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98年11月,县人大换届工作临近,整个县城都沉浸在一种紧张而微妙的氛围中。时任县委书记陈远斌找我谈话,他略显为难地说:“你在多个单位担任过一把手,这工作安排还真有点棘手。”我心里明白,在当时的情况下,在人大获得提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于是毫不犹豫地回答:“既然在人大没有提拔机会,那调走也行,只要是能让我独立开展工作的单位,去哪儿都可以。”随后,陈书记提出让我到科协负责,我思考片刻后回应道:“可以,但我从法律监督机关过去,清楚科协是科技工作者的群众组织,按照规定,主席要通过代表大会选举产生,如果是组织直接任命,那我就不去。”陈书记非常爽快地同意了我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后来,时任县人大副主任王成雄和县委组织部某副部长送我到科协上班。在座谈会上,某副部长介绍说“组织上决定调我到科协任职是因为领导干部需要回避”,这个理由实在牵强,让我心里很不舒服,但出于礼貌,我并没有当场发作。王成雄主任则在会上向与会同志介绍了我在人大的工作业绩和为人,他的每一句话都情真意切,令我十分感动。那一刻,我深刻感受到,真正了解我的还是那些志同道合的同事和老领导。我在心里暗暗发誓,绝不能消极对待工作,一定要在新岗位上做出一番成绩!于是,我在会上坚定有力地表态,将与全体同志齐心协力,奋力开创巴东科协工作的新局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筹备与召开巴东县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县科协自1989年独立建制后,一直未召开过代表大会。这导致全县科协组织机构不完善,没有正式的科协章程,科协机关就如同空中楼阁,缺乏坚实的根基。这种状况与科协的重要性质和作用极不相符,科协作为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群众组织、代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人民团体、党和政府联系科学技术工作者的桥梁与纽带,以及发展科学技术事业的重要社会力量,却无法充分发挥其应有的职能。同时,也与当时科教兴县的形势和任务背道而驰。</p><p class="ql-block"> 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认真贯彻落实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国科协“五大”会议上的讲话精神,以及《中国科协章程》《湖北省科协条例》和《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对科协工作的领导,充分发挥科协作用的意见》,加速实施科教立县战略,1998年12月20日召开的县委常委会议专门研究了县科协提交的《请示》,最终决定在1999年3月下旬召开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p><p class="ql-block"> 为了确保这次代表大会能够顺利召开,在县委的统一领导下,各有关单位积极行动起来,做了大量细致且扎实的筹备工作:</p><p class="ql-block"> ——下发筹备通知:1999年1月11日,县委办公室以巴办文(1999)1号文件发出《中共巴东县委办公室关于做好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的通知》。该通知要求各乡镇党委和县直有关部门务必高度重视此次大会的筹备工作,认真落实各项会前准备任务,并加强检查督办。通知下发后,各单位积极响应,筹备工作得以有序推进,成效显著。</p><p class="ql-block"> ——成立筹备小组:组建了以县委副书记王真虎为组长的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秘书会务、组织、宣传、后勤四个小组,每个小组都明确了各自的职责分工,各成员迅速投入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各项筹备事宜。</p><p class="ql-block"> ——健全科协网络:各乡镇党委深刻认识到实施科教立县战略的重要性,积极响应县委办公室的通知要求。他们相继行文,成立了乡、镇科普协会和村科普领导小组,为农村科普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组织保障。县科协也及时启用了各乡镇科普协会印章,进一步规范了组织管理。县直学会除个别因登记问题受到一定影响外,其他学会都坚持开展正常的学术活动,部分学会还在积极筹备换届工作。此外,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授权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为全省性自然科学类社团业务主管单位的通知》(鄂政办发[1999]15号文件)、省科协的《通知》和恩施州政办发(1999)33号文件精神,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以巴办发[1999]9号文件授权县科协为全县自然科学类社团的业务主管单位,这进一步明确了县科协的管理职责,完善了科协组织体系。</p><p class="ql-block"> —— 推选大会代表:各乡镇、县直有关战线党委严格按照县委办公室的通知要求,高度重视代表推选工作。他们通过协商推荐的方式,认真产生了巴东县科协一大正式代表99名。这些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其中包括各级科技工作领导者27名,科技工作者56名,农村科技示范户16名;各种学会、协会代表44名,具有高中级职称的有40名。为了表达对老领导、老科技工作者的敬意和感谢,大会还特别邀请了14名对巴东县科技工作和协会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老领导、老科技工作者作为特邀代表。</p><p class="ql-block"> ——确定委员候选人:县委委托县委组织部会同县科协机关,依据《中国科协章程》和《湖北省科学技术协会条例》的相关规定,在广泛征求各方意见、充分进行民主协商的基础上,经过组织部的深入讨论研究,并报县委原则同意后,最终确定了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候选人建议名单。</p><p class="ql-block"> 经过一系列紧张而有序的筹备工作,巴东县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于1999年3月28日至30日在县城隆重召开。县委副书记、县长于德海亲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科协工作寄予了殷切期望。我代表县科协作了题为《献身科教立县伟大事业,向跨世纪宏伟目标开拓前进》的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过去的工作,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工作重点。</p><p class="ql-block"> 会议期间,代表们认真审议并通过了《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章程》,这为县科协的规范运作和长远发展提供了制度保障。大会还选举产生了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届委员会。在随后召开的县科协一届一次会议上,我荣幸地当选为主席,邓正锐当选为副主席,邓正锐、邓传聪、田恒明、朱承文、刘业春、陈仕耀、汪鼎富、胡建华、谭支河、谭文春、谭志平等11位同志当选为常委。</p><p class="ql-block"> 县科协一届二次全体会议进一步审议通过了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关于授予王荫菊、叶泽佩、向国顶、孙世孝、汪鹏、赵光谊、谭传勋、谭新和8位同志为巴东县科协荣誉委员职务的决定,以表彰他们为科协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通过了《巴东县科普讲师团名单及授课内容》,为科普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专业支持;审议通过了《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一九九九年工作计划要点(草案)》,明确了当年的工作任务和重点。</p><p class="ql-block"> 巴东县科协第一次代表大会的胜利召开,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评价。70高龄的巴东县科协首任主席胡朝清满怀激情地赋诗祝贺:“巴山久旱响春雷,滋润百花竞吐菲,作美天公时降雨,广推科技促腾飞。” 县诗词诗词楹联协会会长王见也以诗相贺:“巴东科技富山乡,改革引来金凤凰,党政军民齐携手,旧衣除去换新装。”这些贺诗充分表达了社会各界对巴东县科协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和对科技事业的坚定信心。</p><p class="ql-block"> 《巴东县科学技术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关于工作报告的决议》对各级科协以及所属团体提出了明确要求:要认真学习和掌握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力弘扬无私奉献精神,加强团结协作,坚持民主办会,努力做好科协的各项工作。具体而言,要充分发挥科教立县先锋的作用,推动我县经济切实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转变;要进一步强化科普工作主力军作用,组织实施“科学素质工程”,为我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贡献力量;要积极发挥科技咨询主要力量作用,主动参与项目建设、决策咨询和科学论证等工作;要切实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让科协真正成为“科技工作者之家”,增强科技工作者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决议还号召全县各级科协及所属团体要认真学习贯彻县委、县政府领导在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这次大会确定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团结和动员广大科技工作者,为实现县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巴东经济和社会事业跨世纪发展目标而努力拼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