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门有偃 吾道其南

微不足道

<p class="ql-block">奉贤,虽属上海,我们却觉得遥远。而奉贤博物馆总会有“高大上”,勾人魂魄。每每谈起,共同的话题就是来去不很方便。</p><p class="ql-block">奉贤其名奉贤,是因为两千多年前孔子的弟子言偃、曾经来此传道讲学,从而养成了敬奉先贤的风气。去奉博观展,才知新修的言子书院,是为了纪念此事而建。</p> <p class="ql-block">  书院,是中国古代特有的教育组织形式。以私人创办和组织为主,将图书的收藏、校对与教学、研究合为一体,是相对独立于官学之外的 民间性学术研究和教育机构。上海奉贤,有一座独具魅力的言子书院,已成为新地标,</p><p class="ql-block"> 说到言子,也许陌生。但说起 子游,孔门十哲中唯一的南方弟子,就愰然大悟了。据说先秦时期,孔子办学兴儒,其弟子言偃学成后,辞官归学。公元前444年,言偃来到东海之滨开设学馆,不但教授弟子学文习字,更以儒学的礼仪教人育德。在言偃的倡导下,海隅处处可闻礼乐之声,后人以言偃为楷模,崇尚“敬奉贤人,见贤思齐”的民风。 如今“敬贤、学贤、齐贤”已然成为奉贤市民的行为准则。</p> <p class="ql-block">  言子对孔子的仁礼有独到的领悟,特别重视仁礼的精神本质。孔子去世后,他和仲弓、子夏等孔子弟子承担起了整理孔子文献的重任,三年间编辑成《论语》一书。书中集中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思想、政治主张、教育理论和品德修养,是研究孔子及其思想的经典。</p> <p class="ql-block">  言子书院由世博中国馆设计者何镜堂院士团队设计,融现代建筑与江南园林里的中轴线对称设计,院落递进、礼序共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符合儒家传承;</span>以纯白色为主,被绿意葱葱的树木环绕着,在蓝天的映照下,神圣感扑面而来。</p> <p class="ql-block">  言子书院是一个具有复合性功能的文化展览建筑,奉贤博物馆一体两翼的重要构成。坐落于奉贤新城中央生态林地,是一座包含社教、研学、展览、学术交流等复合功能的文化建筑,打造集文化诗意为一体的"水庭文院,诗意之境",从中华文化与东方哲学的角度,对新时代奉贤城市发展与人文精神做出诠释。</p> <p class="ql-block">白色的建筑主体+景观水池,如一卷水墨山水画镶嵌于奉贤新城万亩森林之中。呈南北走向,入口在南,由主轴线串联起礼仪广场、见贤前庭、思齐水院和贤人厅。</p> <p class="ql-block">前区由礼仪广场和见贤前庭构成,建筑布局讲究中轴对称,恰似儒家文化追求的等级分明;而后区则是由思齐水院和贤人厅构成,灵动错落,气韵生动。</p> <p class="ql-block">  孔子曾云:“吾门有偃,吾道其南”。意即我门下有了言偃,我的学说才得以在南方传播,故言偃被誉为“南方夫子”,成为孔子后儒学一代宗师,在江南大地留下众多足迹,对于故吴各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智者乐水”,儒家思想活跃,有着灵动的性情,有着水一样的深邃,不但可以事先洞悉事物的发展走向,而且遇事还能随机应变。当事情的发展超出了自己的预料,他们绝不会墨守成规,而凭借着自己的智慧破除愚昧和困危,  在儒学中,水是儒家思想的重要象征。水可包容万物,儒学之仁,儒学之智,由此可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言子作为孔门十哲、唯一江南弟子,以勤学好问、穷根究底的治学精神,勇于实践、创新探索的思想意识,爱民重才、重本轻末的治国理念著称于世。尤以在《礼记.礼运》中阐述并传承孔子的“小康.大同"思想,为后人所称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言子书院的由来与言偃南下讲学的经历有关。相传,言偃晚年时遵循孔子遗训南返传道,将儒学思想、礼乐典章教化江南,为后世称颂。雍正四年奉贤设县时,以此典故,起名奉贤,言子的礼序哲思也成为了奉贤"见贤思齐"的根骨。</p> <p class="ql-block">  公元前 444年,63 岁的言子不顾年迈,横渡东江,来到奉贤讲学传道,描绘"大同世界"之美景。奉贤尚文之风大振,"凡有弟子者,无不令其读书"。乾隆《奉贤县志》云,奉贤之得名,因言偃曾来此传播儒学,故而"奉"言偃为"贤"。</p> <p class="ql-block">  进入书院,通过桥梁可以博物馆展厅。整体建筑以白色和灰色为主,晴天的时候水天一色,建筑倒影在水中更显恢宏。后院设计是现代建筑,风格融入了江南园林元素,步移景异。</p> <p class="ql-block">  贤人厅室内吊顶中也采用了简牍造型,呼应着言子传道授业的教育家身份。精细的参数化设计手法对每一块悬吊的简牍都排布得恰到好处,营造出穹顶的效果。天光倾泻而下,经过简牍的反射,柔和而均匀地洒落在言子雕像上,雕像的尺度也经过细致推敲,既不过大显得压迫,也不过小而缺失庄严。</p> <p class="ql-block">  入口处的言子雕像抽象模糊,随着游览空间的递进和深入,最后贤人厅的言子雕像则具象清晰,呼应参观者对言子的了解过程。</p> <p class="ql-block">  常设展"道启东南":讲述言偃崇文尚和、南下传学的千载历史,为奉贤留下"崇奉先贤,见贤思齐"历史文脉。</p> <p class="ql-block">  书院内设有多功能厅、教学教室和国学体验室等文化空间,可承担各类学术交流、讲座论坛、研学课程等文化社教活动,满足不同文化需求,实现文化交流互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精心打造的“子游书房”与“那里茶坊”休憩空间,在传统的中式氛围中,为观众提供阅读休憩、体验传统、感受茶香的静谧空间。</p> <p class="ql-block">喝杯15块的碧螺春可以坐一下午。喜欢汉服的朋友在这里体验千年穿越感,棒棒哒。实话直说,确实有点远。专程来没有必要。当然象我这般喜欢琼游到处闲逛的另当别论。</p> <p class="ql-block">  回首文明长河,言子思想光华璀璨,礼乐文化熠熠生辉,贤德教化在沪南之地长存,尚贤之风在海隅之地扎根,敬奉贤良在浦江之南千载传承;见贤思齐,赓续历史文脉;<span style="font-size:18px;">勇毅前行,</span>谱写当代华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