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长征路第八十一天

老来乐

<p class="ql-block">  今天是2025年6月26日,风和日丽,天气不错。清晨六点在白豹镇转悠了半天,没找到吃早点的地方。只好前行顺路解决问题。走出白豹镇一路下坡,骑行四十多到吴起县城边,吃了早餐,一碗老豆腐,两个素包子,消费七元。继续前行五公里左右,参观了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中央红军长征纪念馆、博物馆维修施工闭馆,没有如愿参观。</p><p class="ql-block"> 吴起县因战国时期军事家吴起在此屯兵戍边23年而得名, 是中央红军长征胜利落脚点、全国退耕还林示范县。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从江西瑞金、于都等地出发,历时一年零两天,行程二万五千余里,途经11个省份,最终于1935年10月19日落脚陕北吴起,为长征划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今天,走进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重温八十七年前红军长征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受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中央红军长征胜利纪念馆施工闭馆,打卡拍照。</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吴起红军长征胜利纪念园,继续前行,中午近十二点到达志丹县,在赵记羊杂(文艺巷店)吃了羊肉、羊杂汤泡馍,休息了片刻,参观了刘志丹烈士陵园和保安革命旧址。而后找宾馆住下,骑行了一百二十多公里。</p> <p class="ql-block">  刘志丹(1903年10月4日—1936年4月14日)男,汉族,原名刘景桂,字子丹,中国工农红军高级将领,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西北红军和西北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人之一。1936年4月14日,在中阳县三交镇战斗中牺牲,时年33岁。刘志丹烈士一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人民,追求真理,英勇善战,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忠心赤胆,为创建红军和革命根据地,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被毛泽东同志誉为“群众领袖,民族英雄”。刘志丹烈士陵园是党中央和全国人民为了纪念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坚定不移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具有卓越才能的军事家,西北红军和陕甘宁革命根据地最早创始人之一的刘志丹将军而兴建的纪念设施。刘志丹烈士陵园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志丹县城北的炮楼山和瓦窑山之间的山坡上。为纪念刘志丹将军,1936年保安县更名为志丹县。</p> <p class="ql-block">  参观刘志丹烈士革命事迹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  刘志丹烈士陵园碑亭</p> <p class="ql-block">  保安革命旧址纪念馆位于陕西省志丹县,原为1936年7月至1937年1月中共中央驻地,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继瑞金后的第二个红色首都。纪念馆保存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旧居及中央军委会议室等24孔(间)旧址,馆藏24件等级文物,完整呈现西安事变决策、抗日统一战线确立等重大历史事件。该馆1966年建成开放,2006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在王稼祥旧居室内照片。</p> <p class="ql-block">在毛泽东旧居门前留个影。</p> <p class="ql-block">骑行轨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