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读作家赫广利作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西风》赏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秦商风雨行、17》</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钱锦龙(中国-陕西)</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西风》(上.下)</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赫广利</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陕西新华出版传媒集团</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陕西电子音像出版社</p> <p class="ql-block"> 赫广利,西安人。祖籍蓝田白鹿原人氏。据传言乃五胡十六国大夏武烈帝赫连勃勃后裔,自号“统万一孤”。自幼喜静,衷情于文学、历史。读书不求甚解,唯愿友朋常聚。最爱五代李珣之句:“酒盈杯,书满架,名利不将心挂。”</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秦商风雨行,17》</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18px;">—赫广利《古道西风》赏析</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 钱锦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十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赫祝轩异地调研采购团队东去河南怀川,取得了预期的效果。赫祝轩没有满足于现状,为了继续拓展业务,又带领团队开启了西走甘肃陇南之行。过了咸阳,走向兴平的途中,他们谈到了县城东北十二公里处的南位镇,有汉武帝刘彻的茂陵,旁边有大将卫青、霍去病等墓相伴,与陵墓相邻最近的村落叫茂陵村。</p><p class="ql-block"> 汉武帝刘彻是历史上可以和秦始皇相提并论的很有才略的封建帝王,他在位时,是汉帝国的鼎盛时期,他采用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富国强兵、抗击外族侵扰的宏伟战略,在政治上加强中央集权制的同时,在经济上实行煮盐、冶铁、运输和贸易的官营制度,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开展对外贸易;在军事上抗击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分离势力,打通了通往西域的道路,牢固的控制了河西走廊,向南直抵海南,基本上形成了中华民族生存空间的格局,从而使汉帝国以统一、繁荣、强大的姿态屹立在世界的东方。由他主政建立的盖世之功光照千秋,为博大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做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后世帝王效法的榜样。汉元帝时大将陈汤那句“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的气势磅礴铿锵有力的豪言,永远是两千多年来国家军民抵御外来侵略维护祖国大一统局面的壮志雄心,奠定了大中华悠久的历史文化文明。</p><p class="ql-block"> 今天的中国,已经以世界第二经济体的姿态雄踞世界之林。然而,我们在享受着和平环境下祖国发展成果的同时,维护祖国的和平统一与安全,仍然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巴以冲突,俄乌战争,黎巴嫩内战,无不预示着战争的危险依然存在;台海局势,南海危机,时刻在考验着我们维护祖国统一的决心和底线。我们要有“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维护国家安全永远是我们坚持的初心。</p><p class="ql-block"> 卫青和霍去病是舅甥关系,同俱帅才的汉朝中期军事将领,一个是军事奇才,一个是军事天才,两人非凡的军事功勋成就了汉武帝的雄才伟略。身后陵寝获得汉武帝陵墓皇家陪葬墓群的殊荣,继续护卫汉武帝的帝王之尊。他们的军事韬略各具特色,远征西域少数民族分离政权,卫青沉稳老练,布局周密,虽不能重挫对方,然取得的战果非同一般;霍去病是智勇超群,擅长穿插,敢于孤军深入,在瞬息万变的疆场上捕捉战机,精准奇袭,给对手造成毁灭性打击。在取得辉煌战果的同时,能够审时度势,罢兵凯旋回朝从容自如。其战绩一度扩展到今天俄罗斯的西北利亚,蒙古境内的狼居胥山。为了庆贺功勋,霍去病在狼居胥山积土祭天,这就是我们经常津津乐道的著名历史典故封狼居胥。霍去病辉煌的战绩,彻底奠定了他做为西汉第一名将的地位,即便在中国历史上,这也是对外战争的最高荣誉,后世帝王将帅都想达到“封狼居胥”的功业,但几乎无人能够成功。卫青和霍去病的共同成就是打通了西域,畅通了华夏民族向外发展的路径,使汉朝在扩大的疆域上设立都府,行使管辖权。稳定了华夏民族大一统的生存空间,是值得历史永久纪念的伟人。</p><p class="ql-block"> 霍去病用兵坚决果断,汉武帝曾希望他能多学一些孙子和吴起等人的兵法,但霍去病认为孙子和吴起的军事韬略不如自己,他们那些兵法对于一个军事天才来说就是小儿科,因此不屑一顾。可见霍去病的军事天赋经过实战检验已经达到极致。至于史书说霍去病为人性格极为剽悍,对待将士粗暴等缺点,是确实如此,还是史官的道听途说,亦或是嫉贤妒能,已无法考证,观点只能存疑,我们只知道,一个不关爱将士,就得不到将士拥护的统帅是打不了胜仗的。</p><p class="ql-block"> 马嵬驿,原名马尾坡,因长满高大挺拔的马尾松而得名。后东晋时期一位名叫马嵬的武官在此地消除匪患、百姓安居乐业,为纪念他而将地名改为马嵬坡。至大唐盛世,驿站发达,自然的被称为马嵬驿。就是现在的兴平市马嵬街道马嵬坡,唐杨贵妃陵墓所在地。</p><p class="ql-block"> 杨玉环,祖籍陕西华阴,后徙居蒲州永济,经考证其家乡具体在今山西运城永济韩阳镇独头村,自幼父母双亡,由叔父抚养成人,进入皇宫,被唐玄宗册封为杨贵妃。杨贵妃因受宠而使杨氏家族加官晋爵,其堂兄杨国忠更是权倾朝野,擅权鱼肉百姓,引发朝纲不振、民怨沸腾。唐天宝十四年,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发动安史之乱,唐玄宗携杨贵妃西逃四川。途经马嵬驿时,随行将士哗变,混乱中杨国忠被砍死,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和将士们认为杨贵妃是红颜祸水,一致要求唐玄宗处死杨贵妃。唐玄宗无奈下令杨贵妃自缢,后葬于道旁。这一事件标志着唐王朝由此走向衰落之路,成为拉开中晚唐序幕的开始,唐至德二年,唐朝军队收复长安,唐玄宗回宫后因思念杨贵妃,派遣使者改葬,形成了现今的杨贵妃墓。杨贵妃墓不仅是杨贵妃个人命运的象征,更是大唐王朝兴衰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赫祝轩异地调研采购团队西走甘肃陇南,鞍马劳顿。为了缓解疲劳,养足精神,他们在兴平县城马嵬驿旅店休整一晚。第二天继续赶路,途经马嵬坡,专门去杨贵妃墓地凭吊。他们盛赞唐玄宗与杨贵妃浓情蜜意的甜美爱情,感叹人生无常,红颜薄命,感情一旦和政治纠缠在一起,命运就不由自己掌握。</p><p class="ql-block"> 封建宗法制度是统治者用来驯服人民的工具,只维护王家天下利益。皇帝的权力至高无上,王权就是王法,王权之下,皆为蝼蚁。所谓的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欲加之罪何患无辞,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杨玉环贵为皇妃,同样不能免俗。杨贵妃的悲剧命运,就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牺牲品。细究马嵬坡事件,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专权,飞扬跋扈,招致群臣众怒,民怨沸腾,引发安禄山起兵反叛的安史之乱,给唐王朝天下造成沉重打击,致唐玄宗带领皇室成员和亲随不得不逃离国都长安。原本是唐玄宗用人不淑的失察责任,没有杨贵妃什么事情,群臣和随从却把唐王朝祸乱的责任推到杨贵妃身上。杨贵妃一个弱女子,手无缚鸡之力,那有祸害王朝的能力。这是明显的嫁祸于人,推脱责任,回避唐玄宗的用人失察过失。唐玄宗重用杨贵妃的堂兄杨国忠,那是唐玄宗的爱屋及乌。杨贵妃得宠后一没有要求唐玄宗重用堂兄杨国忠,二没有纵容杨国忠恣意妄为,滥用权力<span>,</span>将杨国忠的过错责任株连杨贵妃有失公平。以杨贵妃利用美色引诱唐玄宗寻欢作乐扰乱朝纲是安史之乱的起因,理由也十分荒谬。唐玄宗与杨贵妃是夫妻,享受举案齐眉,夫唱妇随,花前月下的甜美爱情,让感情多一些色彩,给生活添一点情调,这些都是人生最美好的精神追求,本来就不是什么错。杨贵妃既不懂朝政,也不能干政,唐玄宗要陷在杨贵妃带来的情绪价值里不能自拔,荒废朝政,<span>作</span>为一个弱女子,面对九五之尊,也是十分无奈的。所以说马嵬坡事件,是杨贵妃的悲剧命运演<span>义</span>的千古奇冤。</p><p class="ql-block"> (待续…18)。</p> <p class="ql-block"> 钱锦龙,网名雾中影,蓝田县白鹿原人。文静优雅,爱好写作,喜欢以文会友,作品散见于《梅花亭诗歌》、《在蓝田》、《陕西作家摇篮》、《白鹿原文学社》、《蓝田文艺》、《蓝天文苑》等文学平台及各类网络空间;部分诗作收入《丝路花语》诗集和《陕西省体育诗词》诗集。西安诗词学会会员。</p> <p class="ql-block">【白鹿原文学-风情专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是【白鹿原文学】品牌名下的一个美篇平台,专注于白鹿原地区的风土人情,包括地理地貌,自然风光,物产特产,风俗习惯,历史文化,风云人物,神话传说,谚语典故,行政机构,经济商贸,对外交往,等,堪称白鹿原百科全书。</p><p class="ql-block"> 欢迎对白鹿原感兴趣的朋友投稿,点阅,点赞,点评,赞赏,留言,晒朋友圈,转发各群,宣传推广!</p><p class="ql-block">【白鹿原文学-风情录】</p><p class="ql-block">编辑部主编:终南白鹿</p><p class="ql-block">发刊日期:每周四</p><p class="ql-block">投稿邮箱:</p><p class="ql-block">cxy961128@hotmail.com</p><p class="ql-block">联系人微信:</p><p class="ql-block">cxy19600307</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古道秦商风雨行、17》</p><p class="ql-block">—赫广利《古道西风》赏析</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文:钱锦龙</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ry7geb?first_share_to=copy_link&share_depth=1&first_share_uid=1079586" target="_blank">网页链接</a> 点击链接观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道秦商风雨行.1~16》</span></p><p class="ql-block"> 为满足广大读者对《古道西风》书籍的了解和阅读之情,现有部分书籍出售,订购上下两册书籍共计:100元。</p><p class="ql-block">联系人作者:赫广利,</p><p class="ql-block">电话:1330926844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