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与希望的生命守护

韩城诗协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编前语:</span>从元宵佳节的万家灯火,到六月中旬的蝉鸣初起,一百多个日夜的漫长守候里,病魔与生命展开拉锯战。医护的妙手仁心、亲友跨越山海的牵挂,在时光里编织成网,终于让母亲冲破阴霾。寒夜中的援手、手术室外的守望、异乡归来的身影……每一份爱,都成为照亮生命的光。</p> <p class="ql-block">  寒夜三点,寂静被母亲突然的昏迷打破。叔叔慌乱中冲上前,颤抖的手指死死掐住母亲的人中,声音里满是惊恐:“快打120!”紧接着,他冲出门外喊醒邻居。漆黑的夜里,邻居披着外套、扣错纽扣就赶了过来,和叔叔一起把母亲抬上救护车。一路上,邻居紧紧握着母亲的手,不断轻唤她的名字,试图唤醒陷入昏迷的母亲。到了医院,邻居也没离开,陪着我们在手术室外守了整整一夜,直到手术结束。</p> <p class="ql-block">  市人民医院手术室外,气氛凝重得让人窒息。五爸一家、三伯家里人、大伯一大家,还有嫁出去的姐妹们,得知消息后都匆匆赶来。他们有的衣服都没来得及换整齐,有的头发还乱糟糟的,眼神里全是担忧。大家挤在走廊里,时不时踮脚望向手术室的门,谁都不说话,空气仿佛凝固了。当天,母亲娘家在西安、蒲城的兄弟姐妹,更是放下手头所有事,坐最早的车赶来。霜儿芳姐和她的妈妈也是早早赶来,他们带来了慰问金,握着我的手说:“别担心,有我们在。”那一刻,我忍不住的掉下了眼泪。</p> <p class="ql-block">  母亲手术成功后,父亲的兄弟和家人们,母亲的娘家人依旧常来医院。他们帮忙取药、缴费,楼上楼下地跑,累得气喘吁吁也不喊一声。我单位的领导也抽空来看望,带来水果和祝福,嘱咐我别太担心,好好照顾母亲。叔叔的兄弟姐妹同样没落下,不仅来探望,还留下一笔钱,让我们安心给母亲治病。</p> <p class="ql-block">  在西安唐都医院手术那天,娘家弟弟王振特意请假陪我们一起去。挂号、缴费、拿检查单,他跑前跑后,一刻也没停。累了就靠在墙上歇一会儿,接着又去忙。家在西安的舅舅和儿女们,经常带着水果来病房。舅舅总是拍着我的肩膀说:“孩子,别太累着自己。”每次他们走后,病房里都还留着温暖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二妹夫丰收远在福建打工,听说母亲生病,立刻请假赶回来。在市医院和唐都医院,他白天黑夜地守在母亲床边,给母亲喂饭、擦身、换衣服,累得眼睛布满血丝也不抱怨。临走前,他塞给我厚厚的一沓钱,说:“姐,给咱妈治病用。”三妹虽然因为特殊情况回不来,也第一时间转了一笔钱过来,在电话里哭得泣不成声,一直问母亲的情况。我们姐妹三个,虽然各自在不同地方,但心都紧紧系在母亲身上。</p> <p class="ql-block">  从唐都医院转回市医院康复期间,五爸和五妈几乎天天都来。五爸一早赶到医院,仔细向医生询问母亲的恢复情况;五妈则守在床边,轻声和母亲唠着村里的新鲜事、家常话。两人一陪就是大半天,用最温暖的陪伴,给母亲安心。</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在唐都医院住院,舅舅早早就在医院门诊大厅等着,眼神里满是焦急。手术期间,他一趟趟跑来,问手术进展到哪一步了。叔叔也赶紧安排好家里的事,火急火燎地赶来陪母亲。他坐在母亲床边,紧紧握着母亲的手,仿佛这样就能为母亲挡住所有不安。</p> <p class="ql-block">  请的护工姐姐张永莉,也给了母亲家人般的照顾。母亲刚从唐都医院回来做高压氧,护工姐姐担心母亲害怕,全程拉着她的手;平时给母亲洗漱、擦身,动作轻柔得像照顾婴儿。她还从家里拿来自己婆婆的衣服,说:“这衣服软和,阿姨穿着舒服。”有次知道母亲想吃红甜面,她特意回家做好带来。康复时,她用专业知识教母亲做恢复训练,陪着母亲在医院花园散步、晒太阳,耐心得不得了。</p> <p class="ql-block">  现在,母亲已经能在院子里慢慢散步了。她总爱和邻居们唠嗑,说起生病的事,眼里闪着泪花:“要不是你们,我哪有今天啊!”看着母亲的笑脸,那些在医院的日子又浮现在眼前——亲人们奔波的身影、邻居们关切的眼神、护工姐姐温暖的照顾,就像点点星光,照亮了那段艰难的时光,也让我们一家人的心贴得更紧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