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有一个习惯,每带完一届学生,总要写点文字,表达对学生的不舍和期许。而今年,我的内心却很平静。依然写点文字,更多的是闲谈,谈自己,谈工作。算是几十年来个性和教学的一个总结吧。</p><p class="ql-block"> 工作三十多年了,自我评价,我是一个让领导放心的人,也是一个让领导头疼的人。让领导放心,是因为我把整个精力用在工作上,从来没有懈怠过。用一句专业术语讲,爱岗敬业,初心依旧。无论谁当领导,我都满腔热情地教书育人。让领导头疼,是因为我有自己的主张,不盲目附和上级。领导并非人人高明,观点并非全部正确。既然不全正确,为什么要全盘照收呢?我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点,事事对领导言听计从的人,或多或少存在着能力的欠缺。</p><p class="ql-block"> 我能做事,但又不愿屈就自己。 三年前的二0二二年九月,我曾经向家长承诺,一定要带好2209班,一直到同学们顺利毕业。我的内心是很强大的。无论面对怎样的班级,怎样的学生,我都能操控在掌,举重若轻。这本是很多班主任做得到的,自然不值得张扬。但现实工作中却有不少老师,教学和管理还在进行时,中途就交班了,并且理由一大堆。什么家庭原因啦,身体原因啦!却很少反思自己是不是管理能力不够。我在农村当了十年校长。起初工作不顺,后来越做越顺畅,并且得到了多数老师的真诚信赖。而我却意外地辞去职位,当了一个普通老师,以教书为专,以读写为乐。因为我看不惯上级的颐指气使,做不到对领导俯身倾耳。我宁可离开行政岗位,也不肯委曲求全。调入五中以来,大凡班级或年级组出现的各种问题,只要不触及大原则,我力求当场化解,不会大请示小汇报。如果领导信任我,我就继续干下去;倘若领导不信任,那我就不干。</p> <p class="ql-block"> 没有了曲意逢迎,对名利就看淡了。学校有要求,想评优评先,要主动写申请报告。写点纯文字我还行,写教学论文就不行了,因为论文中的观点几乎是网上早已炒冷了的。写评优申请报告就更不行了,因为要绷紧脸皮自卖自夸。在农村工作时,我连续有九年连乡级优秀教师也没有评上。自二00一年至今,我已经二十四年无缘区级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了,当绝大多数同龄人早已评上了中学高级教师,我还在中学一级教师的职称上原地踏步。我从来没有抱怨自己生不逢时,内心的充实才是最重要的。我一直兢兢业业地工作,并把教书育人当成人生的乐事。我常常吟哦着明代洪应明《幽窗小记》中的对联:“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也曾以联明志:平生一片心,不因人热;讲坛三十载,得失自知。当一个人远离了名利的羁绊,两点一线,眠迟早起,自得其乐。心情之旷达,行动之洒脱,绝非寻常人所能体验得到的。</p><p class="ql-block"> 尽管不在乎名利,我依然让自己忙碌着。我带了一个寄宿班。上班的日子,清早六点半到校,晚上八点半后回家,一直坚持了六年。班级学生有转出的,也有转入的,人数始终维持在五十人以上。作为班主任,我始终秉持有教无类、爱无差等的教育理念,悉心教育学生,不因为学生成绩的优劣和思想表现的良莠而区别对待。班级每天都有问题。中途转入的学生中,大多是别的学校管不住的学生。学生都是未成年人,自控能力不足,违纪在所难免。频繁地向家长、向学校反映问题,只能让事情越做越糟。唯有以爱心、信心、耐心、细心、恒心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哪怕三番五次,苦口婆心,我都不厌其烦;哪怕学生考试成绩只有个位数,大大影响到了班级人平分,我也毫不在意。我自信地认为,连我管教育不了的学生,别的老师也很难转化。为了做好工作,我从早到晚都坚守学校,深入班级,发现问题,找学生谈心。都说学生是夸出来的,我在夸学生的同时,也罚学生: 罚面壁,罚戒尺,罚挨饿。没有惩罚,就没有敬畏。</p><p class="ql-block"> 要赢得学生的敬重,上好课尤为重要。荀子云: “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亲近老师,崇敬老师,才是学习最便捷的途径。所谓“亲其师,信其道”,说的是同一个道理。只有亲近老师,学生才会主动学习,才能提高学业成绩。对于新教材,我事先要查阅大量的资料,做到熟读成诵,融会贯通。教学过程中,尽量不盯着教材。教学方法的选择,我会因人制宜,取舍有致。我还要不断涉取新的知识,做适量的题型,让大脑始终保持知识的源头活水。博观方能约取,厚积始可薄发。至于学校规定的教案模板,教案中必须有核心素养、教学步骤、分层作业、教学后记、教学反思等,我是很抵触的。这些文字更多地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没有按规定模板书写教案的教师就不称职吗?按照规定模板撰写教案的老师就是合格老师吗?</p> <p class="ql-block"> 说到教学方法,我恐怕已经落伍于时代了。如今,教育界热衷于玩弄一些新花样。从素质教育到洋思模式,从杜郎口模式到四步教学法,从高效课堂到微课教学、大单元教学、名师工作室,弄得老师们眼花缭乱。我生性排斥这些。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循序渐进,教学相长,温故知新,举一反三,寓教于乐,学以致用、学而时习,持之以恒。这些教育规律和教学方法中国古代已经讲清楚了,用不着故弄玄虚,频繁制造一些新话题。我赞同适当使用多媒体,但不能依赖多媒体,因为多媒体展示的结论都是老师预定好了的。我认为,语文老师锤炼好教学基本功,课堂上因势利导,巧譬善喻,旁征博引,信口拈来,深入浅出,恰到好处,这就是素质教育。这比多媒体教学更能启迪学生的心智。一些花里胡哨的课堂,如公开课、研讨课、观摩课、示范课、一师一优课等,事先反复排练,几乎成了让人生腻的表演秀。而靠这些表演秀成名的老师,有多少是真正的名师?</p><p class="ql-block"> 人际关系中,我是一个富于调和的人。当过十年法人代表,敢碰硬,但很少得罪人。我处事正直,经济上不沾锅。可得可不得的报酬,我不会要。工作上的问题,对的,我会坚持;错了,我会主动向对方承认,求得对方的谅解。偶尔与同事之间产生矛盾,我会放下身段,以礼相待。同事中有什么工作上的欠缺,只要尽力了,我会予以理解。学生之间产生了纠葛,我很少过问冲突的全过程,十几分钟就将矛盾处理清楚。别班的学生发生了冲突,我会去制止;领导与老师之间产生了误会,我会主动去化解。正因为这些,我跟同事之间的关系较为融洽。我时常感叹有的领导官职不大,架子很大。好像越有架子越显尊严。其实,越是没有架子,越亲切随和,越能赢得同事的敬重,反之,领导与下属的关系只会渐行渐远。</p><p class="ql-block"> 生活中,我是一个豪爽的人。朋友们与渐行渐远,大多是对方先行离开了我,绝少是我主动离开对方的。别人请我一顿饭,我会择机回请人家。我不抽烟,不打牌,不玩麻将,偶尔喝点小酒。每到一个新的办公室,我会花些钱,备些零食,与大家一起分享。工作之余吃零食,吃完零食又继续工作。工作就在这琐碎的细节中平添乐趣。每个学期,我还要买来零食与学生共享。师生关系在严慈并举、张弛有度中度过。遇有生活困难的学生,我会慷慨地予以帮助。帮助之后,并没有丝毫想得到别人的回报。</p><p class="ql-block"> 工作上,我很怕被别人说闲话。我不轻易承诺别人。一旦承诺了,就会全力以赴。对待教学工作,我会与时俱进;对待班主任工作,我会善始善终;对待年级组工作,我也是倾尽全力。我觉得人生的荣誉如同鸟身上的羽毛。鸟儿没有了羽毛,就不会飞翔;人生玷污了荣誉,就无法立身处世。我喜欢与异性交往,但从来没惹出绯闻。我时常写点文章,但不经常推送发表。看到好的说说,我会自己品读,不敢分享给别人。我觉得频繁的推送分享是一种打扰,甚至骚扰。朋友圈频繁地霸屏打广告,我不会去指责。惹不起还能躲得起,我会悄无声息地将其屏蔽。</p> <p class="ql-block"> 正因为个性鲜明,能做事,不苟合,工作中时常表现出自信,甚至自负。当别人不断高攀高升了,我没有仰视,没有自卑;当别人走南闯北,富足千万,我没有羡慕,没有嫉妒。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的业余爱好是阅读写作。我能背诵数千首旧体诗词和数百篇经典美文,在网络空间结识了不少大学教授,诗词名家,时常进行诗词唱酬。所创作的对联获过全国一等奖。平常写一些散文、小说和时评。写文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发表或获奖,而是感时缘事,抒情言志。我曾经跟别人开玩笑说,我的同龄朋友中有的已经离世了,有的已经破产了,有的已经锒铛入狱了,有的家庭已经分崩离析了,而我一切都好好的,这就足够了。我甚至感谢我的个性,感谢领导的不提拔之恩。俗话说,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既然湿了鞋,干脆洗个脚;已经洗了脚,索性洗个澡。倘若我处于炙手可热的权位,说不定也出事了,更不会拥有今天这样自由洒脱了。</p><p class="ql-block"> 在五中工作了十二年,共事了几任校长,结交了数以百计的教师,从没有动过调换工作环境的念头。好多同仁感叹五中生源差,教书吃力,我也有此同感。但教育的价值就一定要通过培养成绩优秀的学生才能体现吗?自然界有一个普遍规律,健壮的植物不需要过多地松土施肥,只有那些长得不健壮的苗木才需要人们的精心打理。一个能够将孱弱苗木培养成健康苗木的人,才是优秀的苗圃师。同样的道理,一个能够让优秀学生更优秀、让中等学生不断进步、让学困生圆满完成义务教育的老师,才是真正的名师。舍此,只能算是沽名钓誉之人。看着学生的成绩不断进步,看着学生行为习惯越来越好,那是一位教育工作者春华秋实的无上荣光。</p><p class="ql-block">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年年岁岁育新人。从血气方刚到华颠初上,身心是劳累的,但又是充实的。要是有人问我: “你付出了这么多,能记得多少学生?又有多少学生记得你?”这确实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蓦然想到,老师是船夫,学校是渡口,学生就是来来往往的渡客。船夫在渡口送走了成千上万的渡客,至于这些渡客姓甚名谁,船夫大多记不得了。若干年以后,能够回来感恩船夫的渡客,一辈子屈指可数。岁月滔滔,烟雨茫茫,假如学生还记得起当年的老师,还能够感恩老师,那是老师一辈子的幸运。老师应该由衷地说一声:"谢谢你,××同学!"</p><p class="ql-block"> 回望过去,自我评价,情满教坛,人生无悔;一片丹忱,秉性亦真。零零碎碎说了这么多,权当一位闲着无事者在窃窃自语。</p><p class="ql-block"> 按照新颁布的延迟退休规定,还有六年多的时间,我就要退休了。生命在于运动,奉献益愈精神。倘若身体状况允许,我还会继续用心教书育人,继续用心当班主任,一直到退休那一年。借用汪国真先生的一句诗:</p><p class="ql-block"> “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