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游五台山

濛濛雨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首、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由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座台顶组成,总面积607平方公里,最高峰北台叶斗峰海拔3061米,素有“华北屋脊”之称。‌</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是自然风光旖旎的旅游胜地,它以其悠久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传说故事而闻名遐迩。 五台山的历史渊源与文化底蕴可以追溯到东汉时期,那时它就已经成为了佛教传入中国后的一个重要传播地。随着岁月的流逝,五台山逐渐发展成为文殊菩萨的道场,吸引了无数僧侣和信徒前来朝拜和修行。这里寺庙林立,香火鼎盛,每一座寺庙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与文化。 作为佛教圣地,五台山不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还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山顶平坦如台,终年云雾缭绕,夏季凉爽宜人,故有“清凉山”之称。</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的佛教历史可追溯至东汉永平年间(68年),是中国唯一汉传与藏传佛教并存的名山,现存68座寺院,保存了北魏至清代的古建筑群及佛教造像,被誉为“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宝库。</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不仅是宗教圣地,也是自然与文化的双重遗产,其历史沿革与建筑艺术共同构成了中华文明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黛螺顶亦名大螺顶,又名青峰,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东面清水河旁,是一座小山峰的名称,寺庙建在山顶上,所以被称为“黛螺顶”。</p><p class="ql-block">黛螺顶坐东面西,寺宇不大,中轴线上由西向东依次有天王殿、旃檩殿、五文殊殿和大雄宝殿。主要景点有五文殊殿、大雄宝殿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大白塔‌:元代重建的标志性建筑,高54.37米,融合藏式佛塔风格,塔内藏有历代佛舍利及阿育王塔遗物。‌‌但目前大白塔正在修缮中,未能亲眼目睹,实为遗憾。</p> <p class="ql-block">佛光寺东大殿‌: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结构建筑之一(唐代),其建筑风格和壁画反映了唐代佛教文化的繁荣。‌‌</p> <p class="ql-block">关于“五爷庙”的传说。五爷庙是五台山香火最旺的寺庙之一,供奉着五龙王。相传五龙王曾化身为人,帮助五台山地区的百姓解决水患问题。为了感谢他的恩德,人们便在五台山修建了五爷庙,并世代供奉香火。 五台山还有许多其他的传说故事,这些故事不仅丰富了五台山的文化内涵,也让它成为了人们心中向往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  关于五台山,有许多动人的传说故事流传至今。其中最为著名的莫过于“文殊菩萨显圣”的故事。相传很久以前,五台山地区民不聊生,疾病肆虐。文殊菩萨得知后,便化作一位老翁前来救助。他教导人们种植五谷、养殖牲畜,并传授医术和佛法。在他的指引下,五台山地区逐渐繁荣起来,人们也过上了安居乐业的生活。为了感谢文殊菩萨的恩德,人们便在五台山修建了寺庙,供奉文殊菩萨的佛像,并世代传承他的教诲。</p> <p class="ql-block">大文殊殿里供奉着亚洲最大的文殊菩萨像,引得全国各地游客前来顶礼膜拜。</p> <p class="ql-block">三世章嘉活佛(1717—1786)是清代藏传佛教格鲁派领袖、乾隆朝国师,其历史功绩主要体现于宗教文化发展、民族事务处理、国家统一维护三大领域‌。他通过翻译佛经、监修寺院促进佛教传播,凭借宗教威望平息边疆叛乱,并协助清廷完善蒙藏地区治理体系,为“康乾盛世”的边疆稳定作出重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夏至游五台山有感:佛教的教义提倡一切顺从,众生平等,生前受苦,死后受益等。在佛教产生早期维护了统治阶级的利益,有利于国家的稳定与统一。但佛教在客观上让人们把希望寄托于来世,<span style="font-size:18px;">削弱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反抗斗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而在今天有成千上万的游客仍然会前来顶礼膜拜,佛教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可见一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但是在家敬父母,何必远烧香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平时多努力,也不必抱佛脚!</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