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三槐的散文《久远的童趣》

文龙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u>久远的童趣</u></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u>◎董三槐</u></b></p><p class="ql-block"> 说起童趣,往往人们定格于纯真快乐。古稀老人忆起过往童趣,好象有要津津表达的兴奋。时代的变迁,人们生活情态的变化,许多过往常常见的事,而当下算作奇事了!不同时代的孩童,社会风貌不同他们觅取的快乐趣味不尽相同。贫寒的农村孩子也会有纯真的童趣。</p><p class="ql-block"> 记忆的思绪拉回到六十年前的岁月里,在偏僻而落后的乡村小学读高小,真切地说,当时读书没有明确的目的,更不去说理想梦想之类。尽管那时缺穿戴的,有时还吃不饱肚子,但读书、玩耍、干点胜力的活儿也算怡然。那年头,十来岁十几岁半大的小伙子,干点小家务轻劳作也有很美妙的童趣。</p><p class="ql-block"> 翻动几十年的过往,记忆颇深有掏虾子很怡人。余的家乡是湖边头。与水与湖相吸引是习惯性的。每到冬季湖水干涸,湖汊子浅滩多多的露出水面。初春的晴暖的星期日不上课,男孩女孩相约下湖边掏虾子,六七八个的携带工具,一个筲箕,一个扁箩(竹篾小器物,用绳子系在腰间),个别的有虾捞子(长柄、前端装有固定的网兜)脚上穿着胶鞋。一伙孩子到湖滩上各显身手,个儿高力气大点有优越感,湖滩上秋冬季挖藕遗下的藕凼子密密麻麻,小凼子连着大凼子,只是凼边的泥埂子很干爽,行走劳作都不碍事。掏虾子。小小身段先站定藕凼子边上,双手握着筲箕向面前尽力伸出去,一半没在水中,慢慢向自已脚下捞起,漏完水总有几个跳跃着的河虾、蝴蝶鱼,捞虾童喜滋滋地灵活地抓到扁箩里,有时掏到一两条小小的鲫鱼会不自禁地兴奋地呼叫,提振一伙同伴的兴致。</p> <p class="ql-block">  有小伙计心眼多,找到一个枯草还覆在水面的藕凼子,先拨开枯草,将筲箕伸进水里,快快的捞起,这一捞可多惊喜,虾子鱼够装一茶盅。劳作一个上午,收获多的可装一二碗,差点的有半碗大半碗的。兴高采烈地回到家里,各自不停手地拿起一双筷子,又把鱼虾倒在筲箕里,捡择杂草小螺,把一个个虾子小鱼择起。收获多的,会晒干一部分,分多次食用。余个小力不足总是少少的收获,往往是母亲洗两个萝卜做虾子炒萝卜或萝卜虾子汤,那也算得上难得的美食,那顿饭也吃得异外甘香!一个春季里,只有十来天适合掏虾子,春水涨上来就干不了。</p><p class="ql-block"> 那些年,乡村的儿童少年在期星日或下午课后,时常兴致勃勃地参加轻劳作小家务。比如挖半夏、捡田螺、挑野菜、割猪草等活儿。挖半夏也只有在麦收后的几天时间,麦茬地翻耕完了就结束了。在那几天里抢着时间上地挖,收获好的可采挖二三斤干半夏,送到供销社杂货柜,一转手拿三四元钱,买几样自已向往的小物品,心里得乐呵好几天!那时的孩子们在参加小劳作过程中能捡拾到许许多多的乐趣儿。</p><p class="ql-block"> 2025年6月24日完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