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初见1933老厂房,其外观并不张扬,沿街外立面的镂空小方格窗,透露着古罗马巴西利卡式风格的神秘气息。建筑整体呈外方内圆的结构,暗合中国“天圆地方”的理念,四幢钢筋水泥结构楼房围成方形,中间矗立着24边形近似圆柱体的主楼,仿佛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p><p class="ql-block">走进厂房,像是踏入了一个建筑迷宫。“无梁楼盖”让空间显得格外开阔,而支撑它的“伞形柱”,八角形和四边形的柱帽独特又精致,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柱子上,形成奇妙的光影效果。沿着“牛道”前行,仿佛能看到曾经牛羊走过的身影,防滑的设计细节,让人感叹当年设计的用心。“廊桥”则是另一个独特的存在,外廊桥和内廊桥纵横交错,走在上面,能感受到空间的变幻莫测,从不同角度拍摄,都能得到极具层次感的画面。位于中心圆2层到3层的“旋梯”,造型优美,是拍摄人像的绝佳地点,螺旋上升的线条,为照片增添了一份灵动与优雅。</p><p class="ql-block">这里不仅是一个建筑,更是一部生动的历史书。它曾是远东第一宰牲场,见证了上海的工业发展历程。站在曾经的屠宰车间,想象着当年的繁忙景象,再看看如今的创意园区,这种历史的变迁让人感慨万千。园区内入驻了众多创意中心、广告公司、休闲酒吧等,历史与现代文化在这里碰撞、交融,焕发出新的活力。</p><p class="ql-block"> 1933老厂房的光影效果堪称一绝。自然光与稀少的人工光源相互交织,在复杂的建筑结构中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奇幻的氛围。不同的时间、不同的季节,阳光照射进来的角度和强度都不一样,使得建筑的每一个角落都呈现出独特的光影姿态。在清晨或傍晚,柔和的光线洒在墙壁和地面上,勾勒出建筑的轮廓,给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感觉;而在中午时分,强烈的阳光透过镂空窗户,形成一道道明亮的光束,与阴影部分形成鲜明对比,充满了戏剧性和视觉冲击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