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二天 山海关</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万里长城一山海关古城</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海关,又称榆关、渝关、临闾</span>关,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山海关区东大街1号,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在1990年以前,它被视为明长城的东端起点,素有“中国长城三大奇观之一”(东有山海关、中有镇北台、西有嘉峪关)、“天下第一关”、“边郡之咽喉,京师之保障”之美誉,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遥相呼应,声名远播。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在此筑城建关,使其成为扼守东北与华北咽喉的军事重镇。因依山襟海,故得名“山海关”。这座古城周长约4千米,城墙高14米,厚7米,设有四座主要城门,防御体系完备,包括“天下第一关”箭楼、靖边楼、牧营楼、临闾楼、瓮城及1350延长米的明代平原长城等景观,至今仍巍然屹立,诉说着昔日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行分别乘坐电瓶车,人力三轮车和步行浏览山海关古城。</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迎恩楼</b></p><p class="ql-block">迎恩门是山海关城的西城门,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因连接入京御道且清代帝王多经此出入而得名,取“迎接皇恩”之意。城门上筑有重檐歇山顶箭楼,檐下悬乾隆九年御题“祥霭扶桑”匾额,现存建筑为2005年按原貌复建。城门配有瓮城及向南开启的瓮城门,外设护城河,明清时期为军事要塞与关隘通道。</p> <p class="ql-block"><b>王家大院</b></p><p class="ql-block">山海关王家大院,又名山海关民俗博物馆,是山西王氏家族为躲避战乱迁徙至此后逐步修建而成的宅邸。始建于明末清初,兴盛于咸丰年间。王家因经营盐运与边贸积累巨额财富,成为当地名门望族。至光绪年间,王家已占据山海关“南半城”,声名显赫。大院占地十余亩,建筑面积2000余平方米,共分三进套院,布局严谨,风格典雅。内设18个展厅,陈列丰富民俗文物与生活用品,堪称一部镌刻古城文化印记的活历史。</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钟鼓楼</b></p><p class="ql-block">山海关钟鼓楼,既是古城的中心,也是古城的制高点,它是二层建筑,一层是方台,二层是钟楼、鼓楼、文昌殿三体合一。一层方台,四孔穿心,十字相交,分通四门,自成四街。明清古街上斗拱飞檐、茶楼酒肆,如今的坡顶构造、房檐式样和青砖灰瓦等,所有这些都透露出浓浓古意。走近它,方孔之外望一望钟鼓楼,方孔之内望一望明清大街!</p> <p class="ql-block"><b>山海关城楼</b></p><p class="ql-block">极目远眺,山海相依,长城蜿蜒如龙。城楼巍峨耸立,砖石斑驳,岁月的痕迹清晰可见。脚下是古老的街道,耳边仿佛传来战马嘶鸣与鼓角争鸣,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登上城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拾阶而上,步步皆是历史的回响。城楼之上,海风拂面,山峦叠翠,长城如巨龙盘踞于天地之间。站在此处,仿佛能听见六百年前的号角,看见将士们浴血守关的身影。</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天下第一関</b></p><p class="ql-block">天下第一関(山海关)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由大将军徐达主持修建,距今已有640余年历史。其箭楼高13.7米,悬挂明代书法家肖显所书‘天下第一关’巨匾,城墙全长1350米,与瓮城、靖边楼等构成‘五虎镇东’防御格局。</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南大门</b></p><p class="ql-block">山海关城是一座土筑砖包的雄伟关城。城高14米,厚7米,周长4公里,呈正方形。整个城池与万里长城相连,以城为关。城有四门:东门面向关外,叫镇东门;西门对关内,叫迎恩门;南门面海,称望洋门;北门临北疆,称威远门。</p> <p class="ql-block"><b>承德宽城滦河大桥</b></p><p class="ql-block">滦河大桥横跨碧波荡漾的滦河之上,桥身如长虹卧波,连接两岸青山与村落。站在桥上,远眺群山起伏,近观河水潺潺,仿佛置身于一幅山水画卷之中。</p> <p class="ql-block">入住酒店:承德宽城兆丰酒店</p> <p class="ql-block">晚餐</p><p class="ql-block">晚餐时分,围坐一桌,品尝当地特色菜肴。山野菜清香爽口,芝士虾讫立西瓜香气四溢,每一道菜都饱含山野之味,令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逃眺宽城</p><p class="ql-block">清晨,站在酒店阳台远眺宽城。山影朦胧,微风拂面,带来山林的气息与河水的清凉,仿佛能洗净尘世的喧嚣,只留下内心的宁静与安详。</p> <p class="ql-block">第三天 <span style="font-size:18px;">承德避暑山庄一塞罕坝.追梦坝上草原</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一座山庄,半部清史的皇家园林:避暑山庄</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又称“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坐落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山庄东路6号,是清朝皇帝为团结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而修建的夏宫。它占地564万平方米,是现存世界最大的皇家园林。始建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89年方告竣工。山庄整体依中国地理形貌布局,西北山峦、东南湖泊、北部平原,构成一幅微缩的中华大地图卷。园内120余组建筑巧妙融入山水之间,既有北国雄浑之气,又具江南秀美之韵。宫墙之外,十二座皇家寺庙环绕,如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等,共同构成一幅壮丽的皇家园林画卷。</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丽正门</b></p><p class="ql-block">丽正门,是避暑山庄的正门,亦为正宫的正门,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门为重台式结构,设三座长方形拱门,重台上建有三间城阁,门前置石狮一对,左右各立下马碑一通,迎面建有30米长的红照壁。整体布局严整,风格质朴秀丽,被列为乾隆三十六景之首。</p> <p class="ql-block"><b>雄狮</b></p><p class="ql-block">雄狮昂首挺胸,双目炯炯,威严中透着几分灵动。它静卧于丽正门前,仿佛在守护这座皇家园林的尊严与荣耀。</p> <p class="ql-block"><b>雌狮</b></p><p class="ql-block">雌狮温婉而沉静,目光柔和,与雄狮遥相呼应。它们共同守望着这座承载着历史与文化的园林,见证着岁月的流转与王朝的兴衰。</p> <p class="ql-block"><b>格格</b></p><p class="ql-block">身着满族服饰的格格们穿梭于园林之间,裙裾飘逸,步履轻盈。她们或吟诗作画,或抚琴低语,仿佛将人带回那个风华绝代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b>避暑山庄博物馆</b></p><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博物馆,是一座清代宫廷历史类博物馆,坐落于避暑山庄正宫区。这里曾是清帝处理政务、起居休憩之所,分为前朝与后寝两部分,承载着清代宫廷生活的丰富记忆。</p> <p class="ql-block"><b>澹泊敬诚</b></p><p class="ql-block">澹泊敬诚殿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乾隆十九年(1754年)以楠木重修。康熙帝亲题“澹泊敬诚”匾额,寓意“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此殿是清帝举行重大庆典、接见百官、少数民族首领及外国使节的重要场所,见证无数历史时刻。</p> <p class="ql-block"><b>四知书屋</b></p><p class="ql-block">四知书屋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初名“依清旷”,后乾隆帝题“四知书屋”。“四知”出自《易经》:“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体现乾隆帝“刚柔并济、恩威并施”的治国理念。此殿为皇帝接见近臣、少数民族首领及临朝更衣休憩之地。</p> <p class="ql-block"><b>宫廷车舆</b></p><p class="ql-block">清代宫廷车舆制度森严,体现皇权与等级制度。车舆不仅是帝后妃嫔出行的交通工具,更是皇权威仪的象征。根据不同场合与用途,清帝出行配备“五辂”“二辇”“三舆”等仪仗车驾,后妃车轿亦有严格规制。展陈中包括皇帝轻步舆、皇后凤车及妃嫔仪舆、仪车,皆用料考究、纹饰精美。</p> <p class="ql-block"><b>十九间照房</b></p><p class="ql-block">十九间照房,亦称“万岁照房”,一字排开共十九间,中三间设为佛堂,乾隆帝题“宝筏喻”,为随侍人员候差之所。此房为界,将正宫区划分为前朝与后寝两部分。</p> <p class="ql-block"><b>烟波致爽</b></p><p class="ql-block">烟波致爽殿建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为康熙三十六景之首。因热河“四围秀岭,十里澄湖,致有爽气”而得名。殿内设明厅、暖阁、佛堂,为清帝寝宫,嘉庆、咸丰二帝皆驾崩于此。1860年,咸丰帝在此批准《北京条约》,签署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一页。</p> <p class="ql-block"><b>《北京条约》签准地</b></p><p class="ql-block">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咸丰帝避难热河。在烟波致爽殿西暖阁,咸丰帝批准恭亲王奕䜣代表清廷与英、法、俄三国签订《北京条约》。条约内容包括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准许三国招募华工出国、对英法各赔款800万两白银,并追认《瑷珲条约》有效,割让乌苏里江以东40万平方公里领土给俄国,使中国进一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p> <p class="ql-block"><b>嫔妃出入的小门</b></p> <p class="ql-block"><b>云山胜地</b></p><p class="ql-block">云山胜地楼建于康熙五十年(1711年),为康熙三十六景之第八景。楼为两层,内部不设楼梯,需借楼前假山路径登楼。一楼设戏台,供帝后听戏;二楼设佛堂,乾隆帝题“莲花室”,为帝后祭月祈福之所。</p> <p class="ql-block"><b>岫雲门</b></p><p class="ql-block">岫雲门紧邻云山胜地楼,是通往湖区的门户,为宫殿区进入苑景区湖泊区的必经之路。</p> <p class="ql-block"><b>苑景区</b></p><p class="ql-block">苑景区的精华集中在湖泊区,康熙曾盛赞其“天然风景胜西湖”。湖区洲岛错落,湖面被长堤与洲岛分割为五湖,桥桥相通,绿树成荫,风景建筑点缀其间,曲折有致,秀美多姿。湖泊区位于山庄东南,总面积49.6万平方米,统称“塞湖”,包括西湖、澄湖、如意泅、上湖、下湖、银湖、镜湖与半月湖。湖区建筑多仿江南名胜,如烟雨楼仿自嘉兴南湖,金山岛仿镇江金山,如意洲与月色江声布局精巧,集南秀北雄于一体,将江南园林移植塞外,展现皇家园林的恢弘与雅致。</p> <p class="ql-block"><b>烟雨楼</b></p><p class="ql-block">烟雨楼建于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仿浙江嘉兴南湖烟雨楼而建,位于山庄如意洲北侧青莲岛上,为澄湖制高点。以夏秋烟雨朦胧的江南意境与精巧布局闻名,是避暑山庄核心景点之一,亦为电视剧《还珠格格》漱芳斋取景地。</p> <p class="ql-block"><b>金山</b></p><p class="ql-block">金山位于山庄澄湖东侧,为康熙帝南巡后仿镇江金山寺形制建造的人工景观。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由山石堆砌而成,三面临湖,一面临溪,造型如紫金浮玉镶嵌湖中。核心建筑包括上帝阁、镜水云岑殿与天宇咸畅殿,其中三层六面的上帝阁可俯瞰水天一色之景,为康熙三十六景第十二景“镜水云岑”与第十景“天宇咸畅</p> <p class="ql-block"><b>如意州</b></p><p class="ql-block">如意洲位于避暑山庄芝径云堤北端,是一个湖中之岛,因形似如意而得名。清康熙五十年(1711)前为宫殿区,面积3.5万平方米,是山庄最大洲岛和主要景点之一。康熙、乾隆七十二景中有十二景在此。</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观莲所</b></p><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的观莲所是清代皇家赏荷的核心景点之一,位于湖区如意洲南岸,以品种丰富的荷花和精巧的园林设计闻名。</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法林寺</b></p><p class="ql-block">法林寺(般若相)位于承德避暑山庄如意洲东南部,始建于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是乾隆三十六景第十六景。寺庙坐北朝南,主殿供奉度母观音像三尊,东西配殿分别供奉龙王、雷公电母等神祇\。清代曾作为皇家祭祀场所,农历六月二十四日热河总管率官员祭神祈雨,帝后嫔妃常来此拈香礼佛。现存建筑为青砖布瓦形制,院内设有12个红色转经筒,与金山上帝阁隔湖相望构成重要景观轴线。</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御瓜圃</b></p><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内的御瓜圃是清代皇家园林避暑山庄内的一处重要景点,位于山庄的西北部。御瓜圃不仅是皇帝和后妃们夏季品尝瓜果的地方。现场有卖瓜果的,皇帝和后妃品尝的瓜果一定是佳品,我们也做了一回皇家人,体验了香瓜和西瓜。</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牡丹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热河</b></p><p class="ql-block">热河发源于避暑山庄东北角的热河泉,由地下温泉涌出,水温常年保持在8℃左右,冬季不结冰,形成“雾霭蒸腾”的独特景观。其河道全长90米,串联澄湖、如意湖等湖区后汇入武烈河,被誉为“中国最短河流”。</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塞罕坝</b></p><p class="ql-block">塞罕坝,指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坝上区域,包括塞罕坝机械林场、御道口牧场、红山军马场、红松洼自然保护区、乌兰布统自然保护区。总面积约2238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塞罕坝主要是高原台地。“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全名可译为“美丽的高岭”。</p><p class="ql-block">塞罕坝曾属清朝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木兰围场”的满语名称“木兰辉罕”,汉译为“哨鹿设围狩猎之地”)。</p><p class="ql-block">历史上塞罕坝是一处水草丰沛、森林茂密、禽兽繁集的地方,在辽、金时期称作“千里松林”,曾作为皇帝狩猎之所,被誉为“水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p><p class="ql-block">因吏治腐败和财政颓废,内忧外患的清政府在同治二年(1863年)开围放垦,森林植被被破坏,后来又遭日本侵略者的掠夺采伐和连年山火,当年"山川秀美、林壑幽深"的胜境不复存在。</p><p class="ql-block">建国初期,塞罕坝一带已经彻底荒漠化。这片昔日有“千里松林”之称的美丽高岭,已荡然无存,着实成了"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荒凉景象。草木不见,黄沙弥漫,风起沙涌,肆虐地扑向一百多公里外的北京城。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塞罕坝,从一棵树到百万亩林海,从荒漠变绿洲。</b></p><p class="ql-block">1962年2月14日,林业部塞罕坝机械林场正式组建。半个多世纪以来,三代塞罕坝人艰苦创业、接续奋斗,建成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p><p class="ql-block">1993年5月,塞罕坝森林公园被林业部批准为国家级森林公园。2001年,御道口草原风景区被评为国家风景区。</p><p class="ql-block">2002年,塞罕坝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区”。2005年,御道口草原风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p><p class="ql-block">2007年5月,塞罕坝自然保护通过国务院审定被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p class="ql-block">2017年12月5日,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宣布,中国塞罕坝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球卫士奖”。</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习近平总书记到塞罕坝视察</b></p><p class="ql-block">2021年8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月亮山,察看林场自然风貌,听取河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和林场管护情况介绍,看望护林员。随后,习近平来到尚海纪念林,实地察看林木长势,了解林场弘扬塞罕坝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情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追梦坝上草原</b></p><p class="ql-block">追梦草原景区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牧场(塞罕坝御道口景区内),是以满蒙文化体验和草原风光为主题的综合性主题乐园。、</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祭祀敖包</b></p><p class="ql-block">祭敖包是蒙古民族传统习俗,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祭敖包是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的表现形式之一。 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意为“堆子”,以石块堆积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形,高低不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数百年来,当地牧民始终敬仰、供奉着本家族或部落传承的敖包。草原上每年都要举行多层面的敖包社祭活动。</p><p class="ql-block">自古以来,蒙古民族通过一年一度的隆重祭祀敖包“神灵”的形式,传承和发扬光大人与自然和谐的道德理念,使人们的生态道德意识进一步统一规范,人人都把敬畏生命、珍爱生态、和谐自然当作义不容辞的天职。</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呐喊喷泉</b></p><p class="ql-block">呐喊的分贝越高,湖中的水柱就喷得越高。</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月亮湖</b></p><p class="ql-block">塞罕坝月亮湖是位于中国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草原森林风景区内的一个高原湖泊,海拔约1000-1400米,湖面面积6000多平方米,水深6米,以其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作为电视剧《还珠格格》的外景拍摄地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景点内放有三辆越野车,供游人拍照。我们好像年轻人一样,在镜头下纷纷留下足迹。</p> <p class="ql-block">《追梦坝上草原》是河北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御道口牧场推出的大型满蒙文化实景演出,以马术表演、民族歌舞和历史文化为主题,融合现代舞台技术,展现草原风情与民族融合故事。</p> <p class="ql-block">演出以清代顺治皇帝之女固伦淑慧公主下嫁巴林草原的历史事件为蓝本,通过“围场情缘”“行宫赐婚”“草原迎亲”“节日欢歌”等场景,展现满蒙民族融合与文化传承。</p> <p class="ql-block">全场分四个篇章:</p><p class="ql-block">第一篇章 天山脚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二篇章 游牧礼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三篇章 追梦草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第四篇章 游牧传奇</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红山军马场</b></p><p class="ql-block">红山军马场属北京军区,建于1964年8月,主要担负边防部队军马供应保障任务。马场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世界地质公园)西南端的乌兰布统古战场核心区。</p> <p class="ql-block">因衔接问题,当晚错过了入住蒙古包的体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