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山奇遇记:当"生命之源"遇上老顽童

陶明远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2025年夏至,此时距离我退休已过去6年,阳光明媚而温暖。我与老伴携手,和喀什大学的五位银龄教师一同组队,组成了一支充满活力的“夕阳红探险队”。我们满怀期待、意气风发地踏入天山托木尔大峡谷,开启了一场令人愉悦的探险之旅。</span></p> <p class="ql-block">这地方可不简单,它是新疆阿克苏温宿县的一颗"地质明珠",集丹霞、雅丹、岩盐喀斯特于一身,被誉为"峡谷之王"。站在这里,仿佛能听见大地的呼吸,每一块石头都刻着岁月的故事,每一缕风都唱着生命的歌谣。</p> <p class="ql-block">我们这群平均年龄63岁的"老顽童",一上观光车就热闹得像春游的小学生——戴遮阳帽的、举自拍杆的、掏望远镜的,活脱脱一支老年版"地质勘探队"。车子晃晃悠悠,带我们穿过一号谷、二号谷、三号谷,最终在四号谷——"生命之源"停下。 </p><p class="ql-block">刚下车,就看见一块刻着"大地之母"的巨石前挤满了拍照的游客。我们一行七人也兴致勃勃地去打卡照相,我赶紧拦住一位戴牛仔帽的小伙子帮忙拍照。</p> <p class="ql-block">我这人有个毛病,一高兴就管不住嗓门。镜头一对准,我脑子一热,张口就唱:"啊~母亲的乳汁~"歌声一出,周围游客齐刷刷回头,牛仔帽小伙子的手机差点掉地上。他憋着笑说:"大叔,您这歌……得去对面唱才应景!"</p> <p class="ql-block">我一头雾水,老伴已经拽着我往观景台走。</p><p class="ql-block">突然我眼前一亮,好家伙!眼前这根二十多米高的褐红色岩柱,在阳光下泛着油光,顶端还顶着个圆润的"蘑菇头",活像老天爷的3D打印杰作。刚才还叽叽喳喳的老教授们瞬间集体沉默,只有数学系的刘教授推了推眼镜,干咳两声:"这节理裂隙的发育形态……嗯,很独特。"</p> <p class="ql-block">在“生命之源”石碑前拍完照后,我心里还惦记着“大地之母”石碑,便又溜达回到它跟前,开始仔细端详起来。这一瞧,还真有了新发现——对面山壁上有个天然形成的凹陷洞穴,那形状微妙又奇特,大家便形象地把它戏称为“大地之母”。</p><p class="ql-block">“大地之母”景观与见过的“生命之源”景观形成鲜明对比,前者阴柔婉约,后者阳刚大气,二者一刚一柔相互映衬,仿佛大自然巧妙地运用石头作为道具,演绎了一场“阴阳相生”的绝妙戏剧,实在令人赞叹不已,妙不可言!</p><p class="ql-block">在这里,你尽管放心地、毫无顾虑地多看上几眼,完全不用担心旁人会因你的凝视而将你误解成行为不端的流氓犯。并且,欣赏完这奇妙的景观后,也不会给你带来任何身体上或心理上类似“长挑针”(一种眼部炎症,此处可引申为不好的影响)这类不好的状况。</p> <p class="ql-block">这次天山之行,不仅让我见识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还意外收获了一段啼笑皆非的回忆。以后要是再来,我一定记得——唱歌要选对地方,不然"生命之源"和"大地之母"可要笑话我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