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写作” 搭桥梁,读写融合促提升 —— 昌吉市第十三小学开展州级小课题《“微写作”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研究》

℡无处安放的小虎牙

<p class="ql-block">  为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探索“微写作”在阅读教学中的实践策略,昌吉市第十三小学于2025年5月16日上午在锦棠楼四楼录播室成功举办州级课题研讨活动。全体语文教师齐聚一堂,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研讨、评课交流等形式,共同探索“微写作”助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的有效路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课堂示范:读写结合展风采</p> <p class="ql-block">(一)中段课堂:文言文里探微写</p><p class="ql-block"> 钟灵校长执教四年级《囊萤夜读》,以文言文教学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感知文本节奏,结合注释理解典故内涵。教学中,她聚焦“恭勤不倦,博学多通”这一核心评价,创设“用现代汉语扩写车胤苦学场景”的微写作任务,引导学生抓住 “练囊盛萤”“夜读不辍”等细节展开想象。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片段创作,在语言实践中加深了对人物品质的理解,实现了从文言文理解到现代文表达的迁移。</p> <p class="ql-block">(二)高段课堂:散文情境悟写法</p><p class="ql-block"> 刘燕老师执教五年级《牧场之国》,以“荷兰牧场风光”为主线通过“微写作”引导学生聚焦景物描写。课堂上,她以四个画面为情境,设计“用200字左右描写牧场动态”的微写作练习,引导学生运用“视觉+听觉”的感官描写法。学生在仿写中不仅巩固了课文的表达技巧,更通过个性化表达展现了对荷兰之美的独特感悟。</p> <p class="ql-block">  两节课以“微写作”为抓手,将阅读输入与写作输出紧密结合,学生参与度高,初步展现了“以读促写、以写悟读”的教学成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交流讲座:理论引领方向</p> <p class="ql-block">  钟灵校长作题为《微写作,大作用—小学阅读教学中关于微写作策略的思考》的专题讲座,系统阐述“微写作”的内涵、价值及实施策略。她提出,“微写作”应立足文本特点,设计阶梯式任务,如仿写、续写、评述等,逐步引导学生将阅读积累转化为写作能力。讲座结合大量课例分析,为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实践框架。教师们对“微写作”的教学定位更加清晰,明确了在阅读课中嵌入写作训练的可行路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集中评课与交流研讨:碰撞智慧火花</p> <p class="ql-block">  全体教师围绕两节展示课展开讨论,重点探讨“微写作”任务设计的适切性与学生反馈。中段组建议增加情境化写作任务,并认真研读教材后的课后题设计写作训练点,高段组提出可引入对比阅读以拓宽写作视角。评课环节聚焦问题、直击痛点,为优化“微写作”教学设计提供了多维改进思路。</p> <p class="ql-block">  钟灵校长呼吁全体教师持续探索“微写作”与单元教学的深度融合,助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p><p class="ql-block"> 本次研讨活动以“微写作”为突破口,为阅读与写作的有机融合提供了新思路。教师们不仅收获了实践策略,更形成了“以研促教”的共识。下一步,学校将依托州级课题研究,推动“微写作”教学成果的校本化实施,为语文教学质量的持续提升注入新动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