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人工智能AI入驻美篇后,以文字创作为主的情感领域美友圈,在“美篇精选”推荐和征文活动中,都明确规定了不得使用AI生成和AI润色作品。朱雀AI检测助手便成为检测和杜绝AI作品的有力工具。</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朱雀检测准不准?有无误报情况?它的出现犹如在平静湖面上抛下的一颗石子,在众多美友心里激起层层涟漪。不久前自己的一篇作品,经它检测,让自己经历了从惊讶到怀疑、沮丧、气馁、释然等喜怒哀乐各种情绪体验,从中对AI和朱雀检测这种新科技、新工具也有了一些初步认识和了解。</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作为文字爱好者,没有谁愿意自己辛苦写成的文字被贴上AI的标签,那不仅是对自己劳动结果的否定,还容易被人误认为是不劳而获,剽窃抄袭等行为。所以排除作品中的疑似AI辅助成分,证明文章是自己写的,是每个被误判作品的作者都想做的事情。</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上个月自己的一篇作品,在完成草稿以后,首先用朱雀检测了一下,令自己吃惊的是,在没用任何AI软件的情况下,检测出的文字中竟然有18.27%的疑似AI辅助成分。检测结果虽然是绿色的“不太可能是AI生成”的,但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明明是自己一字一句写出来的,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带着这种疑问,我第一时间在微信上请教了主持人缘份星空老师,并把检测截图发给了老师看。老师当即回复说,我这没问题,有人工比例的都不用担心。</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有了老师的明确回复,我开始将草稿编辑到美篇上,并投稿到【情感领域美友之家】,很快得到了加精。之后再用朱雀检测,结果和美篇编辑之前的差不多,仍然有15—19%的疑似AI辅助成分。既然主持人老师说有人工比例不用担心,而且我的人工比例还在80%以上,也就放心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问题是,我始终搞不明白,究竟是哪里AI了?接着我又检测了几次,令人大为不解的是,越检测,疑似AI辅助的成分越大,竟然又都变成了30%左右的疑似AI辅助,更惨的是管理员老师给我测的是人工和疑似辅助几乎是各占50%左右。不仅如此,疑似AI的部位也不同,有时在文章开头部位,有时在文章结尾地方,搞不清到底是哪儿AI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要说之前的个别作品里有疑似AI辅助成分,情有可原,毕竟自己曾打开过AI润色,尽管只是一种尝试,最后又都退出恢复原文。但正如主持人老师在群里提醒大家时说的那样,你只要点开了AI,哪怕没用,系统也会留下你用过的痕迹,所以作品里被测出有疑似AI辅助的成分也就不奇怪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但这次写作,为避免作品里再出现疑似AI成分,自己再也没碰任何AI软件,完全是自己写的。结果呢?还是检测出有疑似AI辅助的成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针对这种情况,微信群里的好多美友在谈论时都说,清者自清,只要是自己写的,不管检测结果怎么样,问心无愧就好。面对无法解除的疑似AI,自己也只好这样想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想想自己写的作品,和任何AI不沾边,却还要拿着疑似AI辅助的检测结果,总是有些不甘心,于是上网查询,为什么在没用AI生成,也没用AI润色的情况下,作品会被检测出有疑似AI辅助成分?根据从deepseek和百度搜索的结果了解到,当前多数检测系统包括朱雀,均存在着检测的局限性,无法保证百分之百的准确,尤其在文本检测方面,误判率在15—25%(openAI官方报告)。误判的可能原因,有语言特征重叠的问题,如果文中的用词、句式、结构与AI特征高度相似,就很容易被判断为疑似AI。</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要排除这方面的嫌疑,就要在文章被认为AI的部位进行调整和修改。根据deepseek提供的特征调整技巧,我在原疑似AI的部位,在不改变文章内容的前提下,把原来的两个段落合并成一段,并精减了一句话。经过调整后再测,这段疑似AI的部分立即变为绿色的人工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事情到此还没算完,原先疑似AI的部位解除了,但开头的前两小段又被认为是疑似AI辅助了,我就又在开头的一段里试着修改,可怎么改,还是疑似AI辅助。真搞不明白问题在哪里!算了,不改了,爱咋咋地吧!反正还有80%以上的人工呢!</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过了一天,又想起那百分之十几的疑似AI辅助,还是心有不甘,于是又在文章第二段调整,试探着删去了两个四字词组。这两个词组一去掉,再测,文章立即变成了100%的人工了!哇!几天来的怀疑、沮丧情绪全部一扫而光,心情豁然开朗,真是恼也朱雀,喜也是朱雀!这篇被朱雀检测出多种结果的作品,最终以百分之百的人工占比得到了美友圈“美篇精选”的顺利推荐。</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AI也好,朱雀AI检测也罢,作为一种人工智能,无疑对写作和检测带来了极大便利和效率。但同时它们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文章的检测,前后不一致,就是检测机制技术的缺陷,不同检测时段,可能采用不同模型版本或阈值标准(v1.2可能判30%,v1.3判50%)。了解了这些情况,对同一篇文章检测出的不同结果也就不足为怪了。</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活到老,学到老。认真学习了解掌握新功能、新技术、新工具,多多尝试,多多积累经验,让写作变得更加轻松愉快。</b></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p class="ql-block"><i>文/静水流深E</i></p><p class="ql-block"><i>图/网络.致谢</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