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谈清芳 我在很小的时候,就羡慕一个人,她是我的姨,也就是我妈妈的结拜妹妹。其实她俩并未结拜,而是她俩的父亲一起磕过头、盟过誓,此后,两家胜似一家,而两家中唯一的姑娘,也就成为了类似于干姐妹的关系。所不同的,我妈没上几天学,顶多算个完小,我姨呢,则是同辈人里学历最高的,她在六十年代初,大荔师范毕业,姨后来成为他们那一代人里,唯一的女校长。<br><br><div>第一次见姨,是在舅舅的婚礼上,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姨穿件青灰色花旗袍,端庄而苗条,头发高高地挽起,在脑后打了一个发髻,画着淡妆。印象最深的是她腕上的玉镯,淡淡的青绿,晶莹剔透,与她的装束很搭,怎么那么好看!姨看我盯着她的手腕,低下身子,弯着腰问我“你喜欢吗?”我不好意思地点点头。姨说:“好,等你长大了......”我至今都认为,姨是我见过的最温柔、最漂亮的女人。五六岁的我,便有了一个愿望:长大了,要做姨那样的女人。<br><br></div><div>后来长大了,十三岁的时候,我就窜到了一米六五,体重和现在一样。由于是家中老大,所有的力气活都落在我身上。父亲是“一头沉”干部,母亲一个人劳作,每年都是“超资户”。生产队为了照顾这批人,就让家中正在上学的半大娃儿,利用周末时间,参加劳动,工分只是大人的一半。我当时年龄还没到十五岁,但因为有着个大体胖的特征,瞒过了所有人,所以,我是跟着比我大两、三岁的朋友,一起去生产队干活的。同时,家中瓮里的水也是由我承包,由开始的半桶到后来的满桶,整整地担了三年。我用宽阔的肩膀,和妈妈一起,扛起了农业生产和家务劳动的重担。这样的我,与心中那个玉一样的女人,相距甚远。<br><br></div><div>再后来,为事业、为生活、为孩子,我一直保留着男子汉一样的韧劲。在单位,与人相处,特别是与领导相处,是我的短板。那就只能以业绩去平衡了,我要把工作做到极致,让任何人没话说。我所在的岗位,还有所从事的工作,没有人能比我做得更好。管它谁当领导,还不是要用干事的人。回到家里,织毛衣,缝鞋垫,绣布画,一样都没拉下。计划生育的年代,别人管一个娃,而我呢,每次织毛衣、编毛裤、做衣服,都是两件两套地准备,以至于现在大家调侃我:有两个在银行上班的女儿,指头缝漏掉的钱都够你花。我也回敬他们:你咋不看我的过去呢,起五更,睡半夜地,供她们每人上学十九年。这样的生活,我哪有资格做那个像玉一样的女人?<br><br></div><div>真正想起自己的初心,已经是六十年后的事情。如今,我有养老金,孩子们都能自立,有时还在经济上帮衬我们。我很知足,生活安排的丰富多彩,读书、唱歌、瑜伽,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想吃什么就做什么。如此神仙般的日子,我很自然地就想起那个曾经的梦想:要把自己活成跟姨一样的温润如玉的女人!<br><br></div><div>天赐良机。老天爷好像我肚子里的蛔虫,我想啥它就来啥。县城里最大的首饰店佳百隆,“国玉行”活动开始了,我揣着老公发的红包,站在柜面前,仿佛眼睛一下子不够使了,偌大的展厅,金碧辉煌,上万种的玉器,琳琅满目。我最先选中的就是姨戴的那种青绿色,后又看中一款亮白色,接着又喜欢上乳白飘着一叶绿丝的玉镯,总之还是现代工艺更先进,每一款都有独到的亮点。我是真的看得眼花缭乱,心想,即便我闭着眼睛随便摸一个回家,都会喜欢的。最后还是听了导购的建议,戴了一款乳青色的玉镯回家,准备让它陪伴着我,眼观美好,心立善念。但愿有了它,我剩下的岁月能平安,顺遂。既然想做姨那般的如玉之人,就要像她那样,弯下腰身,放低姿态,不嫌人穷,不笑人痴。有能力了,就助他一臂之力,帮不上忙,也别站着看笑话。<br><br></div><div>对于 自身的爱好,还是要努力坚持下去。读书时,不能只盯着趣味,没准那些乏味枯燥的内容,正好是你内心所缺乏的养分;练习瑜伽,也不要只注重外在的东西,体式到不到位,体态优不优美,没那么重要,关键是修炼自己的内心,拥有一股向上的力量、向善的意念和不轻言放弃的坚韧。既然爱玉,就要像玉一样,有一种自我净化的功能,吸纳污浊与垃圾,释放清新与淡雅。好的作风和情绪,留一面给别人;不足和劣性,努力克制,如果实在戒不掉,就背个身去,悄悄地躲在墙角,把它释放出来;既然戴了玉,就要借玉的光,映照自己的生活,让美好无限放大,让龌龊不再滞留。这是我戴玉的本意,也是姨用一生所守望的玉的麦田。<br><br>2025年6月25日</div> 作者简介:谈清芳 县市管局退休干部。喜欢瑜伽与读书,空闲时间小练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