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塞巾帼绽芳华》读后感

东方神韵

本文作者:高发广 主人公贾瑞英 <p class="ql-block">  贾瑞英在读书会成立十周年庆典活动中分享自己的读书收获和感悟</p> <p class="ql-block"> 《紫塞巾帼绽芳华》读后感</p><p class="ql-block"> 高发广</p><p class="ql-block"> 根据滦平县老干部读书研究会关于开展阅读“滦平两本书”活动安排,我选读了《紫塞巾帼绽芳华》,书中记载了63位女豪杰,她们巾帼不让须眉,家国情怀两不忘,风雨兼程一肩挑,从而为社会做出了突出贡献。全国妇联副主席、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嘉宾、大名鼎鼎的承德人蒙曼亲自推荐,承德市妇女联合会党组书记、主席李坚撰写序文,主编汪贵,男,共产党员,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河北省劳动模范。这三位身价资历不凡的人领衔担纲,可见此书之分量,不可不读。书中第263页,第51名题为“崇高的精神礼赞”写的是贾瑞英,这篇文章是咱们读书会主席刘云琳供稿。以文无长短,真实为要,事无巨细,典型为佳的原则,写的全面、细致、生动。</p><p class="ql-block"> 贾瑞英大姐一些出乎意料又让人赞叹不已的举动,实在令人刮目相看。也深深的触动了我一些联想如梗在喉,想一吐为快。我汇报的题目是:“人老了要活出老人的尊严”。贾瑞英是我认识的老大姐当中与众不同,非常了不起的一位大姐。</p> <p class="ql-block">贾瑞英在读书会活动中分享读书感悟</p> <p class="ql-block">  一、她心宽似海,心无旁念。珍惜眼前,活好当下,把生死置之度外,没有半点恐惧,坦然看世界,磊落度余生。一位哲人说的好,“谁征服死亡的恐惧,谁就会深信自己不朽,谁没有这种恐惧,谁就真的不朽。 ”“参透名利观,乃是小修行,参透生死观,乃是大修行。”人有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规律,谁也避免不了。对于“生死”二字,从未想过,没有压力,活得自如。但看花开花落,心中坦然,静看云卷云舒。用不着伤春,也用不着悲秋。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夕阳虽短开心过,待到百笑终。以前在老家曾见过一位老太太,心眼特别小,有一点小毛病就说要死,一说要死就情不自禁的嚎啕大哭,涕流满襟。有人开玩笑说她病不死,非得吓死。对比贾姐良好心胸,哭着来笑着走的最高境界又有几人。曾国藩说过:“尽人事,听天命,人莫心高,自是生辰造化,命由天定,何必巧用机关。”</p> <p class="ql-block">  贾瑞英在读书会庆“七一”活动中讲革命故事</p> <p class="ql-block">  二、怀揣一颗报恩之心。贾姐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是发自肺腑的一句话;“共产党救了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我的今天,共产党的恩情,我永远报答不完。”报恩之情,集承大爱,大爱迸发出无穷的力量和坚定的斗志。1950年,18岁的贾瑞英被政府选拔到区做妇联工作,风风雨雨几十年,上上下下换过很多工作岗位,他从无怨言,干一行爱一行,不怕吃苦,任劳任怨。在最困难的条件下,他一直抱着一颗知足乐观的心情努力工作。开会时,坐在贾姐对面,我细观察,贾姐肩宽胸阔腰壮,身传父母良好基因,蛮有气力赛过小伙子,百十来斤大麻袋,扛起来就走,别人不愿意干的活,她都干,身上有用不完的劲。应了老祖宗留下的那句话;“知足之人睡在地上犹如天堂,不知足的人睡在天堂犹如躺在地狱。”心若怡然,眼前都是桃花源。贾姐不但工作积极,与同志们的关系处的都很好,群众威望很高,很早就加入了党组织。她虽工资不高,但有几次涨工资,都让给了别人。</p> <p class="ql-block">  三、惊人善举。贾姐退休之后,报恩之心仍念念不忘。“我已耄耋之年,还能为党为国家做点什么呢?如果我一根头发丝有用,我也要献给国家。”2012年,贾姐80岁,住在青岛市二儿子家,偶然看到关于“卫生健康”的电视节目,讲的是人体器官不受年龄影响可以再利用的消息,便来到青岛市红十字会咨询遗体捐献的具体情况。因为自己符合各项条件而心中暗喜,于是便做出决定,并告知儿女们,他语重心长的说:“父母给了我的身,共产党给了我的魂。共产党对我的恩情,我生前报答不完,我要把最后的这点剩余价值献给国家,希望你们能尊重我的选择。”在青岛办理了遗体捐赠手续后,回到滦平公证处。将捐赠遗嘱进行了公证。公证处把此消息告诉了媒体记者,一时间市县媒体争相采访,贾瑞英的名字家喻户晓,名冠满城。捐赠证书上写道:“受之父母、滋于人民、生前奋斗,身后捐献,成全他人,延续自己,精神可嘉,功莫大焉”,32个醒目的大字,彰显了贾姐极高的思想觉悟。大爱无疆的奉献情怀,展现出人世间最高境界与风采,更加体现了他报答党恩的赤诚之心。</p> <p class="ql-block">  贾瑞英参加读书会庆祝建党70周年活动在北山行政中心留影</p> <p class="ql-block">  四、人老要活出老人的尊严。辰龙要归山海,巳蛇已经抬头,贾姐属鸡,再过一个月,已经是93岁了,算是高寿老人了,儿女们当然不放心,要与他做伴照顾。她说:“你们都有工作,都很忙,我能动一天,绝不麻烦你们”。儿女们要给请保姆,她说“我能自己伺候自己。”要不就安个监控,她一听,笑了,“你们把我当成什么人了,我要自由。”儿女们只好作罢了。现在一直一个人独居,上下台阶,买菜做饭、搞卫生,还按时参加读书会活动。上台发言谢绝搀扶,并声明我是自愿参加活动的,活动中出现任何情况,与领导和同志们都无关系。在场之人无不向他投去赞许目光,这就是老人应有的骨气和尊严。一位外国老太太言道;“我们不是因为年老而停止学习、玩乐和活动,而是因为停止学习、活动、进取才会变老,人真正的衰老不是白发和皱纹,而是停止了精神生活、学习和活动。”所以人世间有20年的朽木,也有八九十岁的常青树。学而时习之催人成熟,却延长衰老,贾姐正是活的有质量,是真正的长寿老人。</p> <p class="ql-block">  贾瑞英参加读书会“花海小镇”采风活动留影</p> <p class="ql-block">  五、一身正气,树立良好家风。贾姐一生光明磊落,坐的正,站的直,行的稳,身教胜于言教,给儿孙们树立了榜样,形成了良好的家风。儿孙们都非常优秀,也非常孝敬老人,他们都知道母亲的性格,从不惹他生气,母亲做出任何决定,虽然有些不舍,但都服从,从不反驳。贾姐在儿女、女婿、孙子辈面前从不摆老架子,说话和气随便,有时还带点幽默。去年冬天下着大雪。大儿子一大早开门进来,贾姐说,这大雪天你来干啥?大儿子说,来看看老太太还喘气不 。贾姐不但不生气,还哈哈大笑。每当逢年过节,四辈男女老少团聚一堂,欢声笑语,甜甜蜜蜜,充满了爱。托尔斯泰说:“人靠什么活着?我现在才明白,人们活着完全是靠爱,谁生活在爱中,谁的生活就有上帝,谁的心中就有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p> <p class="ql-block">  贾瑞英参加读书会与新华书店联合开展的周末读书分享会</p> <p class="ql-block">  六、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当今社会,老年人已经成为一个庞大的群体,在创城大军中,老年人已经成为一支重要的力量,他们发挥余热,无私奉献,老有所用,老有所为,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创城助力,增光添彩。这期间涌现出很多好人好事,感人至深,传递正能量。贾瑞英就是其中之一,我们要好好的向他学。老话说,树老焦梢叶也稀,人老猫腰把头低。可是贾姐背不驼,腰不弯,耳不聋,眼不花,头脑清楚,说话连贯,气质优雅,精力充沛,高调的漂亮,真正的女神。前几天到贾姐家串门,发现室内整洁,床下铺着被子,防止翻身掉下床。一日三餐,每顿吃多少做多少,一顿两三个菜,按时起居,按时散步,爬南山公园。家中摆放两台吸氧机,一个医用,一个保健。</p> 贾瑞英的书橱 <p class="ql-block">人生的下半场,比的就是心态,拼的就是健康,希望大家更加珍惜老来时光,笑对晚来夕阳,保重身体,保持优雅状态。新年到来前夕,祝大姐、众学友身心俱健鹤发童颜奔百岁,松柏长青碧枝绿叶立千年。</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p><p class="ql-block"> 2024年12月30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