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6月24日,也就是昨天的下午始,一年一度的高考放榜时间又到了,我陆陆续续收到了参加今年高考的,自己的学生以及朋友同事家孩子高考的成绩信息,我知道,这样的一个高考放榜的晚上,注定是一个不平静的夏夜,在万家灯火的后面,有多少个家庭在欢天喜地,又有多少个家庭在落寞伤心。于是,我不由想起了几十年前自己的高考。</p><p class="ql-block">我是通过复读考上大学的,所以经历了两次高考。记得第一年高考的第一场考试,作为六七十年代毕业的老一代大学生的父亲,特地在单位里请了假,骑着自行车驮着我从家里出发,赶往高考的考场。虽然当时的我是极力地反对,因为我自己会骑自行车,并且高考的考场离我家也只有三四里路的距离,而且感觉我已经是大人了,被老爸这样驮着去高考考场会被同班同学们笑话的。但反对无效,我只能遵从。其实我知道父亲这样的一种送考,其象征的意义远大于实际意义,因为在我过往和以后的记忆里,这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坐到老爸骑的自行车。当然,幼年的时候因为记忆模糊不能算数。</p> <p class="ql-block">但是,不出意外的我还是让老父亲失望了,因为当时的我高中生涯是浑浑噩噩的,只有在到高三的临近高考之前,才知道高中是要有学习这一码子事的,并且学习还是一个学生在学校里的一个最重要的使命,不学习是对不起养育自己的父母,也不会拥有一个无限可能的未来。(这也是多年以后做为高中教师的我,竭力想告诉同样浑浑噩噩自己的学生们的)</p><p class="ql-block">并没有出现什么奇迹,意料之中的我落榜了,分数是距离当年公布的最低中专录取线还要差100来分的样子,知道这个消息的时间,是在高考后的二十来天的某个晚上。当时我正在同学家里玩,老父亲的电话追到同学家来找我,让我赶紧回家,说家里面有事。在我骑车回家的时候,心里就有了一丝预感,走进自家的院子,没有看到屋子里有灯光,打开客厅门,老妈没有在家,老爸一个人在沙发上坐着,屋子里烟雾缭绕,他看到我进屋,带着疲惫和失望的神情,告诉我上面的结果。他说完消息以后就站起身离开了家门,当院子门关上时,空荡荡的家里一片安静,我保持着进门时的样子,站在屋子的中央,月光如水一般,从窗口洒将下来,银白色的月华让家里的家具拖出长长的影子,四周静得可怕,我站在月华后面的黑暗当中,心若死灰如入深渊。</p> <p class="ql-block">我最终还是选择了复读,也没有选择去条件设施教学质量相对较好的母校。去了上面所提到过的做为高考考场的那所学校,插班重读高三。我记得在报道的时候,高三已经开学了,我背着重新收拾好的书包,拿着从学校后勤领的凳子,低着头跟在学校校长的后面,穿过一条如同矿山隧道一般黑暗深邃的走廊,走过一间间空荡荡的教室(其他年级应该还在放假),顺着讲课声音的方向前行,走到一间教室的门口,校长让我停顿一下,推开门请讲课的老师出来,两人嘀咕了几句什么,随后让我进教室,当我推开教室门走进教室时,人仿佛突然走进了一个充满光明的世界,清晨明晃晃金色的阳光,洒满了整个教室,地面桌面墙面都光闪闪地耀眼刺目,而这样的温暖感觉,让我的连日来的阴霾和浑浑噩噩一扫而空,我知道了,自己只是暂时蛰伏在这个学校里一年,明年的我一定能考上大学。这样的笃定如同是受到神明预言的指引一般,我的信心坚定而又从容。</p><p class="ql-block">那么,就开始学嘛。我知道我自己不笨,只是自己没有自律。除了那门无可救药的英语,我自己什么都能学会,而且可以学到优秀,而高考毕竟是看总分的,我五门功课去补英语一门,考上大学还是大有希望的,我每天规划着自己的学习任务,安排好自己学习以及锻炼放松的时间。坚定着自己学习的信心。砥砺前行的日子,我如同是一个苦行僧,一个卫道士。</p> <p class="ql-block">这没有一丝夸张的成分,自从高考落榜以来,除了我妈时不时的嘘寒问暖,我爸每天都板着脸看不到一点笑容,每天家里的气氛沉重又压抑。在这样的高压下面,我弟也开始老老实实看书学习了(若干年后已经考上同济大学的弟弟和我喝酒聊天时说,他的学习进步的动力源于对我当年悲惨复读生活的恐惧,正所谓知恐而后勇)我记得那年我爸和我第一次说话是某次一起吃晚饭的时间,我摊开数学月考的118分的试卷(总分120)让他看,老爸说了一个字“好”,就是这简短的一个字,打破了我们彼此压抑200多天来的沉默。</p><p class="ql-block">慢慢地,我也习惯了自己这样压抑的独处生活,在孤独中坚守着内心的信念:吃饭时我低着头,只拣自己眼睛能够看到的菜,一吃完饭我就躲进自己的房间,关起门去看书学习,而到了自己的屋子门以后,(除了倒水,上厕所等)没有必要的事情,我是不会去客厅厨房等家里公共的区域里晃悠的。我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自律中带着自卑。我的一天里最快乐的时光应该就是在晚上,静静地在窗前台灯下,在铺着大块草稿纸的桌面上尽情地演算推导,让思维在数理化的海洋里自由遨游,因为只有在这静谧的时光里,才没有对未来日子的茫然和恐惧,才没有对现实生活的压抑和苦痛,也没有对过往曾经的思念和遗憾,偶尔一抬头也会看到窗外的月华如水,我会想起落榜时的那个晚上。那个同样是月华如水寂静无声的无助的夜晚。</p><p class="ql-block">晚上的学习,我规定自己学习了两个小时就可以休息一次,每次休息的时间大概十分钟左右的样子,那是一个短促而又难得的轻松幸福时光,而只有到了那个时候我才可以抽上一支烟,看看毕业同学的留言簿,看看已经考入大学的高中同学的照片,或者看看他们从大学邮寄来的信和明信片。有时候也会望着墙上的中国地图发呆,想着自己以后会考到哪个城市,去上什么样的大学,会有什么样的美好境遇</p> <p class="ql-block">这样压抑的生活最终还是崩溃了,这就好像是张紧的弓弦在某一天突然崩断了一样,我先是头发大把大把地掉,每天早晨一觉醒来,发现枕头上落下了成片的乌纱。然后是对整个世界都意兴阑珊,对所有以前喜欢的科目都没有了兴趣,对所有以前充满憧憬的事物都失去了热爱,再往后是健忘,以前做过的题熟悉的知识点好像是第一次见面般的陌生,甚至连我自己在十几分钟前做过的事情都想不起来了。于是,我开始越来越烦躁,越来越恐惧。对未来对前途的充满了绝望,最后我变得麻木,每天过得无所事事,不知所措又无所畏惧般的躺平了。(写到这我好像突然理解现在挣扎后失去斗志躺平了的年轻人,但不包括那些没有挣扎就开始躺平的懒汉)。</p><p class="ql-block">我的生活还是每天夜里两点睡觉,第二天早晨七点钟起床。这刻在自己生物钟上面的行动记忆,是以往学习生活所带来的前进惯性。但我现在却不想学习了,我连着有一两个星期都没有碰过一次课本,我白天在课堂上发呆,回家后在书桌旁发愣。于是,时间一天一天又变得空虚而又漫长了。为了打发时间,我把我弟收藏的一大箱子课外书拖到了我自己的房间。连环画、《少年文艺》、《故事会》我一本接一本地反复翻看,因为反锁了房门拉上了窗帘,就是我自己的独立世界。所以我无比自由,我斜靠在床上,头枕着被褥,书一页页地翻动,但书上的内容却没有留下任何记忆。其实即使记下了什么也是些无聊的故事。我舒服了一天却恐惧着接下来的一天,我更加恐惧的是一天天日益临近的第二次高考,我开始靠自我催眠自我麻醉来获得心灵上的平静,但我知道时间的列车终究是在滚滚向前,高考的日子最后总会到来的,而到了那一天我的一切终将会大白于天下。我如同一个被宣判了死刑,并知道自己执行日期的罪犯,看着时间的洪流倾流而下,面色蜡黄、心如死灰却无能为力。</p> <p class="ql-block">改变这样一种状态的事件,现在想起来我还感觉颇为灵异,那天我又斜靠在床上看课外书,不知不觉中我睡着了,迷迷糊糊间我感觉自己人处在一个阴暗悠长的楼道中间,楼道两边是一间间独立的房间,其中有一间房间的门是开着的,房间的门旁有着一个煤球炉,当我走过去时一个手拿炒锅的人恰巧从门里走了出来,看到了我,热情地招呼我进去,我走进那个房间一看,屋子里十来个或站或坐的人全是我以前高中的同学,他们正在聚着餐,一群人围着屋子中间的长桌旁,长桌的两边有着两排高低床,屋子里的人一多就有些局促和狭挤,但他们每个人都有说有笑气氛很好,长桌上面的菜肴和水果都是用大盆装的,大盆装的食物铺满了整整一个桌子,显得很是丰盛,正午的阳光从桌子尽头的窗户上穿过撒在食物上,菜肴和水果在阳光下都泛着金光。耀眼金光照耀下整个房间一片泛黄,这画面好像过度曝光的老旧泛黄照片,带着初夏午后特有的慵懒光彩,一切都显得那么快乐和美好,这是我好久没有感受到的温暖和热闹......这似真似幻的一个梦,经历的时间并不长,但刻骨铭心般的烙印在我的记忆深处,我清醒以后,发现自己还是斜靠在床上,甚至房子里连灯都没有关,半夜的灯光很足,照着屋子里的一切都亮堂堂的,我回味着刚才做过的那个美梦,那梦里面聚会的同学都是已经考上了大学了的,我甚至可以说出他们各自所在的学校的名字,知道他们各自的近况(许多同学都给我有来信,但我从来都没有回)。而我却还在西北戈壁这偏僻荒芜的小镇上备战着今年的高考,同样学校出来的人走到了不一样的两条道路,为什么他们能做到的我不可以做到。于是,我擦干了泪花,调整好了状态,继续上路前行。</p><p class="ql-block">而我为什么说这事情冥冥中透着一股子灵异呢,因为在当年的几个月以后我被陕西师范大学录取,当我走进自己物理系学生宿舍楼的二楼时,突然有了种似曾相识的感觉,那熟悉的楼道不就是几个月前我在梦中出现过的楼道吗。那门口有着煤球炉的房间如此熟悉,不正是我大学的辅导员住着的宿舍吗?。</p> <p class="ql-block"> 蝴蝶终于飞过了沧海,又一个高考的日子终于还是到来了,这次没有老父亲的骑车相送,我和平时上学骑车一样,默默地赶去了高考考场,我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我无愧于自己的青春,我可以听天由命,可以坦然面对。</p><p class="ql-block"> 高考考完后的一两天,我真有点不知所措,按照每天的作息习惯,晚饭后我又坐在自己的书桌旁,拿起案头书来观看,却突然间醒悟,我这不是已经考完大学了吗,那我现在要去做什么呢?于是我站起身去家的客厅里逛逛,电视柜里荧光屏的喧嚣,让我感觉到不适应,那份泡沫般的热闹已经不属于我了。而我该又去干什么?好在一起复读的难兄难弟早就闲不住了,我们又联系在了一起,每天骑着自行车聚集在小镇不长的街市上转悠,边抽烟边闲逛,没有事情做的年轻人北方话叫作“街溜子”,离开学校的我们终于变成了无所事事的“街溜子”了,我们拉帮结伙地打扑克下棋,聚群集众地打台球看影碟,我们白天玩晚上玩,昏天黑地。我不敢拿发布了高考试题和答案的报纸去给自己的考试做什么估分,更不敢去想不久的以后高考放榜的结果,我又一次在自我催眠自我麻醉之中去寻找快乐。</p> <p class="ql-block"> 应该是也在高考完二十天后的某个下午吧,当时一起复读的七八个难兄难弟正聚集在我的家里看碟,大家咧着牙对着屏幕上蹦来跳去的成龙一起傻笑,在烟雾缭绕中的我们高谈阔论评头论足。这个时候沙发茶几上的电话机突然间响了,我拿起了电话,电话那头传来老爸熟悉的声音,沉稳而又清晰:“你知道你今年的高考成绩是多少吗?”好像都已经被遗忘了的、自己多年以前的罪行突然有了个宣判结果。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可我的嘴却依然强撑着镇静反问:“多少?”电话那头老爸话语里有了压抑不住的高兴“你过了,超过了重点大学的录取线有两分”。哦,我曾无数次遐想过自己考上大学时的兴奋,无数次的祈祷无数次的许诺无数的请求这一天的真正到来。但等到了它真正到来的时候,我却没有了想象中的欣喜若狂,这是一种平平淡淡的感觉,就好像这一切都只是自己的平常日子的延续一样,我平静地说:“知道了,下班回来吃饭,我熬的稀饭”扣下电话,难兄难弟们问我是谁的电话,我说是老爸的,可能他马上就要下班回来,于是大家赶紧散场回家。等同学走了后,我默默地熬了稀饭,然后开窗通风,把屋子里的烟味散去,把地面上的烟头烟灰打扫干净。我平静而又从容的做着事情,等一切完成以后,我躺到沙发上看着天花板发呆。</p><p class="ql-block">仿佛是后知后觉一般,我突然有了一丝莫名的激动,我关上了厨房里的煤气,关上屋子门院子门。骑上了院子里的自行车,向着远方的山野飞驰,车越骑越快,耳畔的风呼啸着掠过我的头发,我感受着行进中风的律动。去走向风,走向雨,走向大自然。那所有的,所有的青春,所有的青春里的所有的日子,所有的绿意盎然,所有的朝气磅礴,所有的热情似火的青春的日子,所有美好的大学生活,一切的一切都在远方等着我,这是我自己的世界,这是我自己的大学,这是我自己的未来。大学,我来了。</p><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6日于扬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