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指挥学院同学聚会临沂

海狼

<p class="ql-block">  临沂古称琅琊、沂州,因临沂河而得名,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素有“鲁南名城秀,琅琊名人多”之称。琅琊是东夷文化的核心发祥地,创造了许多璀璨夺目的思想和艺术瑰宝,世界军事理论巨作《孙子兵法》也诞生于此,临沂为中华民族留下了灿烂的历史和珍贵的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 风景秀丽的临沂沂蒙湖</p> <p class="ql-block">  临沂位于山东省东南部,为省辖地级市,总面积17191.2平方千米。常住人口1099.31万人。临沂地理环境优越,随着物流、批发市场等传统优势和新兴产业支持,经济发展快速增长,GDP在全国三线城市中仅次于乌鲁木齐,排名第二,被称“中国物流之都”。</p><p class="ql-block"> 快速发展中的临沂城市建设</p> <p class="ql-block">  临沂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红色文化厚重。2025年5月7日至11日,南京海军指挥学院政治指挥班第十三期二班第四组八位同学携夫人共15人聚集临沂,开展以红色旅游与历史研学相结合的同学聚会活动。</p><p class="ql-block"> 聚会活动地点临沂建投文旅酒店</p> <p class="ql-block">  参加聚会同学全家福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聚会活动主持人庄乾才向到各位来宾表示热忱的欢迎,并介绍了三天聚会的活动内容与行程安排。</p> <p class="ql-block">  刘南山代表全体与会者向庄乾才及夫人袁均兰表示诚挚的感谢,祝临沂聚会活动圆满成功。</p> <p class="ql-block">  东道主庄乾才、袁均兰夫妇逐一向每位来宾敬酒,热情欢迎大家来到千年古邑,红色旅游胜地临沂。</p><p class="ql-block"> 庄乾才袁均兰夫妇与刘南山寇雪峰夫妇</p> <p class="ql-block">  班海滨王萍夫妇与肖才宏叶金娣夫妇</p> <p class="ql-block">刘南山寇雪峰夫妇与汪继斌周可欣夫妇</p> <p class="ql-block"> 班海滨王萍夫妇与张彦芳张雪香夫妇</p> <p class="ql-block">  班海滨夫妇、张彦芳夫妇与张海汎、谢松夫妇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雷孙金、汪继斌、庄乾才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  一曲深情的《军港之夜》把宴会推向高潮,把大家的思绪带回曾经为之奉献的万里蓝色海疆,为今天强大的人民海军骄傲与自豪。</p> <p class="ql-block">   一、千年琅琊历史文化篇 </p><p class="ql-block"> 琅琊古城</p><p class="ql-block"> 琅琊古城‌是临沂市河东区一座以沉浸式文旅体验为核心的大型文化景区,占地面积645亩,总投资45亿元,通过七大主题场景和《国秀·琅琊》等演艺项目,再现琅琊盛世风貌,成为融合历史文化与现代风貌的临沂旅游热门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在琅琊古城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导游介绍琅琊古城</p> <p class="ql-block"> 琅琊古城标志性建筑琅琊阁</p> <p class="ql-block"> 琅琊阁前表演的节目《只此琅琊》</p> <p class="ql-block">  琅琊大剧院投资一亿多元人民币,建筑面积7万平方米,可容纳观众2588人,专门为《国秀·琅琊》的演出量身打造。</p> <p class="ql-block"> 《国秀·琅琊》共分为六个篇章,从东夷文化起源到临沂历代历史名人,如同六幅历史画卷向观众徐徐展开。在艺术与数字技术,光电与舞蹈表演的加持下,以意象化的手法,让观众在美轮美奂的意境中,触摸琅琊璀璨的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 琅琊大剧院演出大厅</p> <p class="ql-block">  第一幕:有凤来仪。通过舞蹈与叙事结合,呈现大汶口文化晚期至龙山文化时期的凤鸟图腾崇拜,强调临沂作为东夷文明发祥地的历史地位。</p> <p class="ql-block">  第二幕: 乐舞春秋。讲述了春秋时期临沂的繁荣景象和齐鲁文化的交融。</p> <p class="ql-block">  第三幕:忠肝义胆。介绍了秦朝大将,有“中华第一勇士‌”之称的齐国蒙山人(今临沂蒙阴县)蒙恬,忠肝义胆,驱逐匈奴、修筑长城,镇守万里河山安澜的英勇事迹。</p> <p class="ql-block">  第四幕: 群贤雅集。展现琅琊名人荟萃、圣贤辈出、光照千秋、如灿若星辰的浩瀚历史画卷,历史上有许多圣贤雅士汇集琅琊。诸葛亮、荀子、曾子、王羲之、颜真卿、蒙恬等出生于琅琊。孔子、李白、苏轼、欧阳修、曾巩等在琅琊留下了历史的足迹。</p> <p class="ql-block"> 穿越琅琊古城礼乐桥</p> <p class="ql-block"> 琅琊古城街区</p> <p class="ql-block"> 沂州商贸区沂蒙老街</p> <p class="ql-block"> 琅琊古城牌坊《钟灵毓秀》</p><p class="ql-block"> “钟灵毓秀”的寓意是指琅琊古城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汇聚天地之灵气,孕育优秀之人才。</p> <p class="ql-block">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位于临沂市沂蒙路216号,占地面积2.08万平方米,是我国第一座以汉墓竹简为主题的遗址类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1972年4月,在银雀山汉墓中出土珍贵竹简4974枚,内容包括《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六韬》《尉缭子》和《墨子》《管子》《晏子春秋》《相狗经》《曹氏阴阳》等先秦古籍。这批珍贵的竹简为研究中国先秦和汉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哲学、文学、音训、简册、历法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文献资料。</p><p class="ql-block"> 在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银雀山汉墓《孙子兵法》与失传1700多年的《孙膑兵法》同时出土,解开了历史上孙子和孙膑是否同一人、其兵书是一部还是两部的千古之迷。</p><p class="ql-block"> 展馆大堂的孙子、孙膑铜像</p> <p class="ql-block">  银雀山发掘古墓两座,为银雀山一号、二号墓。墓址开凿在岩石上,为长方形竖穴,均为一椁一棺。椁内有隔板一侧放棺、一侧为边厢,边厢内放置随葬器物。二号墓出土《汉武帝元光元年历谱》是迄今发现最早、最完整的古代历谱。</p> <p class="ql-block">  银雀山汉简出土震惊中外,名扬四海,与“马王堆”,“兵马俑”齐名。银雀山汉墓先后入选“二十世纪中国百项考古大发现”,“新中国十大考古发现之一”。《孙子兵法》竹简被评为“中国九大镇国之宝”。</p><p class="ql-block"> 出土的银雀山汉简(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展馆陈列展出的《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晏子》,《守法》、《守令》等竹简。</p> <p class="ql-block"> 《孙子兵法》竹简(复制品)</p> <p class="ql-block">   银雀山一、二号墓出土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 金雀山九号墓出土的帛画</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收藏的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 古代战争中使用的兵器弓弩</p> <p class="ql-block">   古代战争将士穿着的盔甲</p> <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著名军事家、杰出将领</p><p class="ql-block"> 诸葛亮、吴起、蒙恬、韩信、曹操、羊祜、李靖、戚继光、左宝贵。</p> <p class="ql-block">   历史上著名的战役:牧野之战</p><p class="ql-block">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率战车300乘,虎贲3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联合周边的诸候部队,讨伐商纣。纣王将奴隶和战俘组织起来,号称17万大军,双方战于牧野,商军奴隶倒戈,周联军大胜,这是中国古代战争史上第一次大规模车战。</p> <p class="ql-block">  《孙子兵法》被译成30种语言文本,在全世界得到广泛的传播。中国国防大学,美国陆军西点军校,英国皇家军事学院等著名军校,都将其列为必修课程。</p> <p class="ql-block">  《孙子兵法》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古代军事思想的精华,它所开创的军事思想体系,被后世军事家继承和发扬。《孙子兵法》不仅是军事著作,它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大智慧,蕴涵着中华文化的大战略,在其他领域也得到广泛的运用。</p> <p class="ql-block">  参观银雀山汉墓竹简博物馆,是这次聚会活动中的一个亮点,使大家加深了对《孙子兵法》的了解,收益匪浅。</p> <p class="ql-block"> 王羲之故居</p><p class="ql-block"> 王羲之故居位于临沂洗砚池东段,占地面积80余亩,内有砚池怀古,曲水流觞,夕阳普照,千秋五贤四大景区,主要建筑有王羲之古宅,沂州普照寺等。</p><p class="ql-block"> 在王羲之故居前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王右军祠位于王羲之故居内,明万历年间重修并翻刻右军书法《琅琊帖》置于祠内。为祭祀(列入国家曲祀)和纪念书圣王羲之的重要祠宇,也是海内外书法界共同瞻仰的书法圣地。</p> <p class="ql-block">  王羲之公元303年出生于琅琊临沂,315年随家族南迁浙江绍兴,由此而舍故宅为佛寺,历经兴废。“伪齐”刘豫时易名普照寺,沿袭至今。1989年以来,以普照寺及其周边殿宇为主体多次修复拓建形成了如今的王羲之故居。</p><p class="ql-block"> 右军寺供奉的王羲之,王献之,智永和尚三位书法家塑像,中间为王羲之。</p> <p class="ql-block">  位于洗砚池畔的 “洗砚池”,“晋王右军洗砚池”石碑。</p> <p class="ql-block"> 洗砚池</p><p class="ql-block"> 王羲之自幼学书每天在池塘边洗刷笔砚,天长日久清澈的池水变成了墨色,被后人称作洗墨池,也称为“泽笔池”。2003年在复建中发掘的洗砚池晋墓,被评为当年“全国考古十大新发现之一”。</p> <p class="ql-block">  墨华轩碑廊,保存着众多珍贵的碑刻,其中不乏王羲之及其后代的书法作品。这些碑刻以其精湛的书法艺术和高超的雕刻技艺,展现了王羲之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在墨华轩碑廊,游客可以领略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到书法艺术的独特魅力和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墨华轩碑廊碑林</p> <p class="ql-block">  孝行桥,位于墨华轩碑廊出囗处,刻有中国古代二十四孝的故事,临沂占了其中七孝,最为著名的是“王祥卧冰求鲤”。</p> <p class="ql-block">  晒书台是王羲之创作和晒书的重要场所,见证了王羲之一生勤奋好学、精益求精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 石刻:重修晒书台记</p> <p class="ql-block">  《兰亭序》为东晋永和九年(353年)王羲之与友人在绍兴兰亭雅集所作,全文共28行324字。石刻版本展示其书法艺术精髓‌,章法自然,笔法雄秀,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最大的兰亭序石碑</p> <p class="ql-block"> 鹅池碑</p><p class="ql-block"> 该碑相传为王羲之与王献之父子共书,王羲之书“鹅”,王献之书“池”,又称父子碑。</p> <p class="ql-block">  王羲之爱鹅,小时常在鹅池塘边观鹅戏水,《观鹅亭》复原了王羲之儿时观鹅戏水地方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五贤祠,明嘉靖辛亥年(1551年)建,内祀诸葛亮,王祥,王览,颜杲真,颜真卿古代五位名贤。</p> <p class="ql-block"> 五贤祠诸葛亮塑像</p> <p class="ql-block">  清乾隆辛未年(1751年)弘历南巡时为五贤题词:“孝能竭力王祥览,忠以捐躯颜杲真;所遇由来殊出处,端推诸葛是全人。”立碑建亭并改名“五贤祠”。</p> <p class="ql-block">   王羲之故居沂州普照寺</p> <p class="ql-block">   二、沂蒙红色精神旅游篇</p><p class="ql-block"> 八百里沂蒙连亘不断,泱泱沂水流经临沂全境,沂蒙山水蕴育了中国革命宝贵的精神财富之“沂蒙精神”。抗战时期,临沂是山东抗日根据地首府和党政军指挥中心。解放战争时期,是华东野战军总部所在地,孟良崮战役是人民解放军从战略防御到战略反攻的转折点,“淮海战役是山东人民用小车推出来的!”临沂人民为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临沂蒙阴县沂蒙山脉</p> <p class="ql-block">  位于临沂市河东区九曲街道前河湾村(军部街1号)的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是新四军历史上最后一个军部所在地,同时也是华东野战军诞生之地。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拥有丰富的革命文物收藏和红色教育活动资源。</p> <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军部暨山东军区旧址</p> <p class="ql-block"> 陈毅旧居</p> <p class="ql-block"> 陈毅旧居内景</p> <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副军长张云逸旧居</p> <p class="ql-block"> 参观张云逸旧居视频</p> <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军长陈毅雕像</p> <p class="ql-block">  华东野军纪念馆毗邻华东野战军总部旧址,是全国唯一全面展示华东野战军光辉历史的专题展馆,于2017年7月正式建成并对外开放。</p><p class="ql-block"> 华东野战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华东野战军(第三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力部队。1947年2月由中共中央军委批准整编而建。在解放战争中进行了重要的战役134次,每役歼敌3万人以上者38次,共歼敌247.6万人,其中毙伤79.5万人,俘79万人,接收起义、投诚20.9万人。华东野战军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突出贡献。</p><p class="ql-block"> 华东野战军纪念馆大厅</p> <p class="ql-block">  解说员介绍华东野战军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华东野战军主要领导雕像</p> <p class="ql-block">  班海滨,张海汎,冦雪峰的父亲是来自新四军和山东军区的华东野战军老战士,分别参加了苏中七战七捷、孟良崮、淮海、渡江和解放上海等战役,人民海军成立后编入华东军区海军。他们怀着愐怀和追忆父辈足迹的心情,观看和聆听了华东野战军的战斗历程。</p> <p class="ql-block">  1945年12月25日,根据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决定,新四军军部和中共华中局由苏北淮阴分批出发,移往山东临沂。</p><p class="ql-block"> 新四军北上示意图</p> <p class="ql-block"> 临沂前河湾整军会议</p><p class="ql-block"> 前河湾会议是华东野战军一次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会议。1947年1月23日,华东局和华中分局在前河湾召开会议,部署苏鲁机关合并,决定成立华东野战军前线指挥部,标志华东野战军正式组建。</p> <p class="ql-block">  1947年5月13日至16日,在陈毅、粟裕指挥下,华东野战军在蒙阴县孟良崮地区围歼国民党整编第七十四师,共歼敌32000人,击毙敌中将师长张灵甫,取得了扭转华东地区战局的关键一役。</p><p class="ql-block"> 孟良崮战役经过要图</p> <p class="ql-block"> 济南战役 </p><p class="ql-block"> 1948年8月下旬,华东野战军根据中央军委关于夺取济南的指示,组成攻城兵团和打援兵团。全歼守城国民党军约10万人,解放山东省会济南。济南战役是人民解放军首个攻克的国民党军重点设防大城市。</p> <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是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是中国人民革命战史上一次辉煌的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p><p class="ql-block"> 1948年11月6日至翌年1月10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的广大区域内,以60万对敌80万,向国民党军进行一次大规模战略性进攻战役。此役全歼国民党军1个“剿总”前进指挥部、5个兵团和1个“绥靖”区的部队,共56个师55万余人。至此,国民党在中原和华东战场上的精锐师团丧失殆尽,长江中下游以北广大地区被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其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国民党反动统治集团陷入土崩瓦解之中。</p><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第三阶段要图</p> <p class="ql-block">  淮海战役中,五百多万老乡肩挑手推,组成浩浩荡荡支前大军,一个在前线打仗的战士后面,有九个支前的老百姓。部队打到哪里,支前物质运送到哪里。陈毅元帅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p> <p class="ql-block">  渡江战役中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攻占南京伪总统府的部队是华东野战军第35军‌。</p> <p class="ql-block">  华东野战军在战斗中使用过的武器</p> <p class="ql-block">  在参观中,听着那经典、优美、动听的旋律,大家情不自禁随着音乐唱起《沂蒙情》,感谢山东人民对子弟兵的血肉情谊和为人民解放战争做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  孟良崮战役纪念馆位于蒙阴县垛庄镇,由纪念馆、烈士陵园、战役遗址区、雕塑园四部分组成。1954年国家政务院拨专款修建了孟良崮烈士陵园,孟良崮战役纪念馆是2007年改造建设的,纪念馆高19.47米,外形为两个红色的三角形战旗。为全国重点革命烈士纪念建筑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在孟良崮战役纪念馆留影</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广场的陈毅、粟裕塑像</p> <p class="ql-block">  纪念馆大型壁图《红日升起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孟良崮险峻陡峭,岩石累累,易守难攻。国民党整编七十四师在所有可以攀登的地方都布兵固守,并在较大的岩石裂缝修筑了掩体和防炮洞。</p><p class="ql-block"> 图为孟良崮原貌</p> <p class="ql-block">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建于1984年,位于孟良崮山顶,碑高30米,形如三把刺刀,象征野战军,地方军和民兵武装力量的结合。‌‌纪念碑正面镌刻着胡耀邦题写的“孟良崮战役纪念碑”八个鎏金大字。</p> <p class="ql-block">  1947年5月12日,毛泽东主席代中央军委起草关于孟良崮战役的指示电文。</p> <p class="ql-block">  在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全歼国民党“五大主力之首”整编第74师。由此挫败了蒋介石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粉碎了国民党的“鲁中决战”计划,开始掌握了战争主动权,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有力推动全国解放战争的发展进程。</p><p class="ql-block"> 孟良崮战役华野决心图</p> <p class="ql-block">  孟良崮战役是一场山地运动歼灭战。华东野战军集中主力,当国民党整编第74师脱离左右翼掩护孤军深入时,陈毅、粟裕采取“猛虎掏心”战术,激战两天三夜,全歼装备精良的整编七十四师,创造了以弱胜强的经典战例而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华野参战部队彻夜行军拂晓野营赶赴战场</p> <p class="ql-block"> 孟良崮战役中部分战斗照片</p> <p class="ql-block">  5月16日上午,孟良崮战役正在激烈时刻,华野某炮兵连接到命令,立即摧毁敌整编八十三师一个团指挥所。由于具体位置不清楚,一位老大娘冒着炮火来到阵地,为部队指示目标:“敌人就在那里!”这张经典战地照片的瞬间,化做了历史的永恒。</p> <p class="ql-block">  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使用这些简陋的武器,歼灭全部由美式装备武装的国民党精锐王牌部队整编七十四师。</p> <p class="ql-block">  在孟良崮战役中,华东野战军不畏强敌,敢打必胜,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有2043人献出了宝贵的生命,9000多人光荣负伤。地方武装,民兵组织积极配合作战,人民群众踊跃支前,为孟良崮战役的胜利立下了不杇的功勋。</p> <p class="ql-block">  孟良崮战役中受纵队以上领导机关</p><p class="ql-block"> 表彰的英模人物名单</p> <p class="ql-block">  寇雪峰父亲寇维林,1945年初加入山东军区,1947在孟良崮战役中荣立一等功,是健在参加过孟良崮战役的百岁老人。刘南山、寇雪峰夫妇在听解说员讲解孟良崮战役情况。</p> <p class="ql-block"> “沂蒙精神”雕塑园</p><p class="ql-block"> “沂蒙精神”雕塑园位于孟良崮战役纪念馆大岼山峡谷,为S形中心线长423米,两边长崖像征沂蒙山,中间河谷象征沂水,诠释“兵民是胜利之本”的主题寓意。雕塑园共35组,240个人组成的雕像,展示了沂蒙系列红色故事。</p> <p class="ql-block">  沂蒙情雕塑园艺术地再现沂蒙气势恢宏的革命历程,形象地诠释群众路线的深刻内涵,真实的反映兵民团结的巨大威力。</p> <p class="ql-block">  减租减息,解放区人民当家作主,投票行使民主权利。</p> <p class="ql-block">  罗荣桓不顾自己高烧不退,将仅有的一支青霉素留给了房东的孩子。</p> <p class="ql-block">  1939年晚秋,徐向前率八路军进驻沂南县孙祖乡东高庄,见房东老大爷哮喘咳嗽不止,将自己大衣送给老人。老人过意不去,徐向前说:“我们是一家人,一家人不能见外。”</p> <p class="ql-block"> 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p><p class="ql-block"> “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解放战争时期山东人民发动了四次规模浩大的参军运动,58.9万优秀子弟参军,使华东野战军越打越多,越战越强。</p> <p class="ql-block"> 红嫂乳汁救伤员</p> <p class="ql-block"> 敌人就在那里!</p> <p class="ql-block"> 黄崖山六壮士</p><p class="ql-block"> 1947年4月23日晚,华野六纵某连在黄崖山阻击敌人,战斗十分激烈,连队剩下六名负伤战士。在打光子弹后,纵身跳下悬崖,五人壮烈牺牲,仅卫生员韩成山摔成重伤,被当地群众救活。</p> <p class="ql-block">  孟良崮战役前一天,由李桂芳等32位沂南县妇女在汶河上用7块门板和身体组成供解放军战士通过的“火线桥”。在四十分钟时间里,约有近一个团的兵力从“火线桥”通过,火速奔赴孟良崮战场。</p> <p class="ql-block">  车轮滚滚支前忙:沂蒙人民用推车、肩挑等方式运送物资支援前线。</p> <p class="ql-block">  张彦芳手推小车加入支前大军</p> <p class="ql-block"> 刀丛扑去争山顶</p> <p class="ql-block"> 喜见贼师精锐尽</p> <p class="ql-block">  肖才宏为大家在讲解“沂蒙精神”</p> <p class="ql-block"> 兵民是胜利之本一一毛泽东</p> <p class="ql-block">  我就是躺在棺材里,也忘不了沂蒙山人。他们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 一一陈毅</p> <p class="ql-block"> 英雄孟良崮一一粟裕</p> <p class="ql-block"> 孟良崮战役纪念碑林</p> <p class="ql-block">  中国红嫂革命纪念馆坐落在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展现了八百里沂蒙,村村有烈士,家家有红嫂的事迹。</p><p class="ql-block"> 在红嫂纪念碑留影</p> <p class="ql-block">  常山古村是一座掩藏在沂蒙绿树成荫的山中,由一座座古朴的农家院落组成的小乡村。景色秀美,风光旖旎,空气清新,民风淳朴。一进村就让你感受到浓郁的原生态乡村气息,让人不由得感慨:在现代经济发达的社会,保存如此完好的古村落实属不易。</p> <p class="ql-block">  红嫂家乡旅游区占地面积2000余亩,由常山古村、红嫂革命纪念馆、沂州城影视服务中心、沂蒙红色写生基地等五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 红嫂革命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  在沂蒙山区,红嫂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伟大的女性群体。她们“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口饭,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这就是沂蒙妇女支援人民革命战争的博大胸怀,和作出巨大牺牲的真实写照。</p> <p class="ql-block">  在红嫂纪念馆陈列了一大批沂蒙妇女的英雄事迹,她们当中有开办战时托儿所,养育了革命后代的沂蒙母亲王換于,有用乳汁救活伤员的明德英,有用身体架起“火线桥”让部队通过的32名妇女,有沂蒙拥军六姐妹,有鬼子进山搜村,情愿把自己的孩子交出去,也要保护好八路军后代的英雄母亲………子弟兵身后有这样的妇女群体,战士哪有不舍命拼杀,部队哪有不打胜仗的道理。</p><p class="ql-block"> 红嫂纪念馆展厅全景</p> <p class="ql-block">  罗荣桓元帅之子罗东进在回忆常山庄战时托儿所时含着热泪说:"是沂蒙山的大爷、大娘一口一口把我喂大。”</p> <p class="ql-block">  抗战时期农家哑妇明德英,在八路军战士生命垂危的时刻,做出用乳汁相救的大爱壮举。她的事迹被改编成多部艺术作品,并传遍全国。在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之际,被评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p> <p class="ql-block">  蒙阴县野店区烟庄村妇女张玉梅,公方莲,尹廷珍,杨桂英,贞兰,伊淑英,被誉为“拥军支前模沂蒙六姐妹”,是沂蒙红嫂的典型代表,多次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贝。图为“沂蒙六姐妹”在纪念孟良崮战役胜利50周年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迟浩田回忆:当年在沂蒙山区参加战斗中负伤,被沂蒙妇女用乳汁救了过来。解放后,他曾八次来到沂蒙寻找救命恩人未如愿。当年的大姐大嫂们拉着他的手说:“别找了,大兄弟,这样的事在俺们这里太多了。谁没救过咱队伍上的人。”</p><p class="ql-block"> 图为迟浩田看望红嫂。</p> <p class="ql-block">  女士们在当年妇救会现场开会,接受红嫂精神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p><p class="ql-block"> 沂蒙红色影视基地,位于沂南县马牧池乡常山庄,是以影视拍摄服务为主,兼具红色旅游、爱国主义教育、休闲娱乐等功能的综合性旅游区。以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沂蒙红色文化为背景的仿古建筑群,被誉为“山村好莱坞”。</p> <p class="ql-block">  每逢节假日,来自济南、青岛、徐州、连云港等地的游客和学生人流如如潮水般的涌动,聚集红嫂纪念馆和影视基地,接受红色故事的教育和感染。</p> <p class="ql-block">  “跟着团长打县城”是红嫂家乡旅游区推出的沉浸式影视体验项目,以电视剧《亮剑》中攻打平安县城的场景为蓝本,游客在“团长”指挥下,手持道具刀枪,参与模拟战斗,重现解放县城的激情瞬间。</p> <p class="ql-block"> 巨大的露天看台坐滿了观众</p> <p class="ql-block">  该项目通过四个环节(动员大会、突击行军、攻打县城、庆功联欢)重现历史场景,游客可租用服装扮演角色,与30多名专业演员共同完成40分钟的沉浸式体验。‌‌‌‌</p><p class="ql-block"> 攻打县城动员大会</p> <p class="ql-block">  行军途中八路军女战士快板书鼓动</p> <p class="ql-block"> 攻打县城现场实景</p> <p class="ql-block">  战斗结束,肖才宏,汪继斌,张彦芳跟着团长冲进县城。</p> <p class="ql-block"> 攻打县城后的军民联欢会</p> <p class="ql-block"> 特别介绍:临沂引以为荣的治河工程</p><p class="ql-block"> 小埠东橡胶坝位于临沂市沂河区段,建成于1997年1月,工程全长1247、4米,采用了当时最先进的橡胶坝筑成。橡胶坝全长1135米,由16段组成,每段70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橡胶坝,曾入选吉尼斯世界纪录。</p> <p class="ql-block">  小埠东橡胶坝拦蓄水面形成的景观沂蒙湖,是全国著名水利风景区,2016年被水利部评选为全国“十大最美水工程。”</p> <p class="ql-block">  小埠东橡胶坝在发挥水利工程作用的同时,拦蓄1.6万亩景观水面形成沂蒙湖,橡胶坝亮丽的风景线,成为临沂市民休闲、娱乐、垂钓、观光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  小埠东橡胶坝上游的公铁大桥</p> <p class="ql-block">  小埠东橡胶坝形成的沂蒙湖</p> <p class="ql-block"> 小埠东橡胶坝下游风貌</p> <p class="ql-block">   三、临沂特色美食篇</p><p class="ql-block"> 巷子深饭庄是临沂传统鲁菜的代表,菜品新颖独特、原料生态环保,口味纯正、味道鲜美,集沂蒙美食特色于一体,是味尝临沂美食的打卡之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从风味独特,菜品齐全的鲁莱,到喷香扑鼻的全羊席;从山东煎饼卷大葱,到蛋白质丰富的炸金蝉,……庄乾才恨不得把临沂美食一一上桌让大家品尝。主人情意滿滿,也引得大家意见滿滿:“上那么多菜吃不了。”</p> <p class="ql-block"> 随拍临沂特色美食:煎饼卷大葱、炸金蝉,蓝莓山药,虎头丸子。</p> <p class="ql-block">  热情好客的庄乾才夫妇,特意在河东区首家烤羊肉店,请大家品尝用正宗沂蒙山羊做的烤全羊。</p> <p class="ql-block"> 烤全羊出炉</p> <p class="ql-block">  色、香、味、形的完美统一‌,具有外焦里嫩、皮脆肉滑、肥而不腻的烤全羊上桌。</p> <p class="ql-block">  一桌琳琅满目,丰盛美味的的全羊宴,还没开吃,就已经让大家“馋涎欲滴”,“饥肠辘辘”,恨不得一吃为快。</p> <p class="ql-block">  “好客山东欢迎你”,这广告可不是随意做的。在三天时间里,大家尽情领略沂蒙秀美风光,品味地道临沂美食,主人庄乾才袁均兰夫妻的精心安排,为这句广告词做了最好的诠释。</p> <p class="ql-block"> 全羊宴将战友聚会推向高潮。</p> <p class="ql-block">  今年,正值我们进入海军指挥学院学习五十周年。岁月流逝,同窗两年结下的友谊长存。在临沂期间因气温骤降,有几个同学带的衣服不多,其他同学立即将自己多带的衣服拿出来给他们御寒;肖才宏胃痛不舒服,班海滨将自己随带的药品给他,很快止痛。三天的同学聚会,始终充滿了浓浓的同学之间情谊。</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感谢庄乾才夫妇精心安排的别具一格同学聚会和盛情款待。期待金秋十月,在中国共产党诞生之地,党的“一大”会址上海再见。</p><p class="ql-block"> 海狼 2025年6月18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