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二零二五年五月十八日中午,古稀之年的我跟着候鸟旅游团坐车向故宫进发,导游滔滔不绝地给我们介绍说: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也称“紫禁城”。紫禁城是明朝皇帝朱棣于公元一四零六年开始修建,一四二零年年竣工。紫禁城是一座长方形城池,南北长九百六十一米,东西宽七百五十三米,四面围有高十米的城墙,城外有宽五十二米的护城河。故宫曾居住过二十四个皇帝,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故宫的整个建筑金碧辉煌,庄严绚丽,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是中国古代宫廷建筑之精华,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木质结构古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我们下车后排队经过安检进入天安门广场,走过金水桥穿过天安门城楼东边的门,来到故宫的正门——午门。午门俗称五凤楼,东西北三面以十二米高的城台相连,环抱一个方形广场,有一组建筑。正中有重楼,是九间面宽的大殿,重檐庑殿顶,在左右伸出两阙城墙上,建有联檐通脊的楼阁四座,明廊相连,两翼各有十三间的殿屋向南伸出,四隅各有高大的角亭,辅翼着正殿。这种形状的门楼称为“阙门”,是中国古代大门中最高级的形式。这组城上的建筑,形势巍峨壮丽,是故宫宫殿群中第一高峰。</p><p class="ql-block"> 午门是皇帝下诏书、下令出征的地方。每遇宣读皇帝圣旨,颁发年历书,文武百官都要齐集午门前广场听旨。午门也是皇帝对犯错的大臣处以杖责之刑的地方,导游说,明武宗时有一年,武宗皇帝下令到江南各地选秀,许多大臣都不同意,联名上书武宗,希望他能收回成命,谁料武宗皇帝接到上书后大怒,下令在午门杖死了十一位上书的大臣。听完导游的话我感慨万千,连当时国家的栋梁之才,仅仅因为这次上书陈述了不同意见就丢了性命,真不知当时的百姓生活是多么的苦不堪言。</p> <p class="ql-block"> 午门当中的正门平时只有皇帝才可以出入,皇帝大婚时皇后进一次,殿试考中状元、榜眼、探花的三人可以从此门走出一次。文武大臣进出东侧门,宗室王公出入西侧门。我和旅游团的团员,从过去只准皇帝走的正门进入了故宫,展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宽阔的大庭院,庭院南部自西向东蜿蜒流淌着一条如弓形的金水河,河上有五座单孔拱券式桥梁,装有白色汉白玉栏杆,随河宛转,形似玉带,这就是所谓的“内金水桥”,是紫禁城内最大、也是最壮观、最华美的一组石桥。正中的是御路桥,供皇帝专用。东西两侧为王公桥,供皇室成员、亲王大臣通行。再两侧为品级桥,供三品以上官员行走,功能和天安门前的外金水桥相同。</p><p class="ql-block"> 庭院北面就是外朝宫殿大门——太和门,左右各有朝房廊庑。太和门东边是供武官进出的昭德门,西边是供王公大臣进出的贞度门。</p> <p class="ql-block"> 走过这些大门,眼前又是一处供皇帝朝会大典时使用的巨大的广场。北边三层汉白玉栏杆环抱的一个八米高的宽阔台基,抬头一看,一座金碧辉煌的宫殿耸立在高台上,朱红色的宫墙和大门,屋顶黄色的琉璃瓦闪闪发光,这就是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殿内雕镂金色的宝座,坐落在正中的须弥座坐式楠木平台上,宝座周围是六根沥粉蟠龙金柱,气势磅礴。宝座上方的天花板中央是巨大的蟠龙藻井。太和殿是现存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高大的建筑,是封建皇权的象征。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场所,皇帝登基、大婚、册立皇后和每年的春节、冬至节、皇帝生日以及公布进士黄榜、派将出征、宴会等大的庆典活动都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 太和殿后边是方形的中和殿,这里是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典礼前休息和接受官员的跪拜礼的地方。每年一开春,种子和农具便会送到殿里,进行仪式性的祭祀,以此祈望有个风调雨顺的大丰年。中和殿后边是保和殿,这里是每年除夕皇帝宴请少数民族王公大臣的地方。自乾隆后期,这里便成为举行科举殿试的场所。</p><p class="ql-block"> 外朝的三大殿它华美的外表、精湛的造型是我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只有身临其境才会有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这里的一殿一阁、一砖一瓦都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p> <p class="ql-block"> 过了乾清门,我们便来到了古代皇帝和他的后妃居住的地方,也就是传说中古代皇帝的“三宫六院”,而其中的三宫就是内廷的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六院就是“东六宫和西六宫”。</p><p class="ql-block"> 乾清宫是皇帝的寝宫,皇帝在这里处理政务、召见臣工、接见外国使臣、内廷受贺及举行家宴。交泰殿原为皇后千秋节受庆贺礼的地方,清代用来存放“清二十五宝”御玺。坤宁宫是皇后生活起居的正宫。正宫的西边是嫔妃居住的西宫,这里完好保留了嫔妃们昔日生存的原貌,华丽又不失典雅。正宫的东边是嫔妃住的东宫,如今是展厅,展示了故宫珍藏的无数价值连城的珍宝,让人大饱眼福。尤其是那件故宫镇馆之宝“大禹治水”巨型浮雕,这可是世界上最大的玉雕作品,雕琢精细,气势宏伟,寓意深刻。</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三宫六院”后,我们走进坤宁宫北边的御花园,这里是古代皇帝、后妃、皇子、皇女游玩的地方,园内有高耸的松柏、珍贵的花木、山石亭阁掩映在绿树红花中。踩着用五色石子铺成的小路,一步一景,让我陶醉其中。御花园以钦安殿为中心,园林建筑采用主次相辅、左右对称的格局,布局紧凑、古典富丽。殿东北的堆秀山为太湖石迭砌而成的假山,四处是碧绿的树木,美不胜收。堆秀山上筑有御景亭,名为万春亭和千秋亭的两座亭子,可以说是保存的古亭中最为华丽的。这里的花是那么的鲜艳美丽;这里的草是那么的青葱可爱;这里的树是那么的碧绿挺拔;这里的亭台楼阁是那么的古朴典雅……</p> <p class="ql-block"> 我们在故宫转了一圈后来到了神武门,这也是一座城门楼形式,用的最高等级的重檐庑殿式屋顶,但它的大殿只有五开间加围廊,没有左右向前伸展的两翼,所以在形制上要比午门低一个等级。神武门是宫内日常出入的门禁。现为故宫博物院正门。</p><p class="ql-block"> 导游领着我们出神武门进对面的景山公园,登上了公园的最高点,站在万寿亭俯视,让我的心灵再一次深深地震撼:阳光下的故宫,金碧辉煌,壮美豪华,宛若人间天堂,让人疑似来到了九天之上!只是如今繁华地,难觅当年温柔乡。站在万寿亭上远眺,首都北京的全貌尽收眼底,让我感受到了这座现代化大都市的繁华鼎盛。</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返回旅馆后我浮现联翩: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当初建造故宫的人和主宰故宫享受过皇宫生活的人,都被淹没在历史长河里了,但她却依然停留在在这里,虽经几百年时光的洗礼,她已不再是当初那青涩的少女了,她举手投足之间多了几分端庄和矜持,但这丝毫没有影响她的美丽,反而更增添了几分魅惑人心的韵味。古时候,她的美丽只能被少数有权有势的人享受,而今,她已向公众撩开了她那神秘的面纱,向世人绽放出她那独特的魅力与风采,引得一批批游客为之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我觉得故宫是首凝固的诗,每块砖都是汉字,每根梁都是标点,而我们这些游客,都是在诗行间蹦跳的逗号,偶尔停顿,只为记住某个瞬间的韵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