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基层是国家的根基,是党和政府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在这片充满生机的沃土上,如何走实为民发展之路,是每一名党员干部必须认真思考和躬身实践的重要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工作很重要,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深刻揭示了基层工作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关键地位。</p><p class="ql-block">走实为民发展之路,首先要扎根基层沃土。基层是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民情民意的“第一现场”。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工作时,走遍了全县的每一个角落,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温暖民心。今天,我们的党员干部更要发扬这种“泥腿子”精神,脱下西装换农装,走出办公室,走进田间地头,真正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急所盼。只有扎根基层,才能让政策制定更接地气,让工作推进更有底气。</p><p class="ql-block">走实为民发展之路,关键要培育发展动能。基层发展不能停留在口号上,而要落实到一个个具体项目中。浙江“千万工程”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乡村振兴需要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要善于发现和培育特色产业,通过发展集体经济、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等实实在在的举措,让群众看到变化、得到实惠。同时,要注重培养本土人才,激发内生动力,让基层发展具有可持续性。</p><p class="ql-block">走实为民发展之路,重点要破解民生难题。基层工作千头万绪,但归根结底是要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聚焦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领域,用心用情用力办好每一件民生实事。北京“接诉即办”机制的成功经验表明,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快速解决实际问题,才能赢得群众真心拥护。党员干部要当好群众的“贴心人”,把群众的小事当作自己的大事来办。</p><p class="ql-block">走实为民发展之路,根本要创新治理方式。新时代的基层治理需要新思路、新方法。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完善村民自治制度,推广“枫桥经验”,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通过创新治理方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效能。</p><p class="ql-block">基层天地广阔,为民大有可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牢记“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深刻道理,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在基层沃土上辛勤耕耘,用实干和担当走实为民发展之路,让青春之花在服务人民中绚丽绽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基层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