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钧琛老师,您可安好?》

扬帆远航

<p class="ql-block">王钧琛老师是我高中时期的数学恩师,他的身影早已深深镌刻在我青春记忆的底片上。他出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来自贵港,大学文化,个子不高,约莫一米六,却总戴着一副厚重的眼镜,镜片后是一双沉淀了岁月与智慧的眼睛。他衣着整洁,举止儒雅,是那个时代典型的中国知识分子模样。他的数学课,功底扎实如磐石,治学严谨如尺规,授课却如春风化雨,深入浅出,循循善诱,赢得了满堂敬爱。</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娶妻张氏,竟与我有远房亲缘,按辈分,我该唤他一声“堂姐夫”——这层若有若无的亲缘,后来才明白,或许是他对我格外关注的缘由之一。</p> <p class="ql-block">命运对他并不宽厚。我后来得知,王老师毕业于六十年代风雨飘摇中的师范院校,最初在我家乡的安邦附中教书育人。却因那沉重的“出身”枷锁,早年便遭逢厄运,被打成右派,身心在无情的批斗中饱受摧残。然而,他却如一株倔强的劲草,无怨无悔,始终勤勉地扎根于教育的沃土,未曾有半分懈怠。那顶无形的帽子,也注定了他的姻缘,只能与朴实勤劳的张氏结为连理。六十年代末,他调至坡造高中,太太便默默随行,操持着清寒却温暖的家。</p> <p class="ql-block">一九七七年九月,我踏入坡造高中的校门。为了备战高考,高一第二学期便开始分文理科各两个班。我被编入理科重点班22班,王老师便执掌我们的数学教鞭。他身材虽不高,胸中却似藏洪钟。一登上讲台,便如换了个人,神采飞扬,滔滔不绝,手中常无片纸,学问尽在胸壑。声音清脆响亮,穿透教室的每个角落;板书工整,如他的人生一样一丝不苟;解题如庖丁解牛,透彻明晰,驾驭课堂从容裕如,师生无不钦服。至今思之,犹在耳畔眼前。</p> <p class="ql-block">有一段时日,王老师似乎对我格外垂青,常常点我名字,唤我到那方小小的黑板前演算题目。少年懵懂,不解其意——是察觉了我课上的片刻游移?还是因着那声“堂姐夫”的牵连,对我暗含了更深的期许,盼我学业精进?起初,每被点到,我尚能欣然应命。后来,偶有卡壳,答不上来,心头竟莫名滋长出一丝怨怼,不再踊跃,甚至生出抗拒。那时,我固执地认定,王老师是存心让我在众目睽睽之下难堪。</p> <p class="ql-block">王老师教我们理科22班数学的时日,从高一第二学期直到毕业,足足有一年半光景。毕业合影留念那日,阳光正好,全班同学翘首以待,王老师的身影却终究缺席。这成了我们心头一道莫大的、永久的缺口——竟未能留存一张恩师的照片!王钧琛老师铭刻于我记忆深处的,唯有那镜片后专注而温和的眼神,那清越洪亮、仿佛能穿透岁月尘埃的声音。</p> <p class="ql-block">一九八零年八月,我考入百色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也走上了三尺讲台,如今在党校耕耘。回望来路,想来未曾辜负王老师当年的苦心与期望。人到中年,方才彻悟,当年他那一次次点名、一遍遍唤我演算的深意。那哪里是刁难?分明是以他特有的、不动声色的方式,予我关切的目光,施我栽培的甘露,盼我成器成才!明白这一切后,迟到的自责与愧悔如潮水般涌上心头——当年的我,何以那般懵懂迟钝,竟未能体察老师那深藏于严厉之下的拳拳之心与殷殷期盼!</p> <p class="ql-block">我们毕业后不久,时代的阴霾终于散去,王老师的冤屈得以昭雪。他终于可以挺直腰板,堂堂正正立于人前。旋即,故乡贵港糖厂子弟中学向他敞开了怀抱,盛情邀请他回乡执教,并允诺解决其太太的工作问题。王老师便带着家人,迁回了贵港。</p> <p class="ql-block">高中毕业二十五周年,同学们期待与时任校领导及教师欢聚一堂,追忆往昔。我们多方打听,热切期盼能联系上王老师,请他回到我们中间。于我,这更是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亲至恩师面前,为当年那份无知乃至无礼,郑重地道一声歉,恳求他的宽宥。然而,音讯杳然,王老师仿佛消失在了茫茫人海。这深切的遗憾,最终酿成了一坛无法启封的、无尽思念的陈酿!</p> <p class="ql-block">未曾想,今年三月的一天上午,在万冠二期小区外,偶遇陈庭旺老师。从他口中,我才得知:王钧琛老师如今在南宁定居,却已瘫痪在床多年,言语亦不甚清晰了。所幸,膝下三个儿女皆已成家立业。</p> <p class="ql-block">即便如此,王钧琛老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他那份对我深藏不露的良苦用心与滚烫的期盼,连同他将生命中最美好的年华无私献予家乡教育的那份赤诚与坚守,早已熔铸进我的血脉骨髓,我将永远,永远铭刻于心!唯有以王老师为永恒的灯塔,严谨治学,勤勉工作,用心育人,努力做一名无愧于他的党校教师。这,或许便是我这迟悟的学生,对恩师最好的缅怀,最深沉的告慰。</p> <p class="ql-block">师恩如山,重逾千钧。思念如海,永无涯岸。王钧琛老师,您可安好?愿您安康长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