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发小缘,一夕成陌路

赵哥【仗剑孤王】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山东东平县接山乡,那里的每一寸土地都藏着我最珍贵的童年回忆。在那些无忧无虑的岁月里,我和发小一起奔跑在乡间小道,一起在田野里捉虫捕蝶,一起在老槐树下谈天说地。那时候,我们以为这份情谊会像村口的老井,永远清澈,永远甘甜。</p><p class="ql-block"> 1991年12月,我告别了家乡,踏上了入伍的征程。部队的生活充满了挑战与艰辛,摸爬滚打十几年,最终我选择了自主择业。然而,无论身在何处,老家的老母亲和发小始终是我心底最深的牵挂。每次回老家看望母亲,最让我期待的,便是与发小相聚。那熟悉的笑容,亲切的乡音,总能让我在片刻间忘却在外打拼的悲凉。</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疫情的五年,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阻隔了我回家的脚步。终于,在疫情结束后,我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归乡之路。归心似箭,我满心欢喜地想着能与发小好好叙叙旧,聊聊这些年各自的经历。可当我拨通他的电话、发送微信时,却没有得到任何回应,一种不安的感觉涌上心头。</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吃饭的时候,电话突然响起,看到是发小的号码,我瞬间喜笑颜开。他给我发来了接山乡武装部的定位,在如今定位精准的时代,我以为很快就能见到他。我满怀期待地赶到武装部,然而,接下来的一个多小时,我不停地打电话、发微信,电话那头始终无人接听。那一刻,我心里满是疑惑和失落。要是他来绵阳找我,我定会早早到火车站迎接,带他住舒适的宾馆,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还会带他去北川平武游玩,临走时也一定会为他准备好当地特产。可如今,我跨越2000公里来看他,却遭遇这样的境况。</p><p class="ql-block"> 就在我失望地准备转身离开时,电话再次响起。他用熟悉的山东话告诉我,还要往北走。我没有丝毫犹豫,又驱车向北开了至少3、4公里,来到了一个工厂门口。我向门卫大爷打听发小的下落,得知他在厂里后,心中又燃起了希望。然而,当我看到他站在二楼向我招手的那一刻,一种陌生感却如潮水般涌来。曾经无比熟悉的面容,此刻却仿佛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上楼后,我们之间的交流简短而尴尬,前后不过5分钟,竟找不到任何共同语言。临走时,我说要走了,他只是淡淡地说“那你走嘛”,连起身相送的意思都没有。我进去时,看到他正悠闲地泡着功夫茶,而此刻,这份闲适与我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北方向来讲究送别之礼,可他连下楼送送我都没有。我告诉他我带了两瓶酒,他才不情不愿地跟着我下楼。</p><p class="ql-block"> 我开着车离开,一路上思绪万千。回到绵阳后,我怀着忐忑的心情给他打电话、发微信,告诉他我已平安抵达,满心期待着他的回应,可最终却石沉大海。绵阳的朋友劝我:“删了吧,人家看不上你,他现在做生意了。”那一刻,五十年的情谊,在现实的冲击下,显得如此脆弱。</p><p class="ql-block"> 我怎么也没想到,曾经亲密无间的发小,会在岁月的长河中渐行渐远。拉黑他的那一刻,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那不仅是拉黑了一个联系方式,更是亲手为我们五十年的情谊画上了一个悲伤的句号。那些共同度过的美好时光,只能永远封存在记忆里,成为我心中一道难以愈合的伤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