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26日早八点,我们槐东社区与相邻社区的党员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踏上了前往夏县泗交韩家岭红色教育基地的旅程。一路上,大家齐声高唱红歌,欢声笑语不断,车厢里洋溢着激动与期待。</p> <p class="ql-block">韩家岭村位于山西省夏县泗交镇,是晋南地区重要的革命根据地。从1931年到1947年间,这里曾是中共河东中心县委、河东特委的驻地,被誉为“河东革命摇篮”。如今,这里保存有夏县中心县委活动旧址四合院、抗日供销社、军火窑等革命遗址群。近年来,韩家岭通过遗址修缮与生态产业并行发展,形成了红色教育与绿色经济结合的发展模式,每年接待参观者超过3万人次。</p> <p class="ql-block">当车子驶入韩家岭,远远就望见庄严肃穆的纪念碑矗立在山峦之间,碑身上“晋南革命圣地韩家岭”几个大字在阴沉的天空下显得格外醒目。我们纷纷下车,站在纪念碑前,心中涌起无限敬意。</p> <p class="ql-block">大家纷纷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手持红旗,神情庄重。有人三五成群地站在红色教育基地的牌匾前,背景是绿树成荫的环境,仿佛在用镜头记录下这一刻的庄严与感动。</p> <p class="ql-block">随后,我们走进了红色教育基地的展厅。在讲解员的带领下,我们认真聆听那段峥嵘岁月的故事,墙上一幅幅历史照片和介绍牌,仿佛将我们带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有人拿出手机拍照,有人低声交流,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沉思。</p> <p class="ql-block">在韩家岭,我们还了解到了嘉康杰的故事。他将父亲在夏县东山置办的山庄无偿奉献给党组织,并动员当地富户韩氏提供院落,使得中心县委得以在韩家岭村安家。在艰苦的环境中,他带领群众开展革命斗争,还创办了“以太小学”,培养了3000多名学生,不少成为革命骨干分子。他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每一个人。</p> <p class="ql-block">在展厅的一角,我们看到了一块红色背景的展板,展板上介绍了柴泽民和周逸的事迹。柴泽民曾担任中共夏县中心县委书记,后来成为新中国首任驻美大使;周逸则长期从事党建理论科研工作。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延续。</p> <p class="ql-block">柴泽民模拟塑像</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走进了一间简陋的房间,墙上挂着干辣椒和一些农具,地上铺着竹编的垫子,房间的一角还摆放着几件叠放整齐的衣物。讲解员说,这就是当年革命者生活的地方。我们不禁感叹,正是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中,先辈们用坚定的信念点燃了革命的火种。</p> <p class="ql-block">在一间传统的房间内,我们看到了一个编织篮子,篮子上插着一面房间里还摆放着一些农具和生活用品,墙上挂着格子窗户,仿佛重现了当年革命者的生活场景。当年的他们就曾在这样的环境中,为理想而奋斗。</p> <p class="ql-block">两名志愿者手持小红旗,走在石板路上,背景是绿树和砖墙,她们的身影与这片红色土地融为一体。我们走进军火窑,里面陈列着一些锈迹斑斑的刀具和写有“抗日”字样的鞋垫,仿佛在诉说着那段战火纷飞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在参观过程中,我们还走进了嘉康杰的故居。门前有几棵松树,显得古朴典雅。屋内陈列着他生前使用过的物品,我们在这里驻足良久,仿佛能感受到他当年为革命事业奋斗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曾经能打算盘就称之先生,而如今90后的大多数年轻人已经不认识它了。我们不禁感慨,时代的变迁让许多传统工具逐渐消失,但它们承载的记忆却永远值得铭记。</p> <p class="ql-block">在一块介绍“平民中学”的展板前,我们了解到这所学校创办于1919年,旨在培养人才、救国救民。展板上还列出了学生名单和使用的教材课本,让人感受到当年教育救国的坚定信念。</p> <p class="ql-block">在展板上,我们看到了嘉康杰对学生们的讲话内容,他强调了艰苦勤俭的精神,并带领学生修葺校舍、开垦荒地、栽种树木。展板上还展示了李大钊在《晨报》上发表的文章,呼吁设立劳工补助教育机关,通过演讲和出版刊物等形式开展平民教育活动。</p> <p class="ql-block">我们了解到了嘉康杰在抗日战争期间的英勇事迹,他在1940年1月17日被敌人抓捕,但最终英勇牺牲。</p> <p class="ql-block">结束语中写道,嘉康杰的英雄业绩如同中条山般绵延不绝,被夏县人民铭记,传颂于后世。他的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p> <p class="ql-block">在嘉康杰故居前,我们合影留念。背景是“嘉康杰故居”的牌匾,门前的松树在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我们诉说着那段峥嵘岁月。</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通信最主要的工具磁石电话机,九十年代初己被自动电话机替代,曾当过话务员的人们见到仍倍感亲切!</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在党旗下重温入党誓词,这一刻,我们更加坚定了对共产党的信仰,也更加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p> <p class="ql-block">参观结束后,我们聚集在纪念碑下,激情唱响《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歌声在山谷中回荡,仿佛是对先辈们最深情的告慰。我们深知,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正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