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父亲的温度

每日一文

<p class="ql-block">文字 : 每日一文</p><p class="ql-block">图片 : 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美篇号 : 69841268</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母养育了我们兄妹四人,作为唯一的女儿,我从小就是父亲心尖上的宝贝。听母亲说,当得知她怀着的是女儿时,父亲脸上总是挂着掩不住的笑意。饭桌上,他总会把最好的肉丝肉片夹到我碗里,惹得小弟撅着嘴生闷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除二哥生性活泼好动外,我们兄妹都继承了父亲安静的性格。小时候我很少下楼,偶尔遇到邻居,他们总会惊讶地问:"家里来客人啦?"在父亲眼中,女孩子就该文文静静地待在家里,那些东奔西跑的行为都是不成体统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总爱把我打扮得漂漂亮亮。记得那年"的确凉"布料刚上市,他特意买了粉红色的料子给我做衬衫。烫卷的头发配上小皮鞋,父亲看着我像个小公主的模样,笑得合不拢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可这份欢喜在上学那天戛然而止。老师批评我打扮得像"小资产阶级",不像工人家的孩子。同学们异样的目光让我如坐针毡,放学后我哭着跑回家,把新烫的头发洗直,心爱的衬衫也只能在过节时偷偷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的爱总是这样不动声色。他陪我坐公交车时,总让两个哥哥在后面跑,说"男孩子应该多锻炼"。可到站后,看着气喘吁吁的儿子们,他还是会掏出省下的车钱,给我们每人买一支棒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读小学时大哥的作文在电台播出那晚,全家围着收音机,父亲脸上写满骄傲。指着大哥对我们说:"以后读书要向大哥学习!"从此,大哥就是我们的偶像和榜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哥酷爱阅读。他不仅涉猎中外名著,还偷偷阅读当时社会上流传的《第二次握手》《一只绣花鞋》等手抄本——这些都是当时的禁书,父亲并不赞成他看。这些手抄本是从同学那里借来的,大家轮流传阅,为了不被父亲发现他只能在夜深人静时,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偷偷阅读。白天他把书藏在窗外的屋檐下。有一次,手抄本无意中被父亲发现了,父亲当即将其撕得粉碎。看着撕碎的纸片如雪花般飘落,大哥当时伤心地流下泪水,难受了好多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文革"期间社会动荡不安。父亲最担心的就是我们年少无知,误入歧途。那时学校停课闹革命,他却坚持要我们每晚在家练字,抄写毛主席语录。二哥和小弟的字迹就是这样练得工整秀丽,至今仍被亲友称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读书无用论"盛行时,父亲却常常告诫我们:"知识永远不会过时。"在他的坚持下,我们从未荒废学业。大哥尤其刻苦,成绩总是名列前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高中毕业那年,学校要保送大哥去上海外国语学院读书。(在那特殊年代,保送的学生是在安徽某地半农半读,平时不能回家)当时父亲病重在床,学校领导特意来医院征求意见。父亲强撑着坐起来说:"我没关系,孩子的前途要紧。"那一刻,他眼里的光彩比阳光还要明亮。送别那天,父亲拖着病体坚持送大哥上车,反复叮嘱:"要争气,要争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的远见成就了大哥的人生。恢复高考后,大哥考上重点大学研究生,后来又赴德国留学,获得德国总统接见。如今已是大学教授的大哥常说:"没有父亲的支持,就没有我的今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那年"五一"劳动节,难得清闲的父母带我们去城隍庙游玩。人潮涌动中,活泼好动的二哥不见了踪影。父亲急得满头大汗,带着我们找遍了每个角落。直到第二天派出所打来电话,父亲悬着的心才落下来。看到二哥平安归来,父亲紧紧抱住他,责备的话到了嘴边却变成了关切的询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哥生性顽皮,父亲没少为他操心。有次二哥与人打架,明明是对方先挑衅,父亲却严厉地教训他:"人家为什么不打我,要打你?"二哥委屈的泪水让父亲心疼,但他依然坚持原则:"打架没有一个是好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的严格让我们学会了自律。后来谁在外面受了委屈,都不敢回家诉苦。但每当我们取得成绩时,父亲眼里的骄傲,就是对我们最好的奖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一家七口挤在南市区一间20多平方米的老房子里。三楼的楼梯又陡又窄,做饭只能在楼梯转角处。父母和阿娘各睡一张床,我们兄妹四人只能打地铺。虽然拥挤,但父亲总说:"房子小点没关系,只要一家人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家里唯一的女孩,我常常被哥哥们捉弄。每当这时,父亲就会板着脸说:"谁要是打妹妹一下,我就打他十下。"两个哥哥总是让着我,只有小弟不肯吃亏。记得有次为争玩具,小弟和我打了起来。父亲知道后,第一次对小弟发了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小弟最是聪明。父亲生病住院时,7岁的小弟竟能独自带着阿娘找到医院。阿娘逢人就夸:"这小囡记性真好!"那年元宵节,小弟弄丢了压岁钱,哭得伤心极了。父亲嘴上责怪他粗心,却让母亲偷偷塞给他五角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对家人严格,对自己更是苛刻。单位领导见他家住房困难,特意分配了一套电梯房。没想到父亲婉拒了:"我是党员,应该先照顾更困难的同志。"我们私下埋怨他太傻,他却说:"做人要知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父亲总是把最好的留给我们。病重时,老家送来土鸡蛋,他非要省给我们吃;母亲买来"双宝素"营养品,他反而发脾气:"孩子们正在长身体,应该让他们多吃。"有次下大雨,他担心单位档案室窗户没关,冒雨赶去,结果旧病复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4年,父亲因病永远离开了我们。那年我14岁,还来不及报答他的养育之恩。整理遗物时,我们在他的抽屉里发现一叠泛黄的纸片——那是大哥被撕毁的手抄本,父亲偷偷粘好的;还有我小时候穿过的粉色衬衫,被他叠得整整齐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每当我走过老城厢,仿佛还能看见父亲拎着马夹袋,里面藏着单位买的热乎乎的热馒头,在陡峭的楼梯上蹒跚而上的背影。他用一生的坚守告诉我们:爱,是藏在严厉背后的温柔,是融入日常的点点滴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