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前记录簿,时光印迹今又读

張順興

<p class="ql-block">  这本“交办、电话、来访记录簿”,是我在镇长办公室时自制、使用的,当时初衷是把它当成备忘录,毕竟,好记性不如懒笔头。</p><p class="ql-block"> 记录簿时间跨度,从1995年12月5日至1999年3月17日。我时任镇政府秘书等职,先后和朱宏芳镇长、顾雨杰镇长(1998年10月到任)在一个办公室。</p><p class="ql-block"> 1999年3月中旬,我任镇党政办副主任,离开镇长办公室,去党政办。这本记录簿也完成了使命,停止记载。</p><p class="ql-block"> 1995年12月5日,对原东沟乡、高南乡来说,非同寻常。这一天,浦东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王洪泉,在东沟、高南两乡干部大会上宣布,经市府批复,撤销高南乡、东沟乡建制,建立新的浦东新区东沟镇,实行镇管村体制。</p><p class="ql-block"> 2001年6月19日,经市府批复,东沟镇更名为高行镇,政府驻地由行南路420号迁至东高路1801号(现东靖路1801号)。</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后翻阅这个记录本,往事如烟,浮现眼前。</p> <p class="ql-block">  “撤二建一”的上海市政府批复(沪府[1995]50号)。</p> <p class="ql-block">  遗憾的是,市政府批复的时间,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通知文件中未提及。这是疏漏。</p><p class="ql-block"> 我想,更严格的意义上说,“撤二建一”的法定时间,是市府批复的日期,而我们却不得而知。于是,我退而求其次,把新区“两委”的通知日期,即11月24日,勉为其难作为“撤二建一”法定日期。</p> <p class="ql-block">  1995年12月5日下午,在行南路420号,即原高南乡政府四楼大会议室,召开改制工作动员大会。</p><p class="ql-block"> 新区组织部干部处长主持会议。</p><p class="ql-block"> 党工委、管委会领导王洪泉作改制动员。</p><p class="ql-block"> 13点30分,三套班子成员先开。14点30分,机关助理、基层正职以上再一起开。</p> <p class="ql-block">  1995年12月7日,东沟镇党委副书记朱宏芳(镇长人选)到东沟乡机关,会同徐炳琪,看望部分组室同志。</p> <p class="ql-block">  1995年12月8日8点,镇党委副书记朱宏芳,由徐炳琪陪同,看望部分组室同志。</p><p class="ql-block"> 8点45分,东沟乡原党委成员、现正副乡长、人大主席,在乡政府二楼会议室开会。瞿永德、赵建华公出。记录小瞿。</p> <p class="ql-block">  1995年12月13日,周三。</p><p class="ql-block"> 上午8点,两乡正副乡长、吴书记到会,召开会议,成立东沟镇行政协调小组。组长朱宏芳。</p> <p class="ql-block">  1995年12月18日(周一)上午接农发局电,市里定1月20日召开农村工作会议,会上将树标兵村,农发局领导商推周桥村,报文字材料4~5千字,打印稿盖镇党委政府章,12月21日(周四)下班前送农发局。</p><p class="ql-block"> 已落实周桥村三九行政部王伟东同志。电告马翠珍、乔弟二位。</p><p class="ql-block"> 12月30日(周三)初稿送镇。</p> <p class="ql-block">  1996年8月1日,中南电工厂徐振华带来要求延时执行40小时工作制报告。</p><p class="ql-block"> 按朱镇长意见,已签批,并由振华带回。归档件一份交明德。</p> <p class="ql-block">  1996年9月11日15.55分,吴书记电,9月12日上午九点去工程公司。已告朱镇长。</p><p class="ql-block"> 16点,黄华来办公室,问金荣新来电情况。已告。</p> <p class="ql-block">  1997年3月25日,周二。</p><p class="ql-block"> 14点40分,朱镇长让通知陆惠明、俞宝龙、冯文忠、张仁初明天上午8点15分到镇长办商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97年6月4日,周三。</p><p class="ql-block"> 12.45接小瞿电:1.大事记一事。2.三年规划编制一事。</p><p class="ql-block"> 这两项工作,小瞿交我完成。</p><p class="ql-block"> 小瞿(瞿理华)时任镇党政办主任、党委秘书。</p> <p class="ql-block">  1998年7月15日,周三。</p><p class="ql-block"> 8点,行西一队蔡标根来访,为妻沈六妹安置工作一事。</p><p class="ql-block"> 朱镇长意见,请行西唐国刚安排为村清洁工。出八千元是不妥的。</p><p class="ql-block"> 已和国刚联系,转达朱镇长意见,请大队安排,养起来,费用由企业等也摸一点。</p><p class="ql-block"> 请蔡标根直接和唐国刚联系。</p><p class="ql-block"> 唐国刚任过高行影剧院经理。唐国刚、唐国其,亲兄弟曾同在乡政府大院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98年12月2日,周三。</p><p class="ql-block"> 尹守义指示:</p><p class="ql-block"> 1.周四(3日)下午三点,在解放村开座谈会。对象①“二村一居”党政社正职②老龄支书③机关四书记刘玉华、赵建华、郜峰(顾雨杰出差)、周文龙、陶国强、印季明、尹守义、瞿理华、黄明德、张顺兴。</p><p class="ql-block"> 2.办9份礼品,150元以内。</p><p class="ql-block"> 高家沟三人。 林发接电</p><p class="ql-block"> 镇南村三人。 国芳接电</p><p class="ql-block"> 金高居二人。 黄维顺接电</p><p class="ql-block"> 老龄一人。 唐兆同本人接电</p><p class="ql-block"> 3.就餐安排二桌,守义落实</p><p class="ql-block"> 4.台面。守义请解放村落实</p><p class="ql-block"> 镇长办公会定周四(3日)上午8点30分在解放村二楼会议室召开。告:周文龙、黄华、周雅芳、顾建仁、陈娟、冯文忠、陈国安、瞿斌(挂职)。</p><p class="ql-block"> 上述都是尹守义通知的。</p><p class="ql-block"> 尹守义时任行政副镇长。</p><p class="ql-block"> 当时,顾雨杰是东沟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候选人。</p><p class="ql-block"> “两村一居”指高家沟村、镇南村、金高居委,1998年划转高桥镇。</p> <p class="ql-block">  1998年12月21日,周一。</p><p class="ql-block"> 上午,接南森园艺花卉有限公司李副总电:为增资比例、董监事人员调整、明确分管领导等事,需约见朱镇长。</p><p class="ql-block"> 此单位系镇总公司和上海农林局共同出资组建,1995年成立,正式5人,加临时30多人。土地是租借的,高南解放二村以及种子场(属农副公司)。原监事周文龙,董事杨德明、顾国新。原分管周文龙,后印季明,最后也无人。</p><p class="ql-block"> 今王剑敏在。牵线人沈兰全。</p><p class="ql-block"> 记录簿上注明“待下周”。</p><p class="ql-block"> 后来知道,李副总是李金国,担任过高南乡农副助理、农副公司副经理等职,事业编。退休后,我们居住在同一小区,同在业委会工作。</p> <p class="ql-block">  1995年11月,高南乡、东沟乡“撤二建一”,组建东沟镇,实行镇管村体制。乡与乡合并,当时在上海市我们是第一家,为以后全市面上推开乡与乡、乡与镇、街道撤并工作进行了成功探索,积累了可贵经验。</p><p class="ql-block"> 我当时任东沟乡政府办公室主任兼政府秘书等职,亲身经历参与了这个伟大变革。我不经意间保存的这本“①交办、②电话、③来访等记录簿”,三十年后,成为高南、东沟“撤二建一”的宝贵原始记录。</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高南乡、东沟乡“撤二建一”组建东沟镇三十周年。</p><p class="ql-block"> 三十而立。站在排头兵、先行者前列的高行镇,精彩故事多多,值得大书特书。</p><p class="ql-block"> 三十年前记录簿,时光印迹今又读。为纪念高行镇“撤二建一”三十年,我拟借用美篇平台,刊发若干随笔,以资隆重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