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5年6月25日,是刘氏三姐妹出游的第十五天。清晨,荣表弟带着大家前往一家地道的餐馆,品尝了云南特色美食——石锅鱼。用完早餐后,弟媳梅驾车带着三位妈妈和二姐前往郊野公园。然而刚下车没走几步,天空便飘起了小雨。尽管如此,大家仍冒雨瞻仰了驼峰飞行纪念碑,随后离开公园,继续冒雨驱车前往筇竹寺。雨势渐大,一行人只得在车内等待雨势稍减,才撑伞进入寺中游览。匆匆走马观花一番后,便启程回家。晚饭过后,大家又来到沃尔玛超市逛了一圈,权当饭后散步。</p> <p class="ql-block">云南的夏天,怎能少得了野生菌的香气?那是一种藏在山林深处的自然馈赠,是味蕾与大地的深情对话。</p> <p class="ql-block">除了鲜美的石锅菌汤,阿荣还点了几道地道菜肴:毛驴肉凉片、炒鸡、豌豆粉、烧洋芋,再配上一碗清香四溢的豌豆粉。二姐尝后感慨万分:“这味道,和小时候外婆做的简直一模一样。”</p> <p class="ql-block">后厨里,几位洗菌子的阿姨忙碌着,手法娴熟,动作利落,只为将最干净、最新鲜的菌子端上餐桌。</p> <p class="ql-block">上菜前,服务员细心地擦拭着石锅,确保锅体洁净无尘,为接下来的菌汤盛宴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随着菌子缓缓下锅,香气开始在空气中弥漫,但服务员叮嘱大家:时间不到,切勿动筷,这是对美味的尊重,也是对耐心的考验。</p> <p class="ql-block">野生菌的香味扑鼻而来,令人垂涎欲滴。妈妈在一旁笑眯眯地说:“只能瞧瞧jia吃……”眼前是热气腾腾的锅,鼻尖是诱人的香气,嘴里却只能干咽口水,真是看得着、闻得着,就是吃不着啊!😍😍😍</p> <p class="ql-block">终于,时间一到,一声“开吃”打破等待的沉寂,大家纷纷动筷,品尝这来之不易的山野珍馐。</p> <p class="ql-block">昆明郊野公园坐落于昆明西郊玉案山麓,背靠棋盘山,西邻筇竹寺,是一处集自然风光与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生态公园。这里不仅可以带宠物入园,还提供自助烧烤区。而最令人流连忘返的,是那满山遍野的春花。每到阳春三月,茶花、棠梨花、野樱桃、杏花竞相绽放,还有许多叫不出名字的草本与木本花卉,交织成一幅色彩斑斓的春日画卷。</p> <p class="ql-block">驼峰飞行纪念碑建于1992年,为纪念抗日战争期间“驼峰航线”这一世界航空史上的壮举,以及中美两国人民并肩抗击法西斯的深厚友谊。纪念碑高15米,呈飞机起飞流线型,由张爱萍上将亲笔题写碑名。它不仅为郊野公园增添了一处历史纪念地,也成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提醒人们铭记和平的来之不易。</p> <p class="ql-block">出门前,大家还担心妈妈体力不支,会拖后腿。没想到十五天下来,妈妈精神矍铄,步伐稳健,一天都没掉队,真是老当益壮,令人佩服。</p> <p class="ql-block">妈妈指着前方的台阶说:“到了,就从这里上去。”</p> <p class="ql-block">三姐妹并肩而立,笑靥如花,留下了一张充满回忆的打卡合影,记录下这段旅途中的温馨时光。</p> <p class="ql-block">昆明郊野公园夏日的绣球花海,是这座城市最浪漫的风景之一。然而,对于年迈的妈妈们来说,花再美也比不上脚下的踏实与旅途的轻松。</p> <p class="ql-block">昆明四季如春,花开不败。而夏季,则是绣球花的主场。从五月到七月,郊野公园被五彩斑斓的绣球花装点得如诗如画,仿佛走进了童话世界。</p> <p class="ql-block">五颜六色的大丽菊在阳光下热烈绽放,仿佛是夏天最热情的代言人,用色彩诉说着盛夏的激情与活力。</p> <p class="ql-block">一行人踏上新的旅程——下一站,筇竹寺。</p> <p class="ql-block">到达筇竹寺停车场,雨非常大,一行人只得在车内等待雨势稍减,才撑伞进入寺中游览。</p> <p class="ql-block">筇竹寺位于昆明西北郊的玉案山中,是云南最早的禅宗寺庙之一。距市区约十公里,山势幽深,林木葱茏,古道蜿蜒,溪水潺潺,景色清幽秀丽。1983年,它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佛教寺院,成为汉族地区佛教的重要圣地。</p> <p class="ql-block">关于筇竹寺的始建年代,众说纷纭。一说始建于唐代贞观年间(627-649年),相传南诏时期的高光、高智兄弟追猎犀牛至玉案山,见云中有异僧,近前却不见踪影,唯见筇竹入地,遂募资建寺,取名“筇竹寺”。另一说法认为,筇竹寺建于元初,为内地佛教传入云南的第一座禅宗寺庙。据寺内《雄辩法师大寂塔铭》记载,雄辩法师(1228-1301年)为筇竹寺的创建者。</p> <p class="ql-block">筇竹寺的兴盛离不开元朝政府的扶持。元至大三年(1310年),玄坚赴京朝觐,元武宗赐予《大藏经》,分藏于筇竹寺与圆通寺。元延祐三年(1316年),元仁宗颁布圣旨,对筇竹寺的土地、财产予以保护,并免除徭役赋税。玄坚将圣旨以蒙汉双文刻于石碑,即著名的《圣旨碑》。明朝永乐十七年(1419年)寺庙毁于火灾,后于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首次修复,并在光绪十一年(1885年)进行大规模扩建,由四川著名雕塑家黎广修主持,历时六年完成驰名中外的五百罗汉泥塑群像。</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筇竹寺依山而建,呈三重院落格局。依次为山门、大雄宝殿与华严阁。五百罗汉塑像分布于大雄宝殿两侧的梵音阁与天来阁中,神态各异,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大雄宝殿面阔五间,单檐歇山顶,无斗拱结构。殿内正中供奉元代所塑三世佛,西侧立有一通元延祐三年(1316年)所立的《圣旨碑》,碑阳为汉字,碑阴为蒙文,记载元仁宗敕封筇竹寺住持玄坚的事迹。</p> <p class="ql-block">普荷禅师题联:</p><p class="ql-block">“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尤未了何妨不了了之。”</p><p class="ql-block">此联以“法无定法”为核心,探讨佛法真谛与世间事务的豁达态度,语言凝练且富有哲理。</p> <p class="ql-block">寺中古树苍劲挺拔,枝叶繁茂,仿佛见证了数百年的风雨沧桑,也守护着这片清净之地。</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80年代,大姑从昆明带回一本筇竹寺五百罗汉的彩色画册,邻里纷纷前来观赏,那本画册曾是我们童年最珍贵的视觉记忆。</p> <p class="ql-block">禅房花木深,清幽静谧,仿佛时光在此停驻,只余花香与禅意在空气中缓缓流淌。</p> <p class="ql-block">令人意外的是,朱德也曾与筇竹寺结缘,为这座古刹增添了几分传奇色彩。</p> <p class="ql-block">大姨走在队伍最前头,步伐轻快。</p> <p class="ql-block">用笑容满面的照片记住这个夏日午后。</p> <p class="ql-block">逛着逛着,天空竟又放晴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青石板上,也洒在每个人的心头,仿佛为这趟旅程画上了一个温暖的句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