚山而立。这里一丛,那里一簇,高的低的,远的近的,白的、粉的、红的,花团锦簇。我试图拍张照片,奈何车速太快,总不能如愿,录段视频截图,也不能成功。直至开花的都被甩到后头,努力分辨,看到的已经是花儿凋谢以后的杜鹃树。唉!竟是白白地忙活了一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不知什么位置,路边山石上出现了很多画上去的白色的“梯子”,长点的短点儿的都有。导游介绍,这里是进行“水葬”的地方,并且葬在这里的都是夭亡之人。那些梯子是“天堂之梯”,活着的人祈愿他们逝去的亲人能踏上这些梯子通往天堂,享受极大的快乐和福报。藏族同胞这种因果轮回的信仰,使得他们崇善、向善,不做坏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了在建的米林高铁站一带,从色季拉山附近开始陪伴我们的尼洋河开阔起来,出现了大片的绵延的湿地。河滩里绿柳依依,鸥鹭低飞。柳树都不高,树冠成团。柳色、水色、沙滩,与蓝天白云青山交相辉映,美轮美奂。直至苯日附近,湿地更加壮观。我们停车一会,边休憩边赏景,然后去苯日观景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苯日神山是本波教徒们所崇拜的重要神山之一,教徒们把自己今世的幸福、来世的解脱等所有希望都寄托给苯日神山,为了消除罪障以及各种疾病,每年都要绕转苯日神山,而绕转苯日神山也是全世界众多信众心中的理想。可是,司机师傅却告知领队,那里的观景台要买票。领队感到诧异,去年还不要票,今年就要票了?而给我们在此处游览的时间不够长,性价比不高,我们只能想象着那满山的五彩经幡和满脸虔诚的转山信徒离开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而今天的最后一站是索松村,我们将在那里住宿一个晚上。离开苯日,转道一段G219,观赏着一路的黄蔷薇,直达索松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巴车不容许进村,只能停在停车场,等着酒店方来接人。我们上了人家的车,才知道每人要90元,仅仅是接个站,要90元?领队打电话给酒店老李(这老李肯定是老板吧)交涉,得到的信息是明天坐景交车还得90元,景区门票150元,一共330元。一路看免费风景的我,本来多次感叹川藏线景点没有商业化,到了这里算开了眼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下着雨,我们在车上等着,领队和人家交涉。最终处理结果是明天到景点通过官方买票,总价大概可以减少50元。这里的门道我们不懂,一切听领队的。第二天,确实也是按250元收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事不大,耗时不少,到了酒店,天色已是漆黑。我们安顿好宿舍,赶紧吃饭。一路以来第一次吃到酒店包的晚餐,味道可以,只是米饭好像有点夹生。</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是出行时间最长的一天,也是体验最丰富的一天。一路上高山、大河、森林、湿地风景变幻,从“最美小镇”鲁朗到号称世外桃源的“最美村庄”索松,饱览西藏林芝地区大美风光。虽有一些小小的波折,那只不过为丰富我们的旅程提供了一些小小插曲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明天,将有更美的风景迎接我们!</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