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小时候的护国寺庙会拉洋片的,那年代看着也新鲜,忘了看一次多少钱了,那时的庙会也很热闹,最爱的还是小人书摊,记得看到人家该收摊了,我说你们明天还来吗?好像是一三五护国寺二四六白塔寺……一晃几十年前的往事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时候上城墙玩过的估计也得小七十岁了,那时去城外也是偷着出去玩,家里是不让去的,如今城墙也都没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过去胡同里小孩玩起来经常是家里一喊吃饭了这才回家,有的是同院的或一条胡同的,那时家里有三五个小孩的很普遍,孩子一多也管不过来,大的带小的也很多,玩也没啥玩具,沙土石子儿都能玩半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今夏的雨水不多,关于雨,小时候就听大人们讲春雨贵如油,说秋雨那就是一场秋雨一场寒,夏雨好像没有不过,小时候下雨可以趟水或打伞玩,好像自己也是大人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撅尾巴管儿这种喝自来水的方式,五O后到八O后小时候差不多都干过,因为在早自来水管还不普遍,有的是压水的那种,那对嘴不方便,按了水管子那时胡同里的孩子都这样喝,到了夏天冲脚也是这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想起小时候的夏天,就想起了小时候的小豆冰棍,那时三分一根,放现在掉地上三分您都懒得哈腰去捡,可五六十年代有的孩子想吃一根三分的小豆冰棍也得和家要钱,困难点的家庭还真不容易,那时五分钱够穷人家一天的菜钱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海画舫斋是个幽而雅的场地,幽静的环廊屋宇中间是一池碧水,雅是这里经常举办画展,小时候父亲常带我来这里看画展,我家住鼓楼离这里也近,长大后自已常去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北京的胡同生活着一代代的北京人,他们的衣食住行也形成了京味的文化,不过这一切都在淡化,很少能听到北京话了,连北京人都很少见到了,二环里头估计也很少碰到了,北京人都哪去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蜂窝煤是八四年之后全都实行了,以前都是烧煤球或硬煤。老北京管买煤叫“叫煤”,到煤铺去叫点煤,煤球剩下的煤末子攒多了就自已加点水和均了平摊在地上,用刀划成井字格做小煤块,老北京叫“打煤”,把那煤未子打了吧小时候都帮家里做过,画面上这些上岁数的都还记得吧。门帘子、火炉子、火筷子、拨火罐……好多以前天天用的己经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成了我们的记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想起小时候用废作业本的纸叠手枪,三张纸折叠三个方块穿插成枪体,再用一张卷成细筒当枪管就做成了,和现在孩子们的玩具仿真枪没法比,但也玩的很开心。那时也有卖玩具枪的,和现在的比都是卡通版的,不过那时家家都不富裕,所以自已做不用家里花钱,也有用木头做的,这都是往事了。做过的人也都老了……</p><p class="ql-block"><br></p>